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4)导入具有开口(10)的壳体(1)的电缆穿通件,该电缆穿通件设有盖(112),该盖包括至少两个壳罩(11、12)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4),其中,壳罩(11、12)的分型面居中穿过开口(14)延伸;且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和/或柔性密封元件(3)以密封壳体(1),该密封元件包括电缆通道(34),该电缆通道具有至其侧向边缘的狭缝(340);且其中,设置包括至少一个电缆通道(234)并覆盖开口(10)的反压板(2),该反压板与密封元件(3)和盖(112)相互作用以密封壳体(1)。在此情形下,密封元件(3)以预定的过盈尺寸布置在盖(112)与反压板(2)之间并处于压力下,由此密封元件(3)承受压缩。
Cable penet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缆穿通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预装配电缆的电缆穿通件。本专利技术尤其还涉及一种壳体中设有密封件的电缆穿通件。
技术介绍
例如DE102006062609A1全面概述了用于电缆的电缆穿通件,其中通常首先引导电缆穿过设置在壳壁中的电缆穿通件,然后按预期将电缆通过钎焊紧固至例如插头。但这样比较繁复,而且在引入电缆后还需要紧固插头的附加工作程序。就具有预装配插头的电缆而言,还必须拆卸插头后才能组装,这种操作的工作量可观,因此成本很高。DE102006062609A1中的电缆穿通件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例子,即对密封件提供压力以借助螺纹连接进行密封。EP0901190A2尝试克服上述缺陷,并提供一种用于将预装配有插头的电缆导入壳体的电缆穿通件,该电缆穿通件设有密封件,其中壳壁上设有用于导引插头的穿口。该穿口用能组装的两件式护盖来覆盖,该护盖具有用于一根或多根电缆的穿孔,其中嵌有块状的柔性和/或弹性嵌件,该嵌件具有开缝到其嵌件边缘的电缆插孔。嵌件受到护盖和壳壁的挤压力,从而提供密封连接。块状嵌件的狭缝允许将电缆引入到电缆插孔中。因为嵌件呈块状并仅在其边缘处受到壳体和壳壁仅到插孔的轴向压力作用,嵌件的狭缝采用锯齿形构造来确保密封。此外,穿口的尺寸、尤其是其宽度受到很大限制。即使在多个嵌件的情况下,也仅在嵌件的边缘构成楔形成型部,这些成型部与护盖的相应突起相互作用,仅对相邻嵌件的边缘施加压力,因此不影响护盖、狭缝和电缆插孔的密封。嵌件的锯齿形狭缝在引入电缆时还需要十分繁复且因此成本很高的操作,因为嵌件必须在狭缝处轴向上下错开并径向打开,这样既耗费时间又提高成本。此外,EP0901190A2的电缆穿通件因嵌件的弹性而仅适合于尺寸受限的穿口。即使组合根据EP0901190A2和DE102006062609A1所述的电缆穿通件,所获得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克服上述缺陷,特别是即使在DE102006062609A1中也是借助螺纹连接对密封元件施加压力。这里会产生不理想的剪切力,它对根据EP0901190A2所述的设有狭缝的嵌件及其预期功能具有特别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尤其是预装配电缆尤其导入壳体的电缆穿通件,这种电缆穿通件简单又易于操作和组装,因此也具成本效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应设有可靠密封件的电缆穿通件,这种电缆穿通件还适合于大量不同的壳体和电缆。本专利技术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是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技术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和/或下述内容。在此,本专利技术尤其是包括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导入具有开口的壳体的电缆穿通件,该电缆穿通件设有盖,该盖包括至少两个壳罩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此,壳罩的分型面居中穿过盖的开口,并且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和/或柔性的密封元件以密封壳体,该密封元件包括电缆通道,该电缆通道具有至其侧向边缘的狭缝。还设置包括至少一个电缆通道并覆盖壳体的开口的反压板,该反压板与密封元件和盖相互作用以密封壳体,其中,密封元件以预定的过盈尺寸布置在盖与反压板之间并因此处于压力下,使得密封元件承受相应的压缩而不发生剪切力,尤其是对电缆、盖及其狭缝提供密封。设置覆盖壳体的开口的反压板特别有利的原因在于,该反压板抵消整个开口上、尤其是其中央区域内的压力,从而借助密封元件在整个开口上提供极为有效的密封。此外,由于设置反压板,壳体的开口在其尺寸上不受限制,从而即使大量预装配有相当大尺寸的插头的电缆也能确保进入壳体的内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穿通件对于大量不同的壳体和电缆都能灵活地匹配和操作。为了在将电缆按预期定位在壳体中之后可操作引入电缆,反压板的电缆通道可适当地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以及至少一个侧向电缆入口,该侧向电缆入口用于将电缆从侧向引入该贯通开口。此外,反压板可以适当地在壳体的开口附近放置到在壳体壁部的内侧上构造的支承部上,该支承部可以是以预定量伸入壳体内部的突出部,使得反压板稳定地定位在支承部上,也不会影响通过壳体的开口进入其内部。代替突出部,支承部也可以构造为壳体壁部上的台阶。为了稳定地将反压板定位在壳体中并将盖定位在壳体上,壳体围绕开口的边缘适当地突出超过反压板。在此,反压板可以尤其有利地采用一件式构造,使其特别易于操作,而且尤其相对于作用在其中央区域上的压力特别稳定。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型,反压板可以采用两件式构造,并由两个基本上相同的半板组成,它们的分型面居中穿过它们的开口。在此,这种两件式反压板构造有相应的板厚(厚度),以尤其是在其分型面的区域内提供稳定的反压。半板也可以在分型面的区域内相互对应地采用台阶状构造,这样也会提高相应组装后的反压板的稳定性。根据另一种改进方案,反压板可以由多个基本上构造相同的单独板元件组装而成,这些板元件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缆的电缆通道。在此,与按预期相邻的板元件相对应的板元件边缘可以适当地具有与相邻板元件的边缘相对应的轮廓,其中,这些轮廓例如相对应地采用燕尾状或轨道状构造,以便提供使板元件组装成反压板的理想结合力。壳体的盖的开口可以特别有利地自其边缘起向内侧呈圆锥形扩展,由此提供一种轮廓,该轮廓与密封元件相互作用,使得密封元件在压力下承受轴向和径向压缩,而不会发生不必要的剪切力。通过这种措施实现电缆、密封元件与盖之间的特别高效又可靠的密封,此外密封元件的狭缝在理想密封的情况下封闭。这里可以提供适合将盖稳定地固定在壳体上并将壳罩稳定地组装到盖的措施。为此,壳体以及盖和壳罩可以适当地构造成能相互锁合。盖和壳体也可以相互螺接,为此可以在壳体和盖中设置适合的孔眼。在由两个壳罩组成的盖的开口中,已按预期定位在壳体中的电缆也能轻易地引入到两个分开的壳罩之间,之后将两个壳罩组装成盖,电缆引入其开口中。两个壳罩的与壳罩的分型面相对应的侧面可以适当地构造为相互对应的轮廓,这些轮廓以形状配合方式相互接合,使得盖在其壳罩的分型面的区域内也被密封。密封元件可以有利地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圆柱体和具有较小的第二直径的第二圆柱体,其中,电缆通道构造为轴向穿过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并且狭缝有利地在纵向上穿过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延伸到密封元件的侧向边缘。通过这种方式,密封元件可特别易于操作,因为其构造成适于借助于在简单的操作下仅在径向上打开其狭缝,通过简单的侧向引入而在由此露出的电缆通道中引入已定位在壳体中的电缆。如上所述,狭缝在纵向上这样有利构造的可能原因尤其在于,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穿通件有利地压缩密封元件,而不会发生不期望的剪切力,这种剪切力可能影响狭缝的密封性。密封元件的第一圆柱体可以适当地抵靠在反压板上,并有利地在盖的开口附近构成为倒圆的,由此密封元件特别有利地与上述盖的呈圆锥形扩展的开口相互作用,使得密封元件在盖的轴向压力下承受轴向和径向压缩。为了易于操作和组装,密封元件的第二圆柱体可以适当地与反压板的开口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在开口中,由此密封元件也稳定地定位在反压板上。上述电缆穿通件的壳体可以由塑料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4)导入具有开口(10)的壳体(1)的电缆穿通件,所述电缆穿通件设有盖(112),所述盖包括至少两个壳罩(11、12)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4),其中,/n所述壳罩(11、12)的分型面居中穿过所述开口(14);且其中,/n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和/或柔性密封元件(3)以密封所述壳体(1),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电缆通道(34),所述电缆通道具有至其侧向边缘的狭缝(340);/n其特征在于,/n设置包括至少一个电缆通道(234)并覆盖所述开口(10)的反压板(2),所述反压板与所述密封元件(3)和所述盖(112)相互作用以密封所述壳体(1),其中,/n所述密封元件(3)以预定的过盈尺寸布置在所述盖(112)与所述反压板(2)之间并处于压力(P)下,由此所述密封元件(3)承受压缩(K)而不发生剪切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4 DE 102017127774.9;20171214 DE 102017129921.一种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4)导入具有开口(10)的壳体(1)的电缆穿通件,所述电缆穿通件设有盖(112),所述盖包括至少两个壳罩(11、12)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4),其中,
所述壳罩(11、12)的分型面居中穿过所述开口(14);且其中,
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和/或柔性密封元件(3)以密封所述壳体(1),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电缆通道(34),所述电缆通道具有至其侧向边缘的狭缝(340);
其特征在于,
设置包括至少一个电缆通道(234)并覆盖所述开口(10)的反压板(2),所述反压板与所述密封元件(3)和所述盖(112)相互作用以密封所述壳体(1),其中,
所述密封元件(3)以预定的过盈尺寸布置在所述盖(112)与所述反压板(2)之间并处于压力(P)下,由此所述密封元件(3)承受压缩(K)而不发生剪切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通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压板(2)的电缆通道(234)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3)以及至少一个侧向电缆入口(24),所述侧向电缆入口用于将所述电缆(4)从侧向引入所述开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穿通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10)的附近在所述壳体(1)的壁部内侧上构造有支承部(102),所述反压板(2)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穿通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压板(2)构造成为一件式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穿通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压板(2)构造成为两件式的并由两个基本相同构造的半板(20、21)组成,它们的分型面居中穿过所述反压板(2)的开口(2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穿通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压板(2)由多个单独的板元件(22)组成,所述板元件均具有至少一个电缆通道(23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舍恩菲尔德,W·克里夫,H·弗里森,C·赫尔莫尼,
申请(专利权)人: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