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7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包括携带箱本体,携带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本体,支撑平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贯穿至携带箱本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携带箱本体、支撑平台、控制装置本体、固定块、收纳门、收纳槽、放置架、支撑杆和卡紧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地质勘察无人机在使用时大多是在野外勘探,所以导致使用者不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操作无人机,从而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该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具备便捷支撑控制装置方便操作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工作,提高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A convenient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UAV carrying case for geological surv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察
,具体为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地质勘察时需要携带无人机以便测量时使用,但是现有的地质勘察无人机在使用时大多是在野外勘探,所以导致使用者不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操作无人机,从而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不便于使用者的工作,降低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具备便捷支撑控制装置方便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地质勘察无人机在使用时大多是在野外勘探,所以导致使用者不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操作无人机,从而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包括携带箱本体,所述携带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本体,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贯穿至携带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平台的正面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收纳门,所述收纳门靠近支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远离收纳门一侧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平台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位于收纳门两侧的卡紧机构。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紧槽,所述卡紧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远离收纳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所述卡紧弹簧远离传动板的一侧与卡紧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远离支撑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远离传动板的一侧贯穿至支撑平台的外侧,所述传动板远离卡紧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板,所述卡紧板远离传动板的一侧贯穿至收纳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携带箱本体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配合固定块使用的固定槽,所述支撑杆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槽的内表面均开设有配合外螺纹使用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支撑杆使用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顶部贯穿至支撑平台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顶部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收纳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卡紧板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卡紧板的表面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携带箱本体、支撑平台、控制装置本体、固定块、收纳门、收纳槽、放置架、支撑杆和卡紧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地质勘察无人机在使用时大多是在野外勘探,所以导致使用者不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操作无人机,从而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该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具备便捷支撑控制装置方便操作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工作,提高了无人机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卡紧机构,能够限制收纳门的位置,防止使用者移动携带箱本体时收纳门会自动打开将支撑杆漏出,通过固定槽、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设置,能够固定支撑平台的位置,防止支撑平台在携带时容易从携带箱本体顶部滑落的现象,同时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便于通过支撑杆将支撑平台固定在携带箱本体的顶部,通过设置连接槽,能够配合支撑杆使用,将防止支撑平台通过支撑杆固定后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设置防护垫,能够防止支撑杆的顶部与连接槽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出现损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使用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支撑平台的主视剖面图。图中:1携带箱本体、2支撑平台、3控制装置本体、4固定块、5收纳门、6收纳槽、7放置架、8支撑杆、9卡紧机构、901卡紧槽、902传动板、903卡紧弹簧、904推动块、905卡紧板、10固定槽、11连接槽、12防护垫、13限位槽、14外螺纹、15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包括携带箱本体1,携带箱本体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配合固定块4使用的固定槽10,支撑杆8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外螺纹14,固定槽10的内表面均开设有配合外螺纹14使用的内螺纹15,通过固定槽10、外螺纹14和内螺纹15的设置,能够固定支撑平台2的位置,防止支撑平台2在携带时容易从携带箱本体1顶部滑落的现象,同时内螺纹15和外螺纹14配合便于通过支撑杆8将支撑平台2固定在携带箱本体1的顶部,携带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2,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本体3,支撑平台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支撑杆8使用的连接槽11,连接槽11的顶部贯穿至支撑平台2的内部,通过设置连接槽11,能够配合支撑杆8使用,防止支撑平台2通过支撑杆8固定后出现晃动的现象,连接槽1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2,防护垫12的顶部与连接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垫12,能够防止支撑杆8的顶部与连接槽11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固定块4的底部贯穿至携带箱本体1的内部,支撑平台2的正面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收纳门5,收纳门5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卡紧板905使用的限位槽13,限位槽13的内壁与卡紧板905的表面紧密接触,收纳门5靠近支撑平台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6,收纳槽6内壁远离收纳门5一侧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7,放置架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平台2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位于收纳门5两侧的卡紧机构9,卡紧机构9包括卡紧槽901,卡紧槽90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902,传动板902远离收纳门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903,卡紧弹簧903远离传动板902的一侧与卡紧槽901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板902远离支撑平台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904,推动块904远离传动板902的一侧贯穿至支撑平台2的外侧,传动板902远离卡紧弹簧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板905,卡紧板905远离传动板902的一侧贯穿至收纳门5的内部,通过设置卡紧机构9,能够限制收纳门5的位置,防止使用者移动携带箱本体1时收纳门5会自动打开将支撑杆8漏出。使用时,使用者打开携带箱本体1将控制装置本体3取出放在携带箱本体1的一侧,使用者箱远离收纳门5的一侧移动推动块904,推动块904带动传动板902向远离收纳门5的一侧移动,传动板902带动卡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包括携带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2),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本体(3),所述支撑平台(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贯穿至携带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支撑平台(2)的正面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收纳门(5),所述收纳门(5)靠近支撑平台(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6),所述收纳槽(6)内壁远离收纳门(5)一侧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平台(2)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位于收纳门(5)两侧的卡紧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包括携带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2),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本体(3),所述支撑平台(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贯穿至携带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支撑平台(2)的正面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收纳门(5),所述收纳门(5)靠近支撑平台(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6),所述收纳槽(6)内壁远离收纳门(5)一侧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平台(2)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位于收纳门(5)两侧的卡紧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无人机携带箱的便捷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9)包括卡紧槽(901),所述卡紧槽(90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902),所述传动板(902)远离收纳门(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903),所述卡紧弹簧(903)远离传动板(902)的一侧与卡紧槽(9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902)远离支撑平台(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904),所述推动块(904)远离传动板(902)的一侧贯穿至支撑平台(2)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深基础工程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