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0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车,包括底板、支杆、滚轮、稳定板、支撑轴、橡胶垫块、箍紧装置,所述支杆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四个端点底部呈斜向外设置,所述支杆顶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底端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支杆靠近滚轮一端内侧沿所述支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凹槽顶部且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稳定板顶端,所述稳定板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块固定于所述稳定板底部,所述箍紧装置位于所述支杆宽度方向两侧且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板来提高抓地力使得推车能够稳定放置于底面上不出现滑动。

A kind of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车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车。
技术介绍
推车是以人力推和拉的搬运车辆,推车有独轮、两轮、三轮和四轮之分,传统推车的车体材质一般为木质,现代生产的推车材质一般为铁皮。在标准件厂中,搓丝机和冷镦机等加工的紧固件较多,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运输,而加工的紧固件一般都收集在收集箱内,因此需要将推车放置于收集箱的周围以便于及时运输收集箱。然而由于推车底部为滚轮结构,因此现有的推车在放置于地面上时由于与地面摩擦力较小容易滑动从而使得推车难以稳定的放置于某一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车,解决了推车由于滚轮的存在难以稳定放置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推车,包括底板、支杆、滚轮、稳定板、支撑轴、橡胶垫块、箍紧装置,所述支杆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四个端点底部呈斜向外设置,所述支杆顶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底端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支杆靠近滚轮一端内侧沿所述支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轴呈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凹槽顶部且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稳定板顶端,所述稳定板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块位于所述稳定板底部且与所述稳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箍紧装置位于所述支杆宽度方向两侧且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部的四个端点均设置支杆,支杆内侧开设凹槽,使得稳定板能放置于凹槽内,要进行推车位置的固定时,通过稳定板绕着支撑轴转动,使得稳定板底部的橡胶垫块位于地面上,由于橡胶的摩擦系数大,因此橡胶垫块能够提供较大的抓地力,从而使得推车能够稳定的静置于地面不出现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箍紧装置包括弹性带、子扣、母扣,所述弹性带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外侧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子扣,所述母扣位于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弹性带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箍紧装置,当推车要移动时,通过扣紧弹性带一端的子扣和支杆上的母扣,将稳定板固定于支杆的凹槽内,避免推车移动时稳定板底部掉出接触地面而影响推车行进,当推车需要静置于地面时,通过打开子扣和母扣的连接,使得稳定板从凹槽中出来,稳定板底面接触地面从而增加抓地力使得推车能够稳定的静置于地面。作为优选,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支杆底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杆且与所述支杆呈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均设置有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底部和滚轮通过转轴连接,且在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滚轮,提高了转轴的稳定性,也使得推车运行更平稳。作为优选,还包括推架,所述推架位于所述底板一端上部,所述推架包括侧杆和顶杆,所述侧杆底部位于所述底板一端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杆设置有两个,沿所述底板呈对称分布,所述顶杆呈水平设置,且所述顶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侧杆顶部,所述顶杆外部套接有护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架方便推动推车,且在推架的顶杆上套有护套,可以让工作人员握着护套进行推车,护套质地柔软,推动时不伤手,对手起到保护作用,且护套表面粗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防止滑手,提高了工作人员推车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垫块上设置有若干细小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橡胶垫块上设置凸起,从而使得橡胶表面变得粗糙,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稳定板的抓地力,使得推车可以更稳固的放置于地面不出现移动。作为优选,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推架一侧,所述挡板呈斜向外设置,且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防止推车上的物品从推车远离推架一侧掉落,且将挡板斜向外设置增大了推车的存放体积,提高了推车的搬运能力。作为优选,还包括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两端,所述弹力绑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通过搭扣连接,所述弹力绑带设置有三个,沿所述底板呈等间距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力绑带,能够对推车上的收集箱进行绑定,使得收集箱能够稳固的放置于推车上不出现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稳定板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稳定板的背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挡板;3、支杆;4、推架;41、侧杆;42、顶杆;5、护套;6、弹力绑带;7、搭扣;8、稳定板;9、弹性带;10、滚轮;11、橡胶垫块;12、凸起;13、支撑轴;14、母扣;15、转轴;16、子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4,一种推车,包括底板1、支杆3、滚轮10、稳定板8、支撑轴13、橡胶垫块11、箍紧装置,支杆3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底板1四个端点底部呈斜向外设置,支杆3顶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支杆3底端与滚轮10固定连接,支杆3靠近滚轮10一端内侧沿支杆3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支撑轴13呈水平设置,支撑轴13位于凹槽顶部且与凹槽固定连接,稳定板8位于凹槽内且支撑轴13穿过稳定板8顶端,稳定板8与支撑轴13转动连接,橡胶垫块11位于稳定板8底部且与稳定板8固定连接,橡胶垫块11上设置有若干细小凸起12,箍紧装置位于支杆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支杆3固定连接,箍紧装置包括弹性带9、子扣16、母扣14,弹性带9一端位于凹槽外侧与支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子扣16,母扣14位于支杆3远离弹性带9一侧。通过在底部的四个端点均设置支杆3,支杆3内侧开设凹槽,使得稳定板8能放置于凹槽内,要进行推车位置的固定时,通过稳定板8绕着支撑轴13转动,使得稳定板8底部的橡胶垫块11位于地面上,由于橡胶的摩擦系数大,因此橡胶垫块11能够提供较大的抓地力,从而使得推车能够稳定的静置于地面不出现移动,通过在橡胶垫块11上设置凸起12,从而使得橡胶表面变得粗糙,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稳定板8的抓地力,使得推车可以更稳固的放置于地面不出现移动。当推车要移动时,通过扣紧弹性带9一端的子扣16和支杆3上的母扣14,将稳定板8固定于支杆3的凹槽内,避免推车移动时稳定板8底部掉出接触地面而影响推车行进,当推车需要静置于地面时,通过打开子扣16和母扣14的连接,使得稳定板8从凹槽中出来,稳定板8底面接触地面从而增加抓地力使得推车能够稳定的静置于地面。推架4位于底板1一端上部,推架4包括侧杆41和顶杆42,侧杆41底部位于底板1一端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侧杆41设置有两个,沿底板1呈对称分布,顶杆42呈水平设置,且顶杆42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侧杆41顶部,顶杆42外部套接有护套5。通过设置推架4方便推动推车,且在推架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杆(3)、滚轮(10)、稳定板(8)、支撑轴(13)、橡胶垫块(11)、箍紧装置,所述支杆(3)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四个端点底部呈斜向外设置,所述支杆(3)顶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底端与所述滚轮(10)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靠近滚轮(10)一端内侧沿所述支杆(3)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轴(13)呈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轴(13)位于所述凹槽顶部且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8)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轴(13)穿过所述稳定板(8)顶端,所述稳定板(8)与所述支撑轴(13)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块(11)位于所述稳定板(8)底部且与所述稳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箍紧装置位于所述支杆(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所述支杆(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杆(3)、滚轮(10)、稳定板(8)、支撑轴(13)、橡胶垫块(11)、箍紧装置,所述支杆(3)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四个端点底部呈斜向外设置,所述支杆(3)顶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底端与所述滚轮(10)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靠近滚轮(10)一端内侧沿所述支杆(3)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轴(13)呈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轴(13)位于所述凹槽顶部且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8)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轴(13)穿过所述稳定板(8)顶端,所述稳定板(8)与所述支撑轴(13)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块(11)位于所述稳定板(8)底部且与所述稳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箍紧装置位于所述支杆(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所述支杆(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紧装置包括弹性带(9)、子扣(16)、母扣(14),所述弹性带(9)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外侧与所述支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子扣(16),所述母扣(14)位于所述支杆(3)远离所述弹性带(9)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15),所述转轴(15)位于所述支杆(3)底部,所述转轴(15)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天奇标准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