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0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移动设备的物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用捆线捆扎的捆扎负载的设备的物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物品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构件(11、110、1100),所述定位构件(11、110、1100)包括固定元件(12、120、1200),该固定元件由两个彼此移开和接近的固定部件形成以固定捆线,通过气动缸(14、140、1400)来实现固定部件的关闭和打开。

Load mobile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负载移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负载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捆线捆扎的负载捆包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大负载的不同运输装置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通常,负载在托盘、集装箱或捆包(材料块)上运输,这些托盘、集装箱或捆包使用起重机、具有吊杆的叉车或机械臂的叉车装载到传送机上。捆包处理特别复杂:由于捆包包括用坚固的捆线或捆绳捆扎的材料包装,所以直接在捆包上使用机械臂和吊杆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当将捆包装载在船舱中时,当用于提升的任何结构或设备都不能防止捆包布置在船的船舱内的所谓堆装的活动。图1和图2示出了用于移动纤维素捆包的已知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图1示出了一组由通过捆线2分组并捆扎的包形成的捆包1。捆包1由起重机3提升,起重机3具有包括一系列钩状链5的提升设备4。如图2中更好地示出的,链钩5必须手动地固定到捆包1的捆线2,因此,操作者必须爬到这组捆包上以将链钩5固定到捆线2。此类型的人为干预,除了对活动的产生事故风险和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必要关注之外,还增加了负载处理操作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便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不便,本专利技术对负载处理提供了一种更有效且安全的解决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负载处理设备,其消除了对于提升负载捆包的人工干预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负载处理设备,其能够通过自动操作接合捆包捆线或捆绳。本专利技术的负载处理设备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类型的起重机移动,使得其是广泛适用的物流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造为接合负载捆包的捆扎装置的负载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分,该至少一个定位部分包括由两个夹持部件形成的至少一个夹持元件,这两个夹持部件移开和接近以夹持捆扎装置,其中,通过气动缸来实现该部件的移开和接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部分包括具有两个侧壁的结构,其中,在定位部分的每个侧壁上安装夹持部件。优选地,每个夹持部件布置在定位部分的侧壁的相应表面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气动缸布置为驱动第一夹持部件,并且第二气动缸布置为驱动第二夹持部件。该设备还可包括至少八个平行梁,这些平行梁连接到基本上横向于平行梁延伸的中心梁体,每个平行梁支撑两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具有两个定位部分,并且每个定位部分具有两个夹持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分包括: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其连接到气动缸;第一夹持部件,其包括从第一定位部件伸出的弯曲下伸出部;以及第二夹持部件,其包括从第二定位部件伸出的弯曲下伸出部;其中,通过接近和移动定位部分来实现接近和移开夹持部件。该设备还可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保护定位部分的壳体部分和从壳体部分竖直伸出的柱;以及具有管状元件的承载结构,该管状元件构造为接收支撑结构的柱,其中,将柱滑动到支撑结构的管状元件中使得壳体部分能够竖直移位。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柱,并且承载结构包括两个管状元件,每个管状元件构造为接收柱中的相应一个。而且,在此实施方式中,气动缸通过叉联接到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考虑一种构造为接合负载捆包的捆扎装置的负载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梁,这些平行梁连接到基本上横向于平行梁延伸的中心梁体,其中,每个平行梁支撑两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包括定位部分,该定位部分具有由两个夹持部件形成的一个夹持元件,这些夹持部件接近和移开以夹持捆扎装置,其中,通过气动缸来实现接近和移开夹持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分包括: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其连接到气动缸;第一夹持部件,其包括从第一定位部件伸出的弯曲下伸出部;以及第二夹持部件,其包括从第二定位部件伸出的弯曲下伸出部;其中,通过接近和移开定位部件来实现接近和移开夹持部件。每个支撑结构可包括保护定位部分的壳体部件,和从壳体部分竖直凸处的柱;其中,该设备还包括联接到每个支撑结构的承载结构,每个承载结构具有管状元件,该管状元件构造为接收相应支撑结构的柱,其中,柱滑动到承载结构的管状构件中允许壳体部件的竖直移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设备还包括连接到壳体部分的容器,该容器包括枢转地联接到壳体部分以保护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一容器部件,和枢转地联接到壳体部件以保护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二容器部件。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中示出的实例性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示出:图1是现有技术已知的负载处理设备的图示;图2是将现有技术已知的负载处理设备挂钩钩到材料捆包上的手动操作的图示;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定位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前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前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定位部分的前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剖视图AA;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支撑结构的前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支撑结构的前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推动器元件的前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负载处理设备的顶视图;图13是图9所示的剖视图AA;图14是图9所示的剖视图BB,其中该设备示出为定位部分打开;图15是图9所示的剖视图BB,其中该设备示出为定位部分关闭;以及图16是图12所示定位部分中的一个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负载处理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可用于提升和移动例如纤维素捆包的负载捆包。负载捆包是用例如钢绳或钢丝的捆扎装置捆扎的材料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包括支撑结构10,其支撑具有至少一个夹持元件12和至少一个气动缸14的定位部分11。定位部分11包括具有两个侧壁的结构,其中,夹持元件12安装在定位部分12的每个侧壁11a上。夹持元件12由两个夹持部件12a和12b形成,并且每个夹持部件12a和12b布置在定位部分12的侧壁表面11a上。因此,如图4中最佳示出的,第一夹持部件12a设置在一个侧壁11a的外表面上,第二夹持部件12b设置在侧壁11a的内表面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气动缸14布置为驱动第一夹持部件12a,第二气动缸(未示出)布置为驱动第二夹持部件12b。如图4中最佳示出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侧壁11a还具有切口11b,其有助于夹持捆扎装置。如图3和图5中最佳示出的,在附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包括至少八个平行梁19,其连接到基本上横向于平行梁延伸的中心梁体20,其中每个平行梁支撑两个支撑结构10,每个支撑结构包括定位部分11,其具有由两个夹持部件12a、12b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处理设备,构造为接合负载捆包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分(11、110、1100),该至少一个定位部分包括由两个夹持部件形成的至少一个夹持元件(12、120、1200),这两个夹持部件彼此移开和接近以夹持所述捆扎装置,其中,通过至少一个气动缸(14、140、1400)来实现接近和移开所述夹持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0 US 62/530,5621.一种负载处理设备,构造为接合负载捆包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分(11、110、1100),该至少一个定位部分包括由两个夹持部件形成的至少一个夹持元件(12、120、1200),这两个夹持部件彼此移开和接近以夹持所述捆扎装置,其中,通过至少一个气动缸(14、140、1400)来实现接近和移开所述夹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部分(11)包括具有两个侧壁(11a)的结构,其中,夹持元件(12)安装在所述定位部分(11)的每个侧壁(11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部件(12a、12b)布置在所述定位部分(12)的相应的侧壁(11a)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动缸(14)布置为驱动第一夹持部件(12a),并且第二气动缸布置为驱动第二夹持部件(12b)。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处理设备包括至少八个平行梁(19),这些平行梁连接到基本上横向于这些平行梁延伸的中心梁体(20),每个平行梁支撑两个支撑结构(10),每个支撑结构具有两个所述定位部分(11),并且每个所述定位部分(11)具有两个夹持元件(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定位部分(110)包括: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110a、110b),连接到气动缸(140);第一夹持部件(120a),包括从所述第一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尔希奥·路易斯·德·利马阿戈斯蒂尼·里贝罗
申请(专利权)人:波图塞尔巴拉里亚乔专业终端股份公司福特玛导航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巴西;B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