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14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手机的技术领域,现有的智能手机具有拍照、上网、NFC甚至人脸识别功能,是现代人必备的科技产品。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其包括用于对触控屏进行限位的防护壳以及与防护壳层叠设置的后盖;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池和主板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边沿设置有用于与触控屏边缘抵接的阶梯槽,所述侧壁在阶梯槽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防摔手机壳与手机结合,具有手机触控屏不易摔坏的效果。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mobile phone shell and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s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手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也越来越广,智能手机越来越大的屏占比、超长的续航、人脸识别功能以及NFC功能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而三防手机因为其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尘、防震等功能而深受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用户所喜爱。智能手机主要是由机壳、显示屏、电池和主板组成,显示屏安装于机壳的一面,而电池和主板安装于机壳的内部。现有的智能手机为了追求极致设计,往往把屏幕边框做得很窄,以达到“全面屏”的效果。现有的智能手机,屏占比可超过90%,甚至能达到97%,这意味着保护触控屏的防护壳越来越窄,对手机触控屏起不到足够的保护作用,这就导致了若发生对手机的握持不稳时,一旦手机与地面产生碰撞,触控屏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可能大大增加,手机触控屏更易碎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专利技术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防护手机壳,具有能对手机触控屏进行保护,使得手机触控屏不易碎裂的效果。专利技术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手机,具有触控屏不易摔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用于对触控屏进行限位的防护壳以及与防护壳层叠设置的后盖;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池和主板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壳朝向容置腔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触控屏边缘抵接的阶梯槽,所述侧壁在阶梯槽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以及主板安装在防护壳的容置腔内部,防护壳能将电池以及主板收纳在内,对电池以及主板具有保护作用;触控屏安装在防护壳的阶梯槽中,使得触控屏边缘均与防护壳抵接,在手机不慎摔落时,防护壳对触控屏的边缘具有防护作用,因此能减少触控屏边缘的边缘被碰撞、损坏;同样地,由于侧壁在阶梯槽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因此手机不慎摔落时,防护壳比较容易先与地面接触,阶梯槽的上沿能保护触控屏不易与地面直接接触,防护壳起到缓冲效果,所以防护手机壳能起到保护触控屏,不易使得触控屏摔碎。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的四角处设置有防摔部,所述防摔部突出于防护壳的侧壁;所述后盖的四角处也设置有抗摔部,所述抗摔部突出于后盖的侧边;所述防摔部与抗摔部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在摔落时,由于手机的边角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手机的边角比较容易朝向地面并且与地面产生碰撞,因此设置防摔部以及抗摔部能对防护手机壳的四角加厚,防摔部以及抗摔部能对手机进行缓冲,减少触控屏受到的冲击,使得触控屏不易摔碎。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摔部朝向抗摔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抗摔部朝向防摔部的一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摔部与抗摔部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插接配合,因此在抗摔部受到冲击时,部分的冲击力沿着凸条的侧边向凹槽的侧边传递,从而分散部分的冲击力,减少触控屏受到的冲击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摔部的外侧设置有一组平行槽,所述平行槽的长度方向与防护壳的侧壁的宽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摔落时,当抗摔部与地面接触,抗摔部在与地面的挤压下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平行槽的设置能为抗摔部的形变产生足够的形变空间,因此减少抗摔部受到的应力,抗摔部即使与地面产生强烈的碰撞也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数据传输孔以及防护塞,所述数据传输孔贯穿于防护壳的侧壁以及后盖的侧边,所述数据传输孔与防护塞过盈配合,所述防护塞与数据传输孔可拆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数据传输孔时,可将防护塞打开;在不需要使用数据传输孔时,可将防护塞塞入数据传输孔中,减少水滴、灰尘等异物进入数据传输孔中,因此减少异物对手机内部元件的损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数据传输孔包括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开设于防护壳朝向容置腔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穿线孔与主板上数据接口的形状一致,所述穿线孔与数据接口的边沿相抵接;所述防护壳外侧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穿线孔相连通,所述后盖上穿设有用于与穿线孔相连通的避位孔,所述防护塞与避位孔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线孔与接口的形状一致,并且穿线孔能与数据接口的边沿抵接,穿线孔不易与数据接口之间产生缝隙,因此灰尘水滴等异物不易从穿线孔中进入防护壳内部;防护塞与配合孔配合,使得灰尘、水滴等不易经过配合孔进入手机内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朝向后盖的一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后盖朝向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块(211),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使得在装配后盖与防护壳时,后盖与防护壳更好定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的侧壁设置有嵌合块,所述后盖的侧边设置有嵌合孔,所述嵌合块镶嵌于嵌合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合块与嵌合孔的镶嵌能增加防护壳的侧壁与后盖的侧边连接的紧密性,使得后盖与防护壳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有侧边固封条,所述后盖的侧边开设有用于与固封条镶嵌配合的嵌合槽,所述固封条与嵌合槽镶嵌配合,固封条上穿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于固封条且与防护壳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封条能从后盖的侧边将后盖与防护壳固定,使得后盖与防护壳的连接紧密,不易松脱。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以及触控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具有触控屏不易摔碎的特点,能对手机的触控屏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增加触控屏的耐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触控屏能安装在防护壳的阶梯槽中,并且侧壁在阶梯槽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因此安装有防护手机壳的手机不慎摔落时,防护壳对触控屏的边缘具有防护作用,而阶梯槽的上沿能通过先与地面接触的方式,使得保护触控屏不易与地面直接接触,防护壳起到缓冲效果,因此防护手机壳能起到保护触控屏,不易使得触控屏摔碎;防护手机壳的固封条上有紧固件,紧固件将后盖与防护壳固定,使得后盖与防护壳连接紧密;带有防护手机壳的手机具有触控屏不易摔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手机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沿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盖(背离防护壳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壳(朝向后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壳(背离后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触控屏(5)进行限位的防护壳(1)以及与防护壳(1)层叠设置的后盖(2);所述防护壳(1)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池和主板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壳(1)朝向容置腔一侧的侧壁(12)设置有用于与触控屏(5)边缘抵接的阶梯槽(121),所述侧壁(12)在阶梯槽(121)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触控屏(5)进行限位的防护壳(1)以及与防护壳(1)层叠设置的后盖(2);所述防护壳(1)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池和主板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壳(1)朝向容置腔一侧的侧壁(12)设置有用于与触控屏(5)边缘抵接的阶梯槽(121),所述侧壁(12)在阶梯槽(121)的上沿处突出于触控屏(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四角处设置有防摔部(13),所述防摔部(13)突出于防护壳(1)的侧壁(12);所述后盖(2)的四角处也设置有抗摔部(23),所述抗摔部(23)突出于后盖(2)的侧边(22);所述防摔部(13)与抗摔部(23)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摔部(13)朝向抗摔部(2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1),所述抗摔部(23)朝向防摔部(13)的一侧设置有凸条(231),所述凸条(231)与凹槽(13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摔部(23)的外侧设置有一组平行槽(232),所述平行槽(232)的长度方向与防护壳(1)的侧壁(12)的宽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数据传输孔(3)以及防护塞(32),所述数据传输孔(3)贯穿于防护壳(1)的侧壁(12)以及后盖(2)的侧边(22),所述数据传输孔(3)与防护塞(32)过盈配合,所述防护塞(32)与数据传输孔(3)可拆卸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超郑朝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