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1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中,该便携式通话设备包括手机和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与手机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时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相对固定;充电装置内部设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出部,手机内部设有用于对手机供电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入部,电源输出部用于在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与电源输入部直接接触、以使充电模块对蓄电模块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手机在充电时无需使用充电线,使用者不易拉扯到充电线导致充电装置与手机分离,同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使充电装置和手机连接较为稳固,故该便携式通话设备具有手机在充电时使用方便的优点。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应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手中的智能卡不断增加,比如银行卡、交通卡、工卡、门禁卡、积分卡、会员卡等等。那么一种能够集成上述手机智能卡以及各种近场应用智能卡功能的卡显得非常迫切了。要满足上述需求,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将射频模块增加到智能卡中去。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应用的NFC技术,就是在手机上增加射频模块和射频天线,通过改造手机的方式来实现在手机内集成各种智能卡。这种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能够实现移动支付、电子产品信息查询、手机门票、智能家电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手机在使用NFC功能实现不同的需求时,通常会配合不同种类的应用来进行使用,同时手机的使用频率也会更高,故手机的耗电量较大,而使用者在外出时也难以找到外接的电源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通常会外带一个充电装置,例如常见的充电宝,在需要对手机充电时,将充电装置与手机通过充电线连接,从而便能实现对手机充电。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充电装置与手机只通过充电线连接,充电线极易被拉扯到导致充电装置与手机分离,充电线与手机的连接不够稳固,故使用者在连接充电装置的状态下使用手机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具有手机充电时使用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包括手机和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与所述手机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时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充电装置内部设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出部,所述手机内部设有用于对手机供电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入部,所述电源输出部用于在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与所述电源输入部直接接触、以使充电模块对所述蓄电模块供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机需要充电时,将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此时固定组件会时充电装置与手机保持相对固定,同时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出部会与蓄电模块的电源输入部直接接触,此时充电模块与蓄电模块电导通,所以充电模块能够对蓄电模块供电,由于充电模块与蓄电模块在连接时是直接接触,所以无需使用充电线,使用者不易拉扯到充电线导致充电装置与手机分离,故该便携式通话设备具有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稳固的优点,使用者能够在手机充电时方便的使用手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源输出部为金属针,所述电源输入部为金属柱,所述金属针用于在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与所述金属柱相抵、以使所述充电模块与蓄电模块电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针与金属柱均为导电材质,金属针与金属柱接触时充电模块与蓄电模块会电导通,从而充电模块能够对蓄电模块供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外壳和盖板,盖板盖在外壳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充电模块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金属针穿出所述盖板;所述手机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金属柱穿出所述背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针与金属柱分别设置在手机和充电装置的外部,从而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时,金属针与金属柱能够方便的接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手机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用于在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相互吸附,以使充电装置与手机保持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具有异性相吸的特性,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使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只需相互靠近便能够保持相对固定,同时只需加大力度就能使二者分离,无需对其他器件进行操作,从而该固定组件使充电装置与手机的连接与分离较为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手机内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不易碰撞受损,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相对的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背板相对的两侧设有限位槽,所述背板两侧的限位槽使背板的中部形成凸沿,所述盖板两侧的限位块用于在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夹持凸沿的两侧对其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不易偏移,连接较为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上设有卡接凸块,所述凸沿上设有供卡接凸块插入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使用者手握手机时手指会接触到卡接槽,故卡接槽增加了使用者手握手机时与手机的摩擦力,作业人员在拿握手机时不易将手机掉落,手机的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手机的背面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指纹解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台凸出手机的背面,从而使用者在拿握手机时手指更易摸索到指纹解锁块所在位置,从而解锁较为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上设有供凸台插入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电装置有一定的厚度,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时指纹解锁块难以使用,此时通过设置容纳槽,在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时指纹解锁块会处于容纳槽内,从而有效防止指纹解锁块在不使用时外物将指纹解锁块不慎刮伤,延长了指纹解锁块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台上设有摄像头,所述充电装置上设有供摄像头露出的摄像通孔,所述摄像通孔的孔径由靠近盖板的一端向远离盖板的一端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能拍到的视角更广,外接充电装置后对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范围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手机在充电时无需使用充电线,使用者不易拉扯到充电线导致充电装置与手机分离,同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使充电装置和手机连接较为稳固,故该便携式通话设备具有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稳固的优点,进而手机在充电时使用方便;2.在充电时手机仍然能够在摄像通孔的作用下通过摄像头进行摄像,故该便携式通话设备具有手机充电时使用方便的优点;3.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时不易偏移,连接较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的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便携式通话设备的手机与充电装置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便携式通话设备的手机的后视图。图4是图2中为了凸显充电装置的容纳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手机去除背板后的后视图。图中,1、手机;2、充电装置;21、外壳;22、充电模块;23、盖板;24、容纳空间;25、金属针;26、充电口;27、开关;3、背板;4、金属柱;5、摄像头;6、凸沿;7、限位块;8、限位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1)和充电装置(2),充电装置(2)与所述手机(1)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时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相对固定;/n所述充电装置(2)内部设有充电模块(22),充电模块(22)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出部,所述手机(1)内部设有用于对手机(1)供电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入部,所述电源输出部用于在充电装置(2)与手机(1)连接时与所述电源输入部直接接触、以使充电模块(22)对所述蓄电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1)和充电装置(2),充电装置(2)与所述手机(1)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时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充电装置(2)内部设有充电模块(22),充电模块(22)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出部,所述手机(1)内部设有用于对手机(1)供电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有固定的电源输入部,所述电源输出部用于在充电装置(2)与手机(1)连接时与所述电源输入部直接接触、以使充电模块(22)对所述蓄电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部为金属针(25),所述电源输入部为金属柱(4),所述金属针(25)用于在充电装置(2)与手机(1)连接时与所述金属柱(4)相抵、以使所述充电模块(22)与蓄电模块电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2)还包括外壳(21)和盖板(23),盖板(23)盖在外壳(2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4),充电模块(22)设置在容纳空间(24)内,金属针(25)穿出所述盖板(23);
所述手机(1)的背面设置有背板(3),所述金属柱(4)穿出所述背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铁(15)和第二磁铁(16),所述第一磁铁(15)设置在所述手机(1)上,所述第二磁铁(16)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2)上,所述第一磁铁(15)和第二磁铁(16)用于在充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朝军辛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