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隔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0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隔气膜,包括隔气膜主体,所述隔气膜主体由内至外依次由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构成,所述辅助吸附层通过热熔压合固定连接在聚烯烃微孔层的内壁面,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聚烯烃微孔层的外壁面,所述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通过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复合,形成隔气膜主体,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使隔气膜主体具有良好的隔绝水汽作用,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存在增加了隔气膜主体的强度,使其在使用时不会过软而导致施工铺设的困难,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性能。

A composite diaphra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隔气膜
本技术属于隔气膜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隔气膜。
技术介绍
建筑的筑墙材料通常需复合多层墙体材料,以增加墙体的功能性,如增加隔热材料层或防火材料层,提高墙体的隔热及阻燃性能,在潮湿湿润的地区中,建筑墙体内还需复合一层能够阻挡水滴浸润墙体的隔气层,降低室内的的潮湿度,有效减少或避免墙体上霉菌和冷凝珠的形成,现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涂覆一层高密度的防水涂料实现,但这种方式需保证匀涂且施工工艺耗时长,操作性较为复杂,基于此,出现有防水隔气膜卷材,其可直接铺设在墙体上,减少施工时间,防水隔气膜卷材通常为一层具有透气微孔的高分子树脂膜,阻隔水滴的效果好,但结构较为简单,在其他功能性上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隔气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隔气膜,包括隔气膜主体,所述隔气膜主体由内至外依次由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构成,所述聚烯烃微孔层为改性聚偏氯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为复合无纺布片材,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为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通过热熔压合固定连接在聚烯烃微孔层的内壁面,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聚烯烃微孔层的外壁面,所述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辅助吸附层在聚烯烃微孔层上的分布克重为100~120g/m2。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辅助吸附层为以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为基材编织形成的热合无纺布,其厚度为0.8~1mm。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聚烯烃微孔层为含有亲水基的改性聚偏氯乙烯材质形成微孔膜材,其厚度为0.2~0.4mm。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为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膜,其厚度为0.2~0.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复合,形成隔气膜主体,辅助吸附层、聚烯烃微孔层使隔气膜主体具有良好的隔绝水汽作用,增强高分子材料层的存在增加了隔气膜主体的强度,使其在使用时不会过软而导致施工铺设的困难,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性能,能够增加隔气膜主体的隔热阻燃功能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辅助吸附层;2、聚烯烃微孔层;3、增强高分子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隔气膜,包括隔气膜主体,隔气膜主体由内至外依次由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构成,聚烯烃微孔层2为改性聚偏氯乙烯薄膜,辅助吸附层1为复合无纺布片材,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为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薄膜,辅助吸附层1通过热熔压合固定连接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内壁面,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外壁面,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其中,辅助吸附层1在聚烯烃微孔层2上的分布克重为100~120g/m2,辅助吸附层1为以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为基材编织形成的热合无纺布,其厚度为0.8~1mm,能过吸附一定量的水汽;聚烯烃微孔层2为含有亲水基的改性聚偏氯乙烯材质形成微孔膜材,其厚度为0.2~0.4mm,阻隔水体的进入,仅可通过气态水;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为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膜,其厚度为0.2~0.4mm,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的存在增加了隔气膜主体的强度,使其在使用时不会过软而导致施工铺设的困难,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性能,能够增加隔气膜主体的隔热阻燃功能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隔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气膜主体,所述隔气膜主体由内至外依次由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构成,所述聚烯烃微孔层(2)为改性聚偏氯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1)为复合无纺布片材,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为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1)通过热熔压合固定连接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内壁面,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外壁面,所述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气膜主体,所述隔气膜主体由内至外依次由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构成,所述聚烯烃微孔层(2)为改性聚偏氯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1)为复合无纺布片材,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为增强型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辅助吸附层(1)通过热熔压合固定连接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内壁面,所述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聚烯烃微孔层(2)的外壁面,所述辅助吸附层(1)、聚烯烃微孔层(2)、增强高分子材料层(3)的边沿通过激光封边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隔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僖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