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32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3
一种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压环,中心位置有模口探入孔;模口、模套和支撑板环圈,特点:还包括外环套、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模口的上部有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上设模口间隙纵向、横向调整连杆孔;在支撑板环圈上有支撑板环圈第一、第二托臂,外环套套置在模套的下部的外壁上,外环套上设模口间隙纵向、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设在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上且与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连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支承在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上且与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连接。满足对形状弯曲的中空塑料制品的熔坯壁厚按工艺设定进行调整的要求。

Die gap offset adjusting device of blow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吹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的吹塑机是吹制中空塑料制品的装备,中空塑料制品的常见的例子如各类塑料瓶罐、加伦桶、水箱、码垛桶乃至用于堆垛货物的托盘,等等;前述的模口还被习惯称为口模或模头口模,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与吹塑机的模口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837051Y(吹塑机环形口模装置)、CN102114702B(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CN102152472B(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CN102145540B(塑料吹塑机的口模机构)、CN202825606U(一种吹塑机的口模机构)、CN20303055506U(中空吹塑机口模)、CN203472117U(一种用于吹塑设备的多用口模)和CN205185287U(中空塑料吹塑成型机的口模结构),等等。在并非限于例举的上述专利中,普遍使用油缸作为吹塑机的模口间隙调整装置的结构体系的动力,采用油缸的欠缺在于:因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而影响对间隙的及时调整精度、能耗大、液压油易渗漏而影响作业环境并且还需配备相应的液站。CN101966750B推荐的“挤出吹塑机头模口间隙电动调节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和应用”不仅弥补了采用油缸的前述弊端,而且还消除了美国专利US5851570(一种挤出塑料机头模口间隙的电动调节装置)的不足。然而,CN106827463A提供的“吹塑机的机头模口间隙电动调整装置”解决了前述CN101966750B的欠缺并且客观上兑现了其在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前述CN106827463A的结构设计是针对直筒状的中空塑料制品而言的,因而对形状弯曲的管道构件之类的中空塑料制品而言是无法满足对熔坯壁厚的调整要求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对形状弯曲的中空塑料制品的熔坯壁厚按工艺设定进行调整的要求的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包括一压环,在该压环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模口探入孔;一模口、一模套和一支撑板环圈,模口的上部支承在所述压环上,而模口的下部探入所述模口探入孔内,模套的下部构成有一供模口的上部容纳的连接座配合腔,并且该模套的底部支承在压环上,支撑板环圈在位于模口的外侧的状态下同样支承在所述压环上,其中:压环、支撑板环圈以及模套固定连接在一起,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外环套、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在所述模口的上部并且围绕模口的外壁四周构成有一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该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支承在所述压环上,在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上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以及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围绕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在所述支撑板环圈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的位置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而在对应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的位置并且同样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所述外环套套置在所述模套的下部的外壁上并且固定在模套与支撑板环圈之间,在该外环套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让位孔,而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所述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的位置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枢转连接,所述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支承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的位置同样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枢转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的一端开设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Ⅰ,而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的一端开设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在所述模套的连接座配合腔的连接座配合腔腔壁上开设有一模套纵向调整连杆导孔和一模套模向调整连杆导孔,模套纵向调整连杆导孔对应于所述模口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与所述外环套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让位孔之间,模套模向调整连杆导孔对应于所述模口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与所述外环套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之间;所述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Ⅰ的位置支承在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的一端;所述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的位置支承在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的一端;在所述压环上并且围绕压环的四周间隔配设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环圈和外环套后与构成于所述模套的圆周方向的模套台阶螺纹固定;所述模口探入孔的孔壁与所述模口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口漂移调整间隙,而所述连接座配合腔的连接座配合腔腔壁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漂移调整间隙,该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漂移调整间隙的宽度是与所述模口漂移调整间隙相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包括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连接套、支撑座和连接套轴承座,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朝向所述模套的一端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的上方的位置插置在构成于模套的模套台阶腔与外环套的上表面之间,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远离模套的一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的上方的位置并且以其电机轴朝向下的状态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连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朝向下,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远离所述模套的一端固定,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的上端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的中央位置转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连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的中部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远离所述模口的一端转动配合,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的下端插入所述连接套,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朝向模口的一端依次途经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和模套横向调整连杆导孔插入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并且在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的位置与模口的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铰接,而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远离模口的一端构成为连杆水平悬臂端,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的中部与所述连杆水平悬臂端转动配合,连接套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套轴承座上,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包括一压环(1),在该压环(1)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模口探入孔(11);一模口(2)、一模套(3)和一支撑板环圈(4),模口(2)的上部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而模口(2)的下部探入所述模口探入孔(11)内,模套(3)的下部构成有一供模口(2)的上部容纳的连接座配合腔(31),并且该模套(3)的底部支承在压环(1)上,支撑板环圈(4)在位于模口(2)的外侧的状态下同样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其中:压环(1)、支撑板环圈(4)以及模套(3)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外环套(5)、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在所述模口(2)的上部并且围绕模口(2)的外壁四周构成有一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该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在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上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 ,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以及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围绕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在所述支撑板环圈(4)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4)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而在对应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并且同样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4)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所述外环套(5)套置在所述模套(3)的下部的外壁上并且固定在模套(3)与支撑板环圈(4)之间,在该外环套(5)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1),而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2),所述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枢转连接,所述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支承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同样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枢转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包括一压环(1),在该压环(1)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模口探入孔(11);一模口(2)、一模套(3)和一支撑板环圈(4),模口(2)的上部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而模口(2)的下部探入所述模口探入孔(11)内,模套(3)的下部构成有一供模口(2)的上部容纳的连接座配合腔(31),并且该模套(3)的底部支承在压环(1)上,支撑板环圈(4)在位于模口(2)的外侧的状态下同样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其中:压环(1)、支撑板环圈(4)以及模套(3)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外环套(5)、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在所述模口(2)的上部并且围绕模口(2)的外壁四周构成有一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该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支承在所述压环(1)上,在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上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和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以及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围绕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在所述支撑板环圈(4)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4)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而在对应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并且同样朝着远离支撑板环圈(4)的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所述外环套(5)套置在所述模套(3)的下部的外壁上并且固定在模套(3)与支撑板环圈(4)之间,在该外环套(5)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1),而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开设有一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2),所述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上并且在对应于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的位置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枢转连接,所述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支承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同样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4)的一端开设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Ⅰ(411),而在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4)的一端开设有一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421);在所述模套(3)的连接座配合腔(31)的连接座配合腔腔壁(311)上开设有一模套纵向调整连杆导孔(3111)和一模套模向调整连杆导孔(3112),模套纵向调整连杆导孔(3111)对应于所述模口(2)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孔(211)与所述外环套(5)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1)之间,模套模向调整连杆导孔(3112)对应于所述模口(2)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与所述外环套(5)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2)之间;所述的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Ⅰ(411)的位置支承在支撑板环圈第一托臂Ⅰ(41)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4)的一端;所述的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在对应于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421)的位置支承在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远离所述支撑板环圈(4)的一端;在所述压环(1)上并且围绕压环(1)的四周间隔配设有固定螺栓(12),该固定螺栓(12)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环圈(4)和外环套(5)后与构成于所述模套(3)的圆周方向的模套台阶(33)螺纹固定;所述模口探入孔(11)的孔壁与所述模口(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口漂移调整间隙(111),而所述连接座配合腔(31)的连接座配合腔腔壁与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漂移调整间隙(312),该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漂移调整间隙(312)的宽度是与所述模口漂移调整间隙(111)相等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机的模口间隙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口间隙纵向调整机构(6)的结构是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的结构相同的,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机构(7)包括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71)、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72)、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73)、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74)、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75)、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连接套(77)、支撑座(78)和连接套轴承座(79),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74)朝向所述模套(3)的一端在对应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2)的上方的位置插置在构成于模套(3)的模套台阶腔(32)与外环套(5)的上表面之间,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74)远离模套(3)的一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71)在对应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72)的上方的位置并且以其电机轴朝向下的状态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72)传动配合,并且由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72)连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电机(71)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7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72)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721)朝向下,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73)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74)远离所述模套(3)的一端固定,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75)的上端与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驱动减速箱座(73)的中央位置转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721)连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75)的中部与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远离所述模口(2)的一端转动配合,而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75)的下端插入所述连接套(77),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朝向模口(2)的一端依次途经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让位孔(52)和模套横向调整连杆导孔(3112)插入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并且在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导孔(212)的位置与模口(2)的所述模口致动连杆支承座(21)铰接,而该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远离模口(2)的一端构成为连杆水平悬臂端,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偏心轴(75)的中部与所述连杆水平悬臂端转动配合,连接套(77)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套轴承座(79)上,而该连接套轴承座(79)在对应于所述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421)的位置与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支撑座(78)在对应于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连接套轴承座配合孔Ⅱ(421)的位置与支撑板环圈第二托臂Ⅱ(4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该支撑座(78)朝向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的一侧构成有一横向调整连杆腔(781),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连杆(76)远离模口(2)的一端伸展到该横向调整连杆腔(781)内,所述模口间隙横向调整轴承座固定板(74)远离模套(3)的一端的所述水平悬臂端支承在支撑座(78)的上部;在所述压环(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固定螺栓(12)的位置开设有压环螺栓穿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良李明刘俊庞阳肖宇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