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27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它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两侧面上的外延板,所述第一板体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多个下模机构;第一支撑板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体、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卡孔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避让卡孔中的中模板,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相配合的成型孔阵列;第二支撑板组;上盖板组件,所述上盖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体的上表面。这样能够实现小型橡胶件的模压批量成型,而且获得的橡胶件同心度高,产品质量好。

A high concentricity mould with positio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设计领域,涉及一种高同心度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橡胶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橡胶零件的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小型的中空柱形橡胶零件(直径通常在1~5mm内)需要保证橡胶本体及其中心处的通孔具有高同心度,否则可能导致使用该零件的电子设备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这就需要设计新颖的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它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两侧面上的外延板,所述第一板体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多个下模机构,多个所述下模机构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容置凹槽中;每个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与所述容置凹槽相配合的底座、形成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下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表面的成型针阵列;第一支撑板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体、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卡孔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避让卡孔中的中模板,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相配合的成型孔阵列;第二支撑板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体上表面的第二支撑板体、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体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二避让卡孔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二避让卡孔中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上形成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一一对应的顶针阵列;上盖板组件,所述上盖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体的上表面。优化地,所述外延板上开设有限位凹槽。优化地,对应的所述下模机构、中模板和上模板通过多根第一紧固件形成整体。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体的侧面上形成有卡接台阶部。优化地,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体上表面的盖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盖板内表面且与所述第二避让卡孔一一对应的压块。优化地,所述第一板体还通过第三紧固件与第一支撑板体相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底板组件、下模机构、第一支撑板组、第二支撑板组和上盖板组件等进行配合,这样能够实现小型橡胶件的模压批量成型,而且获得的橡胶件同心度高,产品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它包括底板组件1、第一支撑板组2、第二支撑板组3、上盖板组件4和下模机构5等。其中,底板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1以及形成在第一板体11两侧面上的外延板12(形成方式通常是一体成型,下同),第一板体11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14(容置凹槽14由第一板体11上表面向下凹陷)。外延板12上开设有限位凹槽121,用于限制底板组件1乃至整个模具的位置,从而保证模具位置的精准。下模机构5有多个,它们一一对应安装在容置凹槽14中;每个下模机构5包括与容置凹槽14相配合的底座51(底座51放置在容置凹槽14中而略高于容置凹槽14)、形成在底座51上表面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下模板52(可以在安装孔中设置螺栓等紧固件实现下模机构5在底板组件1上的安装)以及设置在下模板52上表面的成型针阵列53。第一支撑板组2包括安装在第一板体11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体21、开设在第一支撑板体21上且与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卡孔23以及安装在每个第一避让卡孔23中的中模板24,该中模板24上开设有与成型针阵列53相配合的成型孔阵列241(成型针阵列53对应插入成型孔阵列241中而使得各成型针和对应的成型孔一一同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还通过第三紧固件13与第一支撑板体21相连接,从而将它们牢固组装在一起。第一支撑板体21的侧面上可以形成有卡接台阶部22,可以用于对第一支撑板组2进行限位以保证模具位置的精准。第二支撑板组3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体21上表面的第二支撑板体31、开设在第二支撑板体31上且与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二避让卡孔33以及安装在每个第二避让卡孔33中的上模板34,上模板34上形成有与成型针阵列53一一对应的顶针阵列35(成型针和顶针也要同心,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下模机构5、中模板24和上模板34通常通过多根第一紧固件形成整体,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模具内部件的同心度。上盖板组件4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体31的上表面,它包括通过第二紧固件43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体31上表面的盖板41以及形成在盖板41内表面且与第二避让卡孔33一一对应的压块42,这样可以将盖板41和第二支撑板体31牢固组装在一起。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技术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
的从业者可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底板组件(1),所述底板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1)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两侧面上的外延板(12),所述第一板体(11)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14);/n多个下模机构(5),多个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容置凹槽(14)中;每个所述下模机构(5)包括与所述容置凹槽(14)相配合的底座(51)、形成在所述底座(51)上表面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下模板(5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52)上表面的成型针阵列(53);/n第一支撑板组(2),所述第一支撑板组(2)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体(21)、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21)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卡孔(23)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避让卡孔(23)中的中模板(24),所述中模板(24)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53)相配合的成型孔阵列(241);/n第二支撑板组(3),所述第二支撑板组(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体(21)上表面的第二支撑板体(31)、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体(31)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二避让卡孔(33)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二避让卡孔(33)中的上模板(34),所述上模板(34)上形成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53)一一对应的顶针阵列(35);/n上盖板组件(4),所述上盖板组件(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体(3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高同心度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底板组件(1),所述底板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1)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两侧面上的外延板(12),所述第一板体(11)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凹槽(14);
多个下模机构(5),多个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容置凹槽(14)中;每个所述下模机构(5)包括与所述容置凹槽(14)相配合的底座(51)、形成在所述底座(51)上表面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下模板(5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52)上表面的成型针阵列(53);
第一支撑板组(2),所述第一支撑板组(2)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体(21)、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21)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卡孔(23)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避让卡孔(23)中的中模板(24),所述中模板(24)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针阵列(53)相配合的成型孔阵列(241);
第二支撑板组(3),所述第二支撑板组(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体(21)上表面的第二支撑板体(31)、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体(31)上且与所述下模机构(5)一一对应的第二避让卡孔(33)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二避让卡孔(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铁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达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