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线定型装置,包括:夹线机构、拉直机构和分离机构;夹线机构上设置有夹爪,用于将线缆固定;拉直机构与夹线机构相对设置,且包括线缆夹持部和拉直驱动部;线缆夹持部与线缆绞线部分的至少两个点挤压接触,在拉直驱动部的驱动下,与绞线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拉直驱动部带动线缆夹持部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拉直驱动部朝向远离夹线机构的方向移动时,线缆夹持部将铰接线拉直;分离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分离夹爪组件和分离驱动部,两分离夹爪组件设置在被拉直的绞线两侧,两分离夹爪组件分别夹持住两根绞线,分离驱动部驱动两分离夹爪组件互相远离,以将两根绞线拉开至设定距离。
A core se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线定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芯线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在实际使用时,尤其是对双绞线进行接线时,需要先将两根绝缘铜导线的绝缘层剥离,同时还需将双绞线分开,以便于下一步连接。现有技术中,对双绞线的处理多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先将双绞线往互相缠绕的反向旋转,使两双绞线分离开,然后再对两根绝缘铜导线进行剥皮工作。这种操作方式效率过低,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芯线定型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线定型装置,实现双绞线的自动分离定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线定型装置,包括:夹线机构、拉直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夹线机构上设置有夹爪,用于将线缆固定;所述拉直机构与所述夹线机构相对设置,且包括线缆夹持部和拉直驱动部;所述线缆夹持部与线缆绞线部分的至少两个点挤压接触,在所述所述拉直驱动部的驱动下,与绞线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所述拉直驱动部带动所述线缆夹持部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拉直驱动部朝向远离所述夹线机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线缆夹持部将铰接线拉直;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分离夹爪组件和分离驱动部,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设置在被拉直的绞线两侧,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分别夹持住两根绞线,所述分离驱动部驱动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互相远离,以将两根绞线拉开至设定距离。优选地,所述线缆夹持部包括夹爪气缸和两拉直夹爪,两所述拉直夹爪固定在所述夹爪气缸上,在所述夹爪气缸的驱动下互相靠近或远离,两所述拉直夹爪互相靠近的两个端面的任意一端面上设置有拉线槽,所述拉线槽的深度和宽度尺寸精度满足单排线缆拉直的尺寸精度要求。优选地,所述拉线槽设置于所述拉直夹爪的中部,所述拉线槽两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对称设置的斜面,当两所述拉直夹爪互相靠近时,两所述拉直夹爪上的导向部互相接触使所述拉线槽的位置固定在中部。优选地,所述拉直驱动部包括直线气缸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直线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爪气缸连接,在线缆的长度方向驱动所述夹爪气缸的前后移动。优选地,所述分离夹爪组件包括分离夹爪、第二夹爪气缸、横向滑轨和固定滑块,所述分离夹爪的夹持端部朝向中间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爪气缸上,所述横向滑轨朝向与线缆垂直的方向固定,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上,所述第二夹爪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上,所述固定滑块在所述分离驱动部的驱动下互相靠近或远离。优选地,分离驱动部包括直线驱动件、竖向滑轨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竖向滑轨上,所述之前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竖向滑轨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倾斜一字孔,所述固定滑块上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卡设在所述倾斜一字孔内,在所述连接板做直线往复运动时,所述导向柱在所述倾斜一字孔的限制下做与所述连接板移动方向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拉直驱动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分离驱动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且穿过所述固定架设置。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基座、第二竖向滑轨和底板驱动件,所述第二竖向滑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滑轨上,所述底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底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夹线机构将线缆夹紧固定,通过拉直机构将缠绕在一起的线缆拉伸成两根互相平行的导向,然后通过分离机构将两根导线分开,将双绞线处理成待加工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机械化替代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线缆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芯线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芯线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前端固定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拉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定型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定型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好的双绞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夹线机构、11-上设置有夹爪、20-拉直机构、21-线缆夹持部、22-拉直驱动部、30-分离机构、31-分离夹爪组件、32-分离驱动部、40-底板、41-固定架、50-基座、51-第二竖向滑轨、52-底板驱动件、211-夹爪气缸、212-拉直夹爪、221-直线气缸、222-连接件、311-分离夹爪、312-第二夹爪气缸、313-横向滑轨、314-滑块、321-驱动件、322-竖向滑轨、323-连接板、2121-拉线槽、2122-导向部、3141-导向柱、3231-倾斜一字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芯线定型装置,包括:夹线机构10、拉直机构20和分离机构30;请参照图2,夹线机构10上设置有夹爪11,用于将线缆固定;拉直机构20与夹线机构10相对设置,且包括线缆夹持部21和拉直驱动部22;线缆夹持部21与线缆绞线部分的至少两个点挤压接触,在拉直驱动部22的驱动下,与绞线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拉直驱动部22带动线缆夹持部21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拉直驱动部22朝向远离夹线机构10的方向移动时,线缆夹持部21将铰接线拉直;分离机构3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分离夹爪组件31和分离驱动部32,两分离夹爪组件31设置在被拉直的绞线两侧,两分离夹爪组件31分别夹持住两根绞线,分离驱动部32驱动两分离夹爪组件31互相远离,以将两根绞线拉开至设定距离。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夹线机构10将线缆夹紧固定,通过拉直机构20将缠绕在一起的线缆拉伸成两根互相平行的导向,然后通过分离机构30将两根导线分开,将双绞线处理成待加工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机械化替代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线缆的处理效率。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线缆夹持部21包括夹爪气缸211和两拉直夹爪212,两拉直夹爪212固定在夹爪气缸211上,在夹爪气缸211的驱动下互相靠近或远离,两拉直夹爪212互相靠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线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线机构(10)、拉直机构(20)和分离机构(30);/n所述夹线机构(10)上设置有夹爪(11),用于将线缆固定;/n所述拉直机构(20)与所述夹线机构(10)相对设置,且包括线缆夹持部(21)和拉直驱动部(22);所述线缆夹持部(21)与线缆绞线部分的至少两个点挤压接触,在所述所述拉直驱动部(22)的驱动下,与绞线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所述拉直驱动部(22)带动所述线缆夹持部(21)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拉直驱动部(22)朝向远离所述夹线机构(10)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线缆夹持部(21)将铰接线拉直;/n所述分离机构(3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分离夹爪组件(31)和分离驱动部(32),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设置在被拉直的绞线两侧,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分别夹持住两根绞线,所述分离驱动部(32)驱动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互相远离,以将两根绞线拉开至设定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线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线机构(10)、拉直机构(20)和分离机构(30);
所述夹线机构(10)上设置有夹爪(11),用于将线缆固定;
所述拉直机构(20)与所述夹线机构(10)相对设置,且包括线缆夹持部(21)和拉直驱动部(22);所述线缆夹持部(21)与线缆绞线部分的至少两个点挤压接触,在所述所述拉直驱动部(22)的驱动下,与绞线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所述拉直驱动部(22)带动所述线缆夹持部(21)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拉直驱动部(22)朝向远离所述夹线机构(10)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线缆夹持部(21)将铰接线拉直;
所述分离机构(3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分离夹爪组件(31)和分离驱动部(32),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设置在被拉直的绞线两侧,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分别夹持住两根绞线,所述分离驱动部(32)驱动两所述分离夹爪组件(31)互相远离,以将两根绞线拉开至设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部(21)包括夹爪气缸(211)和两拉直夹爪(212),两所述拉直夹爪(212)固定在所述夹爪气缸(211)上,在所述夹爪气缸(211)的驱动下互相靠近或远离,两所述拉直夹爪(212)互相靠近的两个端面的任意一端面上设置有拉线槽(2121),所述拉线槽(2121)的深度和宽度尺寸精度满足单排线缆拉直的尺寸精度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槽(2121)设置于所述拉直夹爪(212)的中部,所述拉线槽(2121)两侧设置有导向部(2122),所述导向部(2122)为对称设置的斜面,当两所述拉直夹爪(212)互相靠近时,两所述拉直夹爪(212)上的导向部(2122)互相接触使所述拉线槽(2121)的位置固定在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驱动部(22)包括直线气缸(221)和连接件(222),所述连接件(222)一端与所述直线气缸(221)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向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