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7615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多孔硅材料,外壳为无定型碳层,无定型碳层表面直接生长有碳纳米管,相邻的碳纳米管间相互缠绕形成导电网络。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带有电负性基团的多孔硅、Ni

A porous silicon @ amorphous carbon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具有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环保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电动汽车等。然而,目前使用的石墨负极由于其较低的理论容量的限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硅(Si)具有极高的理论容量(~4200mAhg-1)、较低的锂化电位和丰富的资源,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替代物。然而,硅负极的商业化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嵌入/脱出锂的过程中,硅负极总是会经历较大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较差的循环性能。其次,硅负极的整体导电能力比较差,导致了较差的倍率性能。近些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对硅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对硅本身结构的设计以及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在这之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是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它兼备了二者的优点,具有非常优异的整体性能。在所有的碳类材料中,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一维管状结构,较高的机械强度,优异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n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多孔硅材料,外壳为无定型碳层,所述无定型碳层表面直接生长有碳纳米管,相邻的所述碳纳米管间相互缠绕形成导电网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多孔硅材料,外壳为无定型碳层,所述无定型碳层表面直接生长有碳纳米管,相邻的所述碳纳米管间相互缠绕形成导电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硅材料为由纳米级一次颗粒所组成的微米级二次颗粒,所述纳米级一次颗粒的粒径为80~300nm,所述微米级二次颗粒的粒径为12~25μm;
所述无定型碳层的厚度为1~15nm;
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15n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多孔硅、Ni2+的可溶性盐、弱碱性物质与水混合得到反应液,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弱碱性,反应完全后得到中间产物A;
所述多孔硅表面带有电负性基团;
(2)将步骤(1)制备的中间产物A在含氢气的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经还原后得到中间产物B;
(3)将步骤(2)制备的中间产物B在含碳源气体的气氛下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再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多孔硅的制备:以Mg2Si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再经酸洗、固液分离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硅@无定型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扬帆杜宁张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