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是由一个个工艺步骤严密联络起来的过程。整体来说,锂电池的生产包括极片制造工艺、电池组装工艺以及最后的注液、预充、化成、老化工艺。在这三个阶段的工艺中,每道工序又可分为数道关键工艺,每一步都会对电池最后的性能形成很大的影响。在申请号为2017210622715中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涂布机,该涂布机包括放料装置、两组涂布装置、烘干装置、收料装置,放料装置上收卷有等待涂料的极片,两组涂布装置分别用于对极片的一面进行涂料,烘干装置用于烘干被涂料后的极片,收料装置用于收卷被烘干之后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石墨导、电剂和粘结剂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形成胚液,然后在胚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再次搅拌,制得负极浆料备用;将钴酸锂和导电剂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胚液,然后在胚液中将粘结剂和溶剂,再次搅拌制得正极浆料备用;/nS2:将S1中制备的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通过涂布机均匀涂在铜箔表面,并烘干浆料,此时浆料与铜箔之间剥离强度尚未达到要求,需要将铜箔经辊压机辊压,以增强浆料与箔片的粘接强度,制得极片;/nS3:极片冲切,将S2制作出来的极片冲切成指定的尺寸形状,接着进行卷绕,将正负极片、隔膜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石墨导、电剂和粘结剂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形成胚液,然后在胚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再次搅拌,制得负极浆料备用;将钴酸锂和导电剂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胚液,然后在胚液中将粘结剂和溶剂,再次搅拌制得正极浆料备用;
S2:将S1中制备的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通过涂布机均匀涂在铜箔表面,并烘干浆料,此时浆料与铜箔之间剥离强度尚未达到要求,需要将铜箔经辊压机辊压,以增强浆料与箔片的粘接强度,制得极片;
S3:极片冲切,将S2制作出来的极片冲切成指定的尺寸形状,接着进行卷绕,将正负极片、隔膜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然后将极芯装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并完成顶封,形成未注液的软包电池,将指定量的电解液注入软包电芯内部,在真空环境中将电芯内部的气体抽出并完成密封,制得锂电池;
其中,上述S2中所述的涂布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放卷辊(2)、涂布单元(3)、烘干单元(4)和收卷辊(5);所述放卷辊(2)外圈上缠绕有未涂抹的铜箔,放卷辊(2)一侧安置有涂布单元(3);所述涂布单元(3)包括支撑架(31)、一号滚轮(32)、放料槽(33)、涂辊(34)和二号滚轮(35);所述支撑架(31)固接在工作台(1)上,支撑架(31)上靠近工作台(1)台面的位置铰接有一号滚轮(32),一号滚轮(32)上方为涂辊(34);所述涂辊(34)上方为放料槽(33),且涂辊(34)的外圈靠近但不贴附放料槽(33)的下端的槽口;所述放料槽(33)内装有浆料,放料槽(33)的前后侧壁上铰接二号滚轮(35),且二号滚轮(35)的外圈贴附在涂辊(34)的外圈表面;所述放卷辊(2)的另一侧为烘干单元(4);所述烘干单元(4)包括烘干室(41),烘干室(41)的左右两侧面开设通孔(411),通孔(411)内铰接三号滚轮(412),烘干室(41)内顶面设有电性连接的电阻丝,烘干室(41)一侧为收卷辊(5);所述收卷辊(5)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通过放卷辊(2)、涂布单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蓉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