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
本技术涉及过渡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
技术介绍
过渡盘属于平面磨床所使用的一个重要附属部件,如专利号:201821517663.0,公开了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设置所述底盘(1)上部的圆盘(2),所述底盘(1)外沿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活动块(3),所述底盘(1)上部在圆盘(2)外侧位置M个圆口(4),M≥4;所述底盘(1)的中部开有容置钢珠(16)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中设有若干钢珠(16);所述底盘(1)中部设有沿钢珠(16)滚动的圆柱块(17);所述圆盘(2)通过所述圆柱块(17)与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通过所述活动块(3)与所述圆柱块(17)卡接;所述圆盘(2)上端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一圆槽(7),且第一圆槽(7)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二圆槽(8);所述圆盘(2)上端还开有N个从所述第一圆槽(7)延伸到所述圆盘(2)外侧的凹槽(13),N≥3,所述凹槽(13)中设有活动口(12);所述圆盘(2)的凹槽(13)下端旋接有贯穿所述活动口(12)中的转杆(9),所述转杆(9)上套接有在所述活动口(12)中移动的圆柱条(14),所述凹槽(13)中设有随所述圆柱条(14)移动的矩形块(5);其中,所述第一圆槽(7)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第一卡块(10);所述第二圆槽(8)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第二卡块(11)。其优点为:可以辅助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的对接,减少圆柱块转动时与底盘的摩擦,方便使用。r>但该专利还存在着如下缺陷,只有圆柱块的下方装配有钢珠,在转动时,圆柱块的侧面和底盘之间的摩擦力依旧很大,并且转杆一旦遭受到外物的撞击,矩形块就容易出现松动,会直接影响到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的对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减小了圆柱块侧面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力,还提升了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的对接稳定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包括底盘、圆盘、活动块、矩形块、滑块、转杆、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圆柱条、钢珠和圆柱块,所述底盘外沿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所述活动块,所述底盘上部在所述圆盘外侧位置M个圆口,M≥所述底盘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钢珠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有若干所述钢珠,所述底盘中部设有沿所述钢珠滚动的所述圆柱块,所述圆盘通过所述圆柱块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底盘通过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圆柱块卡接,所述圆盘上端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一圆槽,且所述第一圆槽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二圆槽,所述圆盘上端还开有N个从所述第一圆槽延伸到所述圆盘外侧的凹槽,N≥所述凹槽中设有活动口,所述圆盘的所述凹槽下端旋接有贯穿所述活动口中的所述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接有在所述活动口中移动的所述圆柱条,所述凹槽中设有随所述圆柱条移动的所述矩形块,所述第一圆槽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圆槽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圆槽的直径为15cm,且所述第二圆槽的直径为7cm,所述矩形块的底部卡接在所述圆柱条上,所述矩形块的两侧为用于在所述凹槽内壁滑动的所述滑块,所述圆盘的侧面且位于所述转杆的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面焊接有安装耳,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圆盘连接,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螺纹槽,相邻所述矩形块之间通过六角螺栓安装有稳固件,所述稳固件的端部为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六角螺栓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圆柱块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装配有第二钢珠,所述第二钢珠位于所述钢珠的上方。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罩为金属材质,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有容纳腔。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罩的侧面顶角为弧形结构,所述矩形块位于所述防护罩的上方,所述转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本技术中,相邻所述螺纹槽之间设有间隔,所述螺纹槽的内侧表面设有与所述六角螺栓相契合的螺纹。本技术中,所述稳固件的中部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杆焊接在所述固定头之间。本技术中,所述第二钢珠共有两排,上排所述第二钢珠位于所述活动块的上方,下排所述第二钢珠位于所述活动块的下方。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钢珠的安装,减小了圆柱块侧面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力,并且通过防护罩和稳固件的双重设置,提升了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的对接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中圆盘及其附属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中过渡盘及其附属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圆柱块和第二钢珠连接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下方稳固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盘;2、圆盘;3、活动块;4、圆口;5、矩形块;6、滑块;7、第一圆槽;8、第二圆槽;9、转杆;10、第一卡块;11、第二卡块;12、活动口;13、凹槽;14、圆柱条;15、放置槽;16、钢珠;17、圆柱块;20、防护罩;21、螺纹槽;22、稳固件;23、第二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包括底盘1、圆盘2、活动块3、矩形块5、滑块6、转杆9、第一卡块10、第二卡块11、圆柱条14、钢珠16和圆柱块17,所述底盘1外沿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所述活动块3,所述底盘1上部在所述圆盘2外侧位置M个圆口4,M≥4,所述底盘1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钢珠16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中设有若干所述钢珠16,所述底盘1中部设有沿所述钢珠16滚动的所述圆柱块17,所述圆盘2通过所述圆柱块17与所述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通过所述活动块3与所述圆柱块17卡接,所述圆盘2上端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一圆槽7,且所述第一圆槽7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二圆槽8,所述圆盘2上端还开有N个从所述第一圆槽7延伸到所述圆盘2外侧的凹槽13,N≥3,所述凹槽13中设有活动口12,所述圆盘2的所述凹槽13下端旋接有贯穿所述活动口12中的所述转杆9,所述转杆9上套接有在所述活动口12中移动的所述圆柱条14,所述凹槽13中设有随所述圆柱条14移动的所述矩形块5,所述第一圆槽7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所述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包括底盘(1)、圆盘(2)、活动块(3)、矩形块(5)、滑块(6)、转杆(9)、第一卡块(10)、第二卡块(11)、圆柱条(14)、钢珠(16)和圆柱块(17),其特征是:所述底盘(1)外沿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所述活动块(3),所述底盘(1)上部在所述圆盘(2)外侧位置M个圆口(4),M≥4,所述底盘(1)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钢珠(16)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中设有若干所述钢珠(16),所述底盘(1)中部设有沿所述钢珠(16)滚动的所述圆柱块(17),所述圆盘(2)通过所述圆柱块(17)与所述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通过所述活动块(3)与所述圆柱块(17)卡接,所述圆盘(2)上端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一圆槽(7),且所述第一圆槽(7)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二圆槽(8),所述圆盘(2)上端还开有N个从所述第一圆槽(7)延伸到所述圆盘(2)外侧的凹槽(13),N≥3,所述凹槽(13)中设有活动口(12),所述圆盘(2)的所述凹槽(13)下端旋接有贯穿所述活动口(12)中的所述转杆(9),所述转杆(9)上套接有在所述活动口(12)中移动的所述圆柱条(14),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磨床用过渡盘,包括底盘(1)、圆盘(2)、活动块(3)、矩形块(5)、滑块(6)、转杆(9)、第一卡块(10)、第二卡块(11)、圆柱条(14)、钢珠(16)和圆柱块(17),其特征是:所述底盘(1)外沿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所述活动块(3),所述底盘(1)上部在所述圆盘(2)外侧位置M个圆口(4),M≥4,所述底盘(1)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钢珠(16)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中设有若干所述钢珠(16),所述底盘(1)中部设有沿所述钢珠(16)滚动的所述圆柱块(17),所述圆盘(2)通过所述圆柱块(17)与所述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通过所述活动块(3)与所述圆柱块(17)卡接,所述圆盘(2)上端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一圆槽(7),且所述第一圆槽(7)中部开有下凹的第二圆槽(8),所述圆盘(2)上端还开有N个从所述第一圆槽(7)延伸到所述圆盘(2)外侧的凹槽(13),N≥3,所述凹槽(13)中设有活动口(12),所述圆盘(2)的所述凹槽(13)下端旋接有贯穿所述活动口(12)中的所述转杆(9),所述转杆(9)上套接有在所述活动口(12)中移动的所述圆柱条(14),所述凹槽(13)中设有随所述圆柱条(14)移动的所述矩形块(5),所述第一圆槽(7)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所述第一卡块(10),所述第二圆槽(8)内固定连接用于辅助固定过渡盘与磨床对接轴对接的所述第二卡块(11),所述第一圆槽(7)的直径为15cm,且所述第二圆槽(8)的直径为7cm,所述矩形块(5)的底部卡接在所述圆柱条(14)上,所述矩形块(5)的两侧为用于在所述凹槽(13)内壁滑动的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保鑫,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