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88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定位组件、第二送料组件和施压组件。定位组件用于固定选定型材,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毛条穿入所述选定型材中,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移动至对应所述施压组件的位置,所述施压组件用于对所述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进行压制以形成弧度。本申请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不仅提高了穿毛条及压弯工序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工时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使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An automatic top threading and b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空调柜内机的机身按照结构划分为:常规机和单贯流机,常规机的外形表现为长方体,单贯流机的外形表现为圆柱体。目前,单贯流机越来越多的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单贯流机的结构问题,出风面板的变形量需要通过选定型材压弯来进行校正。校正的幅度要依据出风板的变形量来决定,而每个批次出风板的变形量都不一样,因此针对每个批次的出风板都需要调整工艺和质控对压弯工装的压弯幅度进行调整。该种调整模式需要不同的操作人员来完成,例如A员工对选定型材、毛条进行拆包,再将毛条穿进选定型材的凹槽里面,然后,下一工序的B员工将穿好毛条的选定型材进行压弯。选定型材的压弯点有三个,压弯时每个点均需要停顿三秒左右,以此保证压弯的弧度。目前对选定型材的压弯采用的是简易工装,工装的压弯幅度均要工艺调试人员调整后再有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现有的自动穿毛条机压弯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方式落后,生产人员密集;2)压弯工装的工艺调试及操作人员的压弯操作无法同时进行,在工艺调试人员进行压弯弧度调整时,操作人员需等待压弯弧度调整好才能操作,造成人员和工时浪费;3)工艺调试人员在调整压弯工装的压弯弧度时,压弯弧度无法量化;4)操作人员在压弯时停顿的时间无法量化,无法保障选定型材的压弯弧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br>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包括定位组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和施压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固定选定型材;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毛条穿入所述选定型材中;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移动至对应所述施压组件的位置;所述施压组件用于对所述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进行压制以形成弧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储料器、送料推头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储料器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储存毛条并将所储存的毛条提供给所述送料推头;所述送料推头设置在所述储料器的远离所述施压组件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储料器中的毛条推送至选定型材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送料推头连接,用于为所述送料推头提供动力;其中,所述储料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是否恢复至下一工序的启动节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器包括构造为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储料板,所述储料板中的毛条能够沿所述储料板的表面朝向所述储料板的底部滑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具,夹具操控器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夹具用于夹持选定型材,在所述夹具位于所述储料器靠近所述施压组件一侧的对应所述送料推头的位置时,所述送料推头能够将所述毛条推送至所述选定型材中;其中,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子夹具和第二子夹具,所述夹具操控器连接所述第一子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子夹具,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子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子夹具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具操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具操控器升降,从而带动选定型材升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支架,其设置在工作台上;压紧模具,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工作台台面的上方;第二升降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连接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用于带动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用于检测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是否移动至能够将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压制到所需弧度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平移,以调节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长度的选定型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毛条的毛条导入口,所述第一底座上对应所述毛条导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毛条是否完全穿入选定型材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包括:送料固定板,其两个端部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滑轨,其以垂直所述送料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工作台上;滑块,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并承载所述送料固定板,且能够带动所述送料固定板沿所述滑轨移动至对应所述下模具的位置;其中,所述送料固定板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下方,且所述下模具对应所述送料固定板两个端部的位置构造有通道,以允许所述定位组件通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第四传感器和第五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和所述第五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送料固定板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选定型材是否达到所述下模具上,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选定型材是否到达所述毛条导入口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还包括收料单元,所述收料单元包括收料箱和滑道,所述收料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后面,且对应所述滑道出口的位置;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接收压弯后的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并使所述压弯后的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滑入所述收料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不仅提高了穿毛条及压弯工序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工时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使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图1中压弯单元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图3中的左视图。图5显示了图3中G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图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了图3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了图1中压弯单元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了图8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了图8中E-E视角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显示了涂10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图2示出了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定位组件、第二送料组件和施压组件。其中,定位组件用于固定选定型材20,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毛条10穿入选定型材中。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穿有毛条10的选定型材20移动至对应施压组件的位置,施压组件用于对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和施压组件;/n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固定选定型材;/n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毛条穿入所述选定型材中;/n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移动至对应所述施压组件的位置;/n所述施压组件用于对所述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进行压制以形成弧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和施压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固定选定型材;
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毛条穿入所述选定型材中;
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移动至对应所述施压组件的位置;
所述施压组件用于对所述穿有毛条的选定型材进行压制以形成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储料器、送料推头和直线驱动机构,
所述储料器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储存毛条并将所储存的毛条提供给所述送料推头;
所述送料推头设置在所述储料器的远离所述施压组件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储料器中的毛条推送至选定型材中;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送料推头连接,用于为所述送料推头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储料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是否恢复至下一工序的启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器包括构造为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储料板,所述储料板中的毛条能够沿所述储料板的表面朝向所述储料板的底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具,夹具操控器和第一升降机构,
所述夹具用于夹持选定型材,在所述夹具位于所述储料器靠近所述施压组件一侧的对应所述送料推头的位置时,所述送料推头能够将所述毛条推送至所述选定型材中;
其中,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子夹具和第二子夹具,所述夹具操控器连接所述第一子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子夹具,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子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子夹具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夹具操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具操控器升降,从而带动选定型材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穿毛条及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包括:
支架,其设置在工作台上;
压紧模具,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工作台台面的上方;
第二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波徐盛元陈久江廖超胡鹏袁长锋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