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70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闸通航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建立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将船闸的运行级数和上下游、闸室的初始水位作为模型的输入,计算各闸室满足通航运行条件所需的运行高水位、低水位,根据模型判断通航过程中闸室是否需要补水以及需要的补水厚度,便于船闸的自动化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自动判断和计算闸室的补水厚度,省去了繁杂的人工计算和判断过程,提升船闸运行管理效率;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各个闸室运行最高通航水位和最低通航水位作为识别连续多级船闸闸室补水的判定依据,制定补水方案,决策过程更科学合理。

Water replenishment calculation method for operation control of continuous multistag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闸通航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船闸是借助闸室内水位升降,使船舶克服航道上下游间集中水位落差,实现船舶安全过坝的水工建筑物。船闸主要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锚泊地、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闸阀门、启闭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和通讯、助导航、运行管理等附属设施及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等组成。船舶在河道中运行的首要条件是河道最小水深必须满足船舶的最大吃水深度,不同的船闸根据其所处自然环境以及通航要求所设计的最低通航水深也不一样。在连续多级船闸正常通航的状态下,若上游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在某些水位情况下,上一级闸室的水量在注入下一级闸室使相邻闸室水位齐平后,不能满足最低通航水深的要求,此时需要由上游水库直接向闸室补充一定水量。以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为例,该船闸采用“只补不溢”的水级划分方案,必须根据上、下游及各闸室水位情况由系统自动判断或者人工决策采用几级运行,并且通过计算分析是否需要补水以及具体的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判断通航过程中闸室是否需要补水以及需要的补水厚度,便于船闸的自动化运行,补水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船闸上下游以及船闸各闸室初始水位;/n步骤2:建立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将船闸的运行级数和上下游、闸室的初始水位作为模型的输入,计算各闸室满足通航运行条件所需的运行高水位、低水位;/n步骤3:根据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判断是否需要补水,若需要补水,则计算补水厚度;/n步骤4:根据步骤3的结果控制多级船闸运行,使得上游船舶顺利通过连续多级船闸,进入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判断通航过程中闸室是否需要补水以及需要的补水厚度,便于船闸的自动化运行,补水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船闸上下游以及船闸各闸室初始水位;
步骤2:建立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将船闸的运行级数和上下游、闸室的初始水位作为模型的输入,计算各闸室满足通航运行条件所需的运行高水位、低水位;
步骤3:根据多级船闸闸室补水计算模型判断是否需要补水,若需要补水,则计算补水厚度;
步骤4:根据步骤3的结果控制多级船闸运行,使得上游船舶顺利通过连续多级船闸,进入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补水,包括:
步骤3.1:确定首闸室最低运行水位X,X=H+h,其中H为首闸室底坎止水面高程,h为最小坎上水深;
步骤3.2:计算首闸室与次级闸室泄平时首闸室水位X1、次级闸室水位X2;
步骤3.3:判断X1+X2≥2X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不需要补水;若不成立,则需要补水,计算补水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多级船闸运行控制的补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补水厚度,包括:
(1)根据上游水位A确定首闸室水位X1,X1=A;
(2)根据上下游水位计算次级闸室水位X2,
为满足船闸通航要求,首闸室与次级闸室水平后的水位不小于首闸室最低运行水位X,级差B为下游水位,n为船闸运行级数,n≥2;
次级闸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俊麟杨全林李涵钊彭新颜陈鹏王余旺朱小龙邓月江舟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