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65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和第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表面与竖杆的顶端焊接连接,且上模座与第一下模座相贴合,所述第一下模座与第二下模座相贴合,且第一下模座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凹槽,第二下模座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凹槽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孔槽,且第二螺纹孔和孔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模座和第二下模座上的凹槽槽壁上均贴合有聚乙烯四氟板。该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整个取出过程不会对冲压件造成损失,保证了冲压件的质量,同时在脱模时,无需借助外界动力源,简化了设备,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实用性强。

A kind of stamping die for easy reclai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在作业完成后,需要将冲压件取出,现有的取出方式均为通过顶杆将冲压件从型腔内部顶出,由于顶杆与冲压件接触面积小,在顶出过程中容易损坏冲压件,同时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取出方式均为通过顶杆将冲压件从型腔内部顶出,由于顶杆与冲压件接触面积小,在顶出过程中容易损坏冲压件,同时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和第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表面与竖杆的顶端焊接连接,且上模座与第一下模座相贴合,所述第一下模座与第二下模座相贴合,且第一下模座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凹槽,第二下模座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下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第一下模座(2)和第二下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的底端表面与竖杆(10)的顶端焊接连接,且上模座(1)与第一下模座(2)相贴合,所述第一下模座(2)与第二下模座(3)相贴合,且第一下模座(2)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凹槽(4),第二下模座(3)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4),所述第一下模座(2)上的凹槽(4)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5)和孔槽(16),且第二螺纹孔(15)和孔槽(16)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模座(2)和第二下模座(3)上的凹槽(4)槽壁上均贴合有聚乙烯四氟板(6),且两者上的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第一下模座(2)和第二下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的底端表面与竖杆(10)的顶端焊接连接,且上模座(1)与第一下模座(2)相贴合,所述第一下模座(2)与第二下模座(3)相贴合,且第一下模座(2)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凹槽(4),第二下模座(3)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4),所述第一下模座(2)上的凹槽(4)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5)和孔槽(16),且第二螺纹孔(15)和孔槽(16)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模座(2)和第二下模座(3)上的凹槽(4)槽壁上均贴合有聚乙烯四氟板(6),且两者上的凹槽(4)槽壁上开设有卡槽(5),所述聚乙烯四氟板(6)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与卡槽(5)相适配的卡块(7),且卡块(7)嵌入至卡槽(5)内,所述第二下模座(3)和第一下模座(2)上的凹槽(4)槽口外围的壁体上均粘接有密封胶圈(9),且两者外壁上均焊接连接有固定框(8),并且两者上的固定框(8)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0)的底端穿过第一下模座(2)壁体延伸至凹槽(4)内,且竖杆(10)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压板(11),并且竖杆(10)与第一下模座(2)壁体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14)和第二螺纹孔(15)内部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2)和第二螺纹杆(13)螺纹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阳金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茂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