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包括工作台、内压辊、外压辊和减速电机,所述内压辊上设有内压辊转轴,所述内压辊转轴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内压辊模具,所述内压辊转轴下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内,所述内压辊转轴穿出工作台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外压辊上设有外压辊转轴,所述外压辊转轴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外压辊模具,所述外压辊轴下部滑动连接在工作台内,所述内压辊模具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左边缘相配合,将风管边夹在中间进行咬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对于圆形风管加工咬口时,通过可拆卸设计,直接对压辊模具进行更换,即可加工出相应的咬口形状,操作便捷,降低了机器成本,提高了风管咬口的加工效率。
A bite device for air duct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咬口
,具体是指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
技术介绍
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按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咬口是一种风管连接的方式,指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通过多个U型扣卡将两段铁皮的翻边卡扣在一起,翻边比较窄,四周等宽,没有螺栓孔。圆形风管加工中会用到咬口机,现有技术的咬口机由于其辊轮为一整体而无法调节,其在加工风管的东洋骨和L骨两种咬口形状需要通过两组对应辊轮才可以加工完成,而辊轮形状尺寸无法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因此亟需一种可调节咬口形状的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辊轮咬口形状的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包括工作台、内压辊、外压辊和减速电机,所述内压辊上设有内压辊转轴,所述内压辊转轴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内压辊模具,所述内压辊转轴下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内,所述内压辊转轴穿出工作台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外压辊上设有外压辊转轴,所述外压辊转轴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外压辊模具,所述外压辊轴下部滑动连接在工作台内,所述内压辊模具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左边缘相配合,将风管边夹在中间进行咬口。作为改进,所述内压辊转轴和外压辊转轴的中部均设有模具支盘,且内压辊转轴和外压辊转轴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立柱,所述内压辊模具和外压辊模具的中心轴孔处设有与限位立柱相配合的卡槽,限位立柱卡在卡槽中,可将压辊模具与压辊转轴固定,避免相对转动,内压辊模具和外压辊模具可根据咬口的口型就厂家定制进行更换。作为改进,所述内压辊模具、外压辊模具上端均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模具支盘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紧固螺栓可将内压辊模具、外压辊模具固定在模具支盘上,防止旋转中内压辊模具、外压辊模具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移动,影响咬口质量。作为改进,所述工作台内靠右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外压辊转轴下端转动连接有与T形滑槽相配合的压辊滑块,所述滑块左右两端连接设有同轴的螺纹杆,所述T形滑槽左右两端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右端穿出工作台外侧设有转盘,通过转盘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管的转动转换为压辊滑块的直线运动,这样,外压辊转轴和内压辊转轴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便于更换压辊模具和咬口,所述螺纹杆上位于压辊滑块和T形滑槽右端之间套接有弹簧,弹簧可使压辊滑块压紧,避免回弹。作为改进,所述工作台内靠前后侧对称滑动设有导辊,所述导辊中轴设有导辊轴,所述导辊轴下部转动设有导辊滑块,所述工作台内设有与导辊滑块相配合的十字滑槽,导辊滑块在十字滑槽中前后滑动,可以和不同尺寸的圆形风管的管壁贴合,引导圆形风管转动,所述导向辊轴中心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下端可抵住十字滑槽,导辊调整好位置后,固定螺栓可固定导辊的位置。作为改进,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具有摩擦系数极低和不粘附特征,使得风管在聚四氟乙烯层上滑动更加顺畅。作为改进,所述内压辊模具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表面设有碳化硅层,碳化硅具有良好耐磨性和硬度,方便消除毛刺和毛边,且不损坏模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对于圆形风管加工咬口时,通过可拆卸设计,直接对压辊模具进行更换,即可加工出相应的咬口形状,操作便捷,降低了机器成本,提高了风管咬口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如图所示:1、工作台,2、内压辊,2.1、内压辊转轴,2.2、内压辊模具,3、外压辊,3.1、外压辊转轴,3.2、外压辊模具,3.3、T形滑槽,3.4、压辊滑块,3.5、螺纹杆,3.6、转盘,3.7、弹簧,4、减速电机,5、模具支盘,6、限位立柱,7、卡槽,8、紧固螺栓,9、导辊,9.1、导辊轴,9.2、导辊滑块,9.3、十字滑槽,9.4、固定螺栓,10、聚四氟乙烯层,11、圆形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2,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包括工作台1、内压辊2、外压辊3和减速电机4,所述内压辊2上设有内压辊转轴2.1,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内压辊模具2.2,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下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转轴2.1穿出工作台1与减速电机4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外压辊3上设有外压辊转轴3.1,所述外压辊转轴3.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外压辊模具3.2,所述外压辊3轴下部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模具2.2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3.2左边缘相配合,将风管边11夹在中间进行咬口,所述内压辊转轴2.1和外压辊转轴3.1的中部均设有模具支盘5,且内压辊转轴2.1和外压辊转轴3.1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立柱6,所述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的中心轴孔处设有与限位立柱6相配合的卡槽7,所述内压辊模具2.2、外压辊模具3.2上端均设有紧固螺栓8,所述模具支盘5上设有与紧固螺栓8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内压辊模具2.2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3.2表面设有碳化硅层。所述工作台1内靠右侧设有T形滑槽3.3,所述外压辊转轴3.1下端转动连接有与T形滑槽3.3相配合的压辊滑块3.4,所述滑块左右两端连接设有同轴的螺纹杆3.5,所述T形滑槽3.3左右两端设有与螺纹杆3.5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3.5右端穿出工作台1外侧设有转盘3.6,所述螺纹杆3.5上位于压辊滑块3.4和T形滑槽3.3右端之间套接有弹簧3.7,弹簧3.7可将外压辊转轴3.1锁紧在T形滑槽3.3左端,所述工作台1内靠前后侧对称滑动设有导辊9,所述导辊9中轴设有导辊轴9.1,所述导辊轴9.1下部转动设有导辊滑块9.2,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与导辊滑块9.2相配合的十字滑槽9.3,所述导向辊轴中心设有固定螺栓9.4,所述固定螺栓9.4下端可抵住十字滑槽9.3,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层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向左旋转转盘3.6使压辊滑块3.4向右移动,内压辊转轴2.1和外压辊转轴3.1远离,选用好既定的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将其分别放置在相应的模具支盘5上,且限位立柱6插在卡槽7中,并用紧固螺栓8紧固,其次,将圆形风管11置于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之间,向右旋转转盘3.6直至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夹紧圆形风管11,再调整导辊9的位置,使导辊9贴着圆形风管11内壁,并用固定螺栓9.4固定位置;最后,开启减速电机4带动内压辊2转动,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对圆形风管11进行咬口加工;需要更换压辊模具时,拧掉紧固螺栓8对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更换即可。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包括工作台(1)、内压辊(2)、外压辊(3)和减速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辊(2)上设有内压辊转轴(2.1),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内压辊模具(2.2),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下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转轴(2.1)穿出工作台(1)与减速电机(4)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外压辊(3)上设有外压辊转轴(3.1),所述外压辊转轴(3.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外压辊模具(3.2),所述外压辊(3)轴下部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模具(2.2)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3.2)左边缘相配合,将风管边(11)夹在中间进行咬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包括工作台(1)、内压辊(2)、外压辊(3)和减速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辊(2)上设有内压辊转轴(2.1),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内压辊模具(2.2),所述内压辊转轴(2.1)下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转轴(2.1)穿出工作台(1)与减速电机(4)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外压辊(3)上设有外压辊转轴(3.1),所述外压辊转轴(3.1)上部设有可拆卸的外压辊模具(3.2),所述外压辊(3)轴下部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所述内压辊模具(2.2)右边缘和外压辊模具(3.2)左边缘相配合,将风管边(11)夹在中间进行咬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辊转轴(2.1)和外压辊转轴(3.1)的中部均设有模具支盘(5),且内压辊转轴(2.1)和外压辊转轴(3.1)的上部均设有限位立柱(6),所述内压辊模具(2.2)和外压辊模具(3.2)的中心轴孔处设有与限位立柱(6)相配合的卡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生产用咬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辊模具(2.2)、外压辊模具(3.2)上端均设有紧固螺栓(8),所述模具支盘(5)上设有与紧固螺栓(8)相配合的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士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馨敬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