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处理通道、第一动力传输带、第二动力传输带、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依次连通于处理通道中且处理通道的两端连通进而形成循环管路连,第一动力传输带和第二动力传输带依次安装于处理通道的底部,用于推动处理通道内的垃圾和水;混料池设有转动的打散滚筒,用于将倒入混料池的垃圾打散;清洗池设有转动的筛选滚筒;粉碎池内设有粉碎机构,用于将垃圾转移至粉碎机构中进行粉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往下凹陷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设有通往沉淀池外部的第一螺旋传输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循环处理垃圾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再回收利用率,使能源充分利用。
Comprehensive waste treatment equipment with water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城市化逐渐扩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而来的负面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出现。例如垃圾量明显增多,城市垃圾均采用集中运输,将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而形成了综合垃圾,其中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但是相应地垃圾处理技术却迟迟不前。目前的城市垃圾均是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即通过垃圾专用车运输到垃圾站进行处理,采用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方式,其优点和缺点并存,缺点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无法综合垃圾进行筛选分类处理,其中部分垃圾的再生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以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和再回收利用率,使能源充分利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处理通道、第一动力传输带、第二动力传输带、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所述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依次连通于处理通道中且处理通道的两端连通进而形成循环管路连,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和第二动力传输带依次安装于处理通道的底部,用于推动处理通道内的垃圾和水;所述混料池设有转动的打散滚筒,用于将倒入混料池的垃圾打散;所述清洗池设有转动的筛选滚筒,所述筛选滚筒的外表面分布多个朝向筛选滚筒周向的钩体且所有钩体同向;所述清洗池的旁边设有粉碎机,所述筛选滚筒和粉碎机之间设有第一传输带,通过筛选滚筒转动使钩体将清洗池内的部分垃圾转移至第一传输带上并输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br>所述粉碎池内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混料池内以及另外一端倾斜往上延伸至粉碎机构的上部,用于将垃圾转移至粉碎机构中进行粉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下方以及另外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往下凹陷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设有通往沉淀池外部的第一螺旋传输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设备的处理通道充入一定量的水,倒入的垃圾与水混合,通过第一动力传输带、第二动力传输带的不断推动垃圾和水,从而在处理通道内循环流动。成堆的垃圾倾倒进入混料池后,经过打散滚筒打散进入清洗池,筛选滚筒将衣物、布料、轮胎、塑料袋等钩起并转移至第一传输带,第一传输带传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再打包处理。其余垃圾进入粉碎池中,再经过粉碎机构进行粉碎,将各种垃圾粉碎成较小的垃圾,然后流向沉淀池。较小的垃圾经过沉淀后通过第一螺旋传输机传递至外部,第一螺旋传输机只将固体垃圾传送至外部而水将保留下来进行循环,从而完成一次垃圾处理。而本设备可以按照前述处理循环下去,一直到水中的垃圾量减少至最少,完成查理处理,经过处理的垃圾进行打包,衣物、布料、轮胎、塑料等可以回收利用,而泥土残渣等用作肥土再生利用。优选地,所述混料池的上方设有倾倒平台且混料池的上端设有与倾倒平台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打散滚筒的正上方。倾倒平台为垃圾运输车辆提供倾倒的平台,省去了人工倾倒的操作,实现机械自动化,降低处理成本。优选地,所述打散滚筒包括空心圆环和转轴,所述空心圆环设有多个且所有空心圆环等间距同轴排列,相邻两个空心圆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镂空柱状体;所述转轴沿着所述镂空柱状体的中心轴与所有空心圆环固定连接。打散滚筒是由多个空心圆环焊接而成的,转轴也是通过连接杆焊接在镂空柱状体中,整体结构简单、牢固,不易损坏。垃圾倾倒进入打散滚筒的正上方,将绝大部分成团、成堆的垃圾打散,有利于后续进行垃圾处理。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一端从清洗池的侧壁伸入且第一传输带的水平高度低于筛选滚筒的中心轴,进而使该端第一传输带位于筛选滚筒的斜下方。筛选滚筒转动过程中,钩体从一侧将衣服等垃圾钩住,然后转动到另外一侧后衣服等垃圾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钩,由于第一传输带的一端位于筛选滚筒的斜下方,从而使脱钩的衣服等垃圾自动下落至第一传输带上,完成衣物、布料、轮胎、塑料袋等垃圾的自动筛选。优选地,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所述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粉碎池内且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啮合用于将经过的垃圾粉碎。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将筛选后的垃圾进行充分粉碎,有利于后期的打包处理。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传输机的下端穿过沉淀池的侧壁并伸入所述沉淀室内,第一螺旋传输机的上端伸入第一收集仓。粉碎后较小或者细微的固体垃圾进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后通过第一螺旋传输机输送至第一收集仓,完成剩余垃圾的处理。优选地,所述粉碎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螺旋传输机,所述第二螺旋传输机的下端穿过处理通道的侧壁并靠近第二动力传输带的上方,以及第二螺旋传输机的上端伸入至第二收集仓。第二螺旋传输机将粉碎后较大的固体垃圾传送至第二收集仓中,完成粉碎垃圾中较大固定垃圾的筛选并打包处理。优选地,所述处理通道的两端通过管体连通,并且所述管体设有增压泵。所有垃圾经过一次处理后并未完全处理干净,还会存在部分垃圾未排出进行打包,因此通过增压泵将剩下的粉碎垃圾进行循环,进入第二次循环处理、第三循环处理等,一直到处理完全为止。优选地,所述清洗池和粉碎池之间设有倾斜向下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伸入水中以及挡板的上端通过第二传输带连接至第三收集仓。挡板将漂浮类的垃圾,比如塑料瓶、易拉罐等拦击住,随着这类垃圾不断堆积,最后通过第二传输带转移至第三收集仓进行打包处理,完成可回收垃圾的筛选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打散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附图中,处理通道1、第一动力传输带2、第二动力传输带3、混料池4、清洗池5、粉碎池6、沉淀池7、管体8、增压泵9、打散滚筒10、空心圆环11、转轴12、连接杆13、倾倒平台14、进料口15、筛选滚筒16、钩体17、第一传输带18、第二传输带19、粉碎机构20、挡板21、第一收集仓22、第二收集仓23、第三收集仓24、沉淀室25、第一螺旋传输机26、第二螺旋传输机27、表层油污池28、油污板29、导流叶片30、粉碎机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处理通道1、第一动力传输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通道、第一动力传输带、第二动力传输带、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所述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依次连通于处理通道中且处理通道的两端连通进而形成循环管路连,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和第二动力传输带依次安装于处理通道的底部,用于推动处理通道内的垃圾和水;/n所述混料池设有转动的打散滚筒,用于将倒入混料池的垃圾打散;/n所述清洗池设有转动的筛选滚筒,所述筛选滚筒的外表面分布多个朝向筛选滚筒周向的钩体且所有钩体同向;所述清洗池的旁边设有粉碎机,所述筛选滚筒和粉碎机之间设有第一传输带,通过筛选滚筒转动使钩体将清洗池内的部分垃圾转移至第一传输带上并输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n所述粉碎池内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混料池内以及另外一端倾斜往上延伸至粉碎机构的上部,用于将垃圾转移至粉碎机构中进行粉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下方以及另外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内;/n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往下凹陷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设有通往沉淀池外部的第一螺旋传输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通道、第一动力传输带、第二动力传输带、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所述混料池、清洗池、粉碎池和沉淀池依次连通于处理通道中且处理通道的两端连通进而形成循环管路连,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和第二动力传输带依次安装于处理通道的底部,用于推动处理通道内的垃圾和水;
所述混料池设有转动的打散滚筒,用于将倒入混料池的垃圾打散;
所述清洗池设有转动的筛选滚筒,所述筛选滚筒的外表面分布多个朝向筛选滚筒周向的钩体且所有钩体同向;所述清洗池的旁边设有粉碎机,所述筛选滚筒和粉碎机之间设有第一传输带,通过筛选滚筒转动使钩体将清洗池内的部分垃圾转移至第一传输带上并输送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
所述粉碎池内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第一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混料池内以及另外一端倾斜往上延伸至粉碎机构的上部,用于将垃圾转移至粉碎机构中进行粉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下方以及另外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内;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往下凹陷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设有通往沉淀池外部的第一螺旋传输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池的上方设有倾倒平台且混料池的上端设有与倾倒平台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打散滚筒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综合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滚筒包括空心圆环和转轴,所述空心圆环设有多个且所有空心圆环等间距同轴排列,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涛,杨晨楚奕,杨晨雨馨,杨晨雨涵,
申请(专利权)人:杨松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