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46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50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向膜转印版,其用于防止配向膜材料在盲孔中堆积,所述配向膜转印版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网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点周围的多个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

Alignment film transfer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lignment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盲孔屏被开发出来。所谓的盲孔屏是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层上开孔,将摄像头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在盲孔屏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与盲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配向膜,配向膜导致光穿透率较差,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并且导致盲孔处的外观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盲孔处的光穿透率,并且盲孔处的外观优良的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配向膜转印版,其用于防止配向膜材料在盲孔中堆积,所述配向膜转印版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网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点周围的多个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点靠近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点靠近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点包括与所述阻挡部连接的缩进部,所述缩进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阻挡部的方向逐渐缩小。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形状为多边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形状为多边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点和所述第二网点的材料为具有弹性的感光树脂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配向膜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配向膜转印版,在配向膜转印版具有所述第一网点和第二网点的表面上涂覆配向膜材料;提供一配向基板,通过所述配向膜转印版将所述配向膜材料转印至配向基板上,所述配向基板上开设有盲孔,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所述配向膜材料进入所述盲孔;以及对所述配向膜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配向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用于嵌入所述盲孔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用于覆盖所述盲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通过在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盲孔的网点上设置阻挡部。在转印配向膜材料以形成配向膜时,利用阻挡部阻挡配向膜材料进入盲孔,可以防止配向膜在盲孔中堆积,提高盲孔处的光透过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感光效果,同时提高产品的美观性。本申请的配向膜转印版以及配向膜制造方法通过在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盲孔的网点上设置阻挡部。在转印配向膜材料以形成配向膜时,利用阻挡部阻挡配向膜材料进入盲孔,可以防止配向膜在盲孔中堆积,提高盲孔处的光透过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感光效果,同时提高产品的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利用本申请的配向膜转印版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的配向膜转印版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在图3的配向膜转印版上涂覆配向膜材料的示意图。图5(a)-图5(c)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的配向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a)-图6(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配向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申请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模组20以及感光元件30。背光模组2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一侧。背光模组20中开设有一收容部20a。感光元件30设置于收容部20a。收容部20a可以为开设于背光模组20中的通孔。感光元件30包括但不限于前置摄像头、人脸识别感光元件、手势传感器等。液晶显示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与背光模组20之间的第一偏光片(图未示)和设置于显示面板10远离背光模组20的第二偏光片(图未示)。可以理解,液晶显示装置1还包括其他液晶显示装置的常用部件,例如盖板玻璃、胶框等。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分子13。第一基板1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1、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1上的第一功能膜层112以及设置于第一功能膜层112上的第一配向膜113。第一功能膜层112中开设有第一开口112a。第一配向膜113中开设有第二开口113a。第一开口112a与第二开口113a相连通。例如,第一开口112a与第二开口113a同轴设置。第一开口112a和第二开口113a与感光元件30相对应,用于供光进入感光元件30。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11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一功能膜层112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功能膜层112还可以包括绝缘层、钝化层以及平坦化层等。第一开口112a为贯穿第一功能膜层112的通孔,第一衬底基板111从第一开口112a中暴露出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12a还可以为开设于第一功能膜层112中的盲孔。例如,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依次层叠的遮光层、缓冲层、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层等。第一开口112a贯穿至半导体层,缓冲层从第一开口112a中暴露出来。第二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121、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1上的第二功能膜层122以及设置于第二功能膜层122上的第二配向膜123。第二功能膜层122中开设有第三开口122a。第二配向膜123中开设有第四开口123a。第三开口122a与第四开口123a相连通。例如,第三开口122a与第四开口123a同轴设置。第三开口122a和第四开口123a与第一开口112a、第二开口113以及感光元件30相对应,用于供光进入感光元件30。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12可以为彩膜基板,第二功能膜层122包括彩膜层和黑矩阵。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122a贯穿第二功能膜层112。第二衬底基板122从第三开口122a中暴露出。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122a还可以为开设于第二功能膜层122中的盲孔。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的配向膜转印版1可以用于制造盲孔屏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配向膜转印版1用于防止配向膜(例如,第一配向膜113和第二配向膜114)在盲孔(例如,第一开口112a和第三开口122a)中堆积。这里的盲孔是指相对于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配向膜材料在盲孔中堆积,所述配向膜转印版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网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点周围的多个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配向膜材料在盲孔中堆积,所述配向膜转印版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网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点周围的多个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网点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网点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靠近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靠近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包括与所述阻挡部连接的缩进部,所述缩进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阻挡部的方向逐渐缩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膜转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面形状为多边形。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咏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