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46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包括:背光板、LCD面板。所述LCD面板包含:多基色像素区、RGB像素区。所述背光板上还设置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下方。在拍照时,前置摄像头区域采用多基色像素的排列方式可以增加光线透光量,提高拍照效果。同时LCD屏幕手机实现屏下摄像头技术,不拍照时提高画面显示效果,拍照模式下可以显著提高进入摄像头的光线,让隐藏在背光下的摄像头拍照成像,从而提高LCD屏幕手机屏占比。

A kind of LCD screen and its method for improving dayligh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CD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机全面屏已成为设计的主流,而前置摄像头成为提高全面屏屏占比的重要技术关卡。为了提高全面屏的屏占比,屏下摄像头技术横空而出。目前屏下摄像头技术都是搭配AMOLED屏幕,然而LCD屏幕仍然占大多数,因此提出LCD屏幕搭配屏下摄像头的方案。目前存在屏下摄像头搭配AMOLED屏幕,因为AMOLED是自发光,不存在背光的影响,且面板厚度可以足够薄来透过光线,从而实现AMOLED屏幕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从而提高屏占比。但LCD屏的面板较厚,同时还存在有像素,不利于透过光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解决LCD面板透光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包括:背光板、LCD面板;所述LCD面板包含:多基色像素区、RGB像素区;所述背光板上还设置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下方。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板包含: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背光板用于单独调整所述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的背光亮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重合。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板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背光板用于单独调整第三区域的背光亮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区域与第一区域为同一亮度。进一步地,所述多基色像素区采用RGBW或RYYGBW的像素排列方式。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调整采光量方法,用于实施例的任一项所述的LCD屏,包括步骤:向LCD屏的多基色像素区传输黑画面资料,开启LCD屏摄像头位置的背光;根据摄像头获取到的光线计算反射进摄像头光线和背光亮度的比值;向多基色像素区传输白画面资料,第一区域背光关闭,采用摄像头进行拍照;根据比值和摄像头当前采集到的亮度,计算得到实际光线亮度。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CD屏幕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像素排列由RGB像素排列方式变为多基色像素排列方式,来改变LCD屏幕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透光度,提高透光量,其余区域的像素排列方式仍为RGB排列方式。在拍照时,前置摄像头区域采用多基色像素的排列方式可以增加光线透光量,提高拍照效果。但是由于摄像头区域和非摄像头区域的像素排列方式不同,在不拍照时,画面显示效果会有差异性,这里需要采用SPR算法来消除这种差异性,提高画面整体显示效果。同时LCD屏幕手机实现屏下摄像头技术,不拍照时提高画面显示效果,拍照模式下可以显著提高进入摄像头的光线,让隐藏在背光下的摄像头拍照成像,从而提高LCD屏幕手机屏占比。附图说明图1为LCD屏下摄像头架构图;图2为背光分区控制结构图;图3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亮暗分布结构图;图4为RGB结合RGBW、RYYGBW的像素排列方式;图5为反射光线滤除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背光板;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3、第三区域;111、孔区域;2、摄像头;3、LCD面板;31、多基色像素区;32、RGB像素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包括:背光板1、摄像头2、LCD面板3。所述LCD面板3包含:多基色像素区31、RGB像素区32。所述背光上设置有小,用于放置所述摄像头2;所述孔位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31下方。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CD屏幕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像素排列由RGB像素排列方式变为多基色像素排列方式,来改变LCD屏幕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透光度,提高透光量,其余区域的像素排列方式仍为RGB的排列方式。在拍照时,前置摄像头区域采用多基色像素的排列方式可以增加光线透光量,提高拍照效果。但是由于摄像头区域和非摄像头区域的像素排列方式不同,在不拍照时,画面显示效果会有差异性,这里需要采用SPR算法来消除这种差异性,提高画面整体显示效果。同时LCD屏幕手机实现屏下摄像头技术,不拍照时提高画面显示效果,拍照模式下可以显著提高进入摄像头2的光线,让隐藏在背光下的摄像头2拍照成像,从而提高LCD屏幕手机屏占比。LCD屏幕手机实现屏下摄像头2技术,就不能忽略背光的存在。现提出背光板1在放置前置摄像头2的位置挖一个孔。且背光板1采用局部调节方式,以控制不同区域的背光亮度。在拍照时放置摄像头2区域背光暗掉,使得外部光线进入摄头;在不拍照时,此区域背光正常点亮。请参阅图2,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1包含: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区域13,第三区域可以单独调节亮度。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上,所述第一区域11能区别与第二区域12、第三区域13可以单独的调节亮度,且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内。采用屏下摄像头2方案时的背光分区方案时,可以看到此时背光板1在需要放置摄像头2的位置挖一个孔,在拍照模式下外部光线可以通过此孔洞进入摄像头2;不拍照时,该区域像素正常驱动点亮。这就需要将背光板1分区块控制,来调整背光的亮度,甚至关闭。这里将背光板1进行分区,请参阅图2。背光工作原理如下:拍照模式下,控制第一区域11背光关掉,不显示画面,外部光线透过孔洞进入摄像头2,从而实现拍照功能;这时第二区域12、第三区域13背光正常发光。不拍照时,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第三区域13正常发光。所述背光板1将背光区域进一步的分割,采用局部调节方式,以控制不同区域的亮度,来配合摄像头2的使用。其通过让跟多光线进入摄像头2的方式,将大幅提高拍摄效果。当然,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13与第一区域11将一同调节亮度。拍照模式下,控制第一区域11、第三区域13背光关掉,不显示画面,外部光线透过孔洞进入摄像头2,从而实现拍照功能;这时第二区域12背光正常发光。不拍照时,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第三区域13正常发光。一同调节亮度将提升画面整体效果。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11还包含位于所述孔四周的孔区域11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11摄像头2位于背光挖孔中,因此不拍照时,孔区域111背光亮度和其它区域的背光亮度存在差异,会比较暗一点,这会使画面显示效果不均匀。这里我们把摄像头2所在第一区域11背光再细划分,使不拍照显示画面时孔区域111的背光区域亮度比其它区域稍亮,这样使得画面整体亮度看起来更均匀,显示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11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31重合。所述第一区域11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31的重合将通过增加透光性以及减少背光量两个方面来提升拍摄的整体效果。为了使外部光线更多的进入前置摄像头2,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基色像素区31采用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板、LCD面板;/n所述LCD面板包含:多基色像素区、RGB像素区;/n所述背光板上还设置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板、LCD面板;
所述LCD面板包含:多基色像素区、RGB像素区;
所述背光板上还设置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包含:第一区域、第二区域;
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背光板用于单独调整所述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的背光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多基色像素区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佳宁祝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