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46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5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穿过显示面板后呈现出显示光。显示光的频谱包括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中至少一者。第一波形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第一峰值波长为λ1且λ1在500nm至570nm的范围内。第二波形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第二峰值波长为λ2且λ2在590nm至700n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1且符合公式1:FWHM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本申请为申请人根据母案申请(申请号:201710305272.6,申请日:2017年5月3日,专利技术名称:显示装置)所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装置日益普及,人们使用显示装置的频率与时间都逐渐增长。使用显示装置时,由显示装置发射的显示光会直接进入人眼,以让用户观看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影像。一般来说,由显示装置发出的显示光进入人眼的能量往往高于使用者观看纸面时所接收到的能量。这也是用户使用显示装置来观看影像较观看纸面时更容易疲劳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显示光进入人眼的能量越大,使用者的双眼越容易疲劳,甚至导致使用者的眼部病变。因此,除了在画质与装置质量上的改良外,可以减缓使用者观看画面时的疲劳程度也是显示装置的改良需要考虑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维持理想的显示效果并且减轻用户观看显示画面时产生疲劳的程度。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穿过显示面板后呈现出显示光。显示光的频谱包括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中至少一者。第一波形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第一峰值波长为λ1且λ1在500nm至570nm的范围内。第二波形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第二峰值波长为λ2且λ2在590nm至700n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1且符合公式1:FWHM1≤-15970λv2+29486λv-13533,其中λv=λ1/λ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0.852<λv<0.89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2且符合公式2:FWHM2≤-15970λv2+29486λv-135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FWHM1与FWHM2的差值小于5n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0.866<λv<0.886,第二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2,则FWHM1<59.4nm且FWHM2<59.4n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0.862<λv<0.868,第二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2,则FWHM1<32.7nm且FWHM2<32.7n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波形的半高宽为FWHM2,且FWHM2等于FWHM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适于发出光源且发光元件包括三波长型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三波长型发光元件包括量子点型发光二极管元件、荧光粉型发光二极管元件、芯片型发光二极管元件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二子像素与多个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呈数组排列,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适于同步或不同步开启以呈现出所述显示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借由开启第一子像素而使显示光包括第一波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借由开启第二子像素而使显示光包括第二波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借由开启第三子像素而使显示光包括第三波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第四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与第四子像素呈数组排列,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与第四子像素适于同步或不同步开启以呈现出显示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借由开启第四子像素而使显示光包括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波形具有第三峰值波长,第三峰值波长为λ3且λ3在440nm至470nm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穿过显示面板后呈现出显示光。显示光的频谱包括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中至少一者。第一波形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第一峰值波长为λ1C且λ1C在500nm至570nm的范围内。第二波形具有多个峰值波长。第二波形的峰值波长最大者在590nm至700nm的范围内。第一波形的半高宽为Fc且Fc符合公式3:Fc≤-0.16λ1C2+181.2λ1C-512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波形具有三个峰值波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荧光粉型发光二极管元件。荧光粉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第二波形的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荧光粉形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红色荧光粉,且红色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MF6):Mn4+,其中A是Li、Na、K、Rb、Cs、NH4的其中一种,而M是的Ge、Si、Sn、Ti、Zr的其中一种或者是上述元素的组合。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利用显示光的峰值波长调整,以达到呈现出单位入眼能量较低的显示光。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较低单位入眼能量之下仍可维持理想的演色性与显示质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视效函数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至图5为显示装置所发出的显示光的整体频谱,其中纵轴为发光强度经正规化后所得的强度百分比,而横轴为发光波长。图6为图2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7为图2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视效函数分布线100:显示装置110、110A、110B:显示面板112:第一子像素114:第二子像素116:第三子像素118:第四子像素120:光源模块122:发光元件FWHM1、FWHM2、FWHM3:半高宽L:显示光S:光源SP1、SP2、SP3:频谱W1、W1A、W1B、W1C:第一波形W2、W2A、W2B、W2C:第二波形W3、W3A、W3B、W3C:第三波形λ1、λ1C:第一峰值波长λ2:第二峰值波长λ3:第三峰值波长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人眼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敏锐性,显示装置的实际发光强度并非直接反映出人眼所感受到的亮度。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LLUMINATION,CIE)公布了以实验方式得到的视效函数(如图1所示)作为亮度计算的标准函数。具体来说,亮度(luminance)是表示人眼对发光体的发光或被照射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进入人眼的光强度的实际感受程度。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的标准,一个发光装置的亮度为此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频谱与视效函数相乘后的内积,且亮度单位为流明(lumen,lm)。对于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光线的物品来说,则可以采用环境照明的发光强度频谱与物品的反射率的乘积来做出进入人眼的光强度频谱,并以进入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面板;以及/n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后呈现出显示光,所述显示光的频谱包括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中至少一者,其中/n所述第一波形具有第一峰值波长,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为λ1C且λ1C在500nm至570nm的范围内;/n所述第二波形具有多个峰值波长,所述峰值波长最大者在590nm至700nm的范围内;且/n所述第一波形的半高宽为Fc且符合公式3:/nFc≤-0.16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1 TW 106111028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后呈现出显示光,所述显示光的频谱包括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一波形、第二波形与第三波形中至少一者,其中
所述第一波形具有第一峰值波长,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为λ1C且λ1C在500nm至570nm的范围内;
所述第二波形具有多个峰值波长,所述峰值波长最大者在590nm至700nm的范围内;且
所述第一波形的半高宽为Fc且符合公式3:
Fc≤-0.16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辉张凱傑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