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32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及安装于管体的开口的管盖,管盖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密封环体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开口内径,以使管盖安装于管体的开口上时,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管体的内壁。在旋紧管盖和管体后,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能贴合管体的内壁深入到管体内部,在内部压力较强的情况下,由于密封环体贴合于管体的内壁,管体内部压力的一部分会压在密封环体的下部内侧壁上,即可以将密封环体由内向外压紧于管体的内壁上,且密封环体为向下凹陷的结构,相对于平顶管盖来说,受到的轴向力较小,能提供更大的抗压能力,大幅度减少崩盖风险。

A centrifuga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管
本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耗材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离心管。
技术介绍
离心管是生命科学和医学实验室中进行试剂、样本分装,进行固液分离或者混匀操作中常用的一种实验耗材,运输、高速离心或者360°旋转过程条件下管盖容易和管体分离,发生所谓的崩盖现象或者管壁破裂从而影响运输和实验安全。尤其是运输具有高污染性和腐蚀性的试剂或样本时,危害更为严重。在目前,市场上的实验室常用的离心管主要有大容量离心管和微量离心管两种,微量离心管因为体积小,可以在管盖和管体之间用连接带和锁扣进行密封固定,但是大容量离心管因为体积较大,离心器材或者运输环境不允许出现多余结构,且锁扣设计不能进行快速操作或者自动化操作。综上所述,如何提供减少离心管在运动状态下发生崩盖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管,该离心管在运动状态下可以减少发生崩盖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及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的管盖,所述管盖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所述密封环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开口内径,以使所述管盖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开口上时,所述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体内侧的所述管盖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外周与所述密封环体的内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管体的上部为锥形管体,所述锥形管体的底锥体上设有锥体刻度。优选地,所述锥形管体的圆柱形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标记的书写区。优选地,所述管盖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管盖的轴线平行的防滑纹。优选地,所述锥形管体的圆柱形管的外壁上设有水平刻度线。优选地,所述管盖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环。优选地,所述管体为塑料管体,所述管盖为塑料管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及安装于管体的开口的管盖,管盖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密封环体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开口内径,以使管盖安装于管体的开口上时,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管体的内壁。其中,管盖内侧壁上可以设有内螺纹,在管体的开口外侧设有外螺纹,使管盖可以旋紧于管体的开口,旋紧管盖和管体后,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需要贴合于管体的内壁,所以密封环体的外径不要设置的过小,以致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不能贴合于管体的内壁。密封环体为向下凹陷的环形结构,为了使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的每个点均与管体的内壁贴合,可以将密封环体的中心轴与管盖的中心轴共线设置。在旋紧管盖和管体后,密封环体的下部外侧壁能贴合管体的内壁深入到管体内部,在内部压力较强的情况下,由于密封环体贴合于管体的内壁,管体内部压力的一部分会压在密封环体的下部内侧壁上,即可以将密封环体由内向外压紧于管体的内壁上,且密封环体为向下凹陷的结构,相对于平顶管盖来说,受到的轴向力较小,能提供更大的抗压能力,大幅度减少崩盖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盖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锥形管体的示意图。图1-2中:1-管体、2-书写区、3-锥体刻度、4-水平刻度线、5-底锥体、6-管盖、7-密封环体、8-密封环、9-弧面结构、10-外侧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离心管,该离心管在运动状态下可以减少发生崩盖的现象。请参考图1~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盖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锥形管体的示意图。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1及安装于管体1的开口的管盖6,管盖6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7,密封环体7的外径小于管体1的开口内径,以使管盖6安装于管体1的开口上时,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管体1的内壁。其中,管盖6内侧壁上可以设有内螺纹,在管体1的开口外侧设有外螺纹,使管盖6可以旋紧于管体1的开口,旋紧管盖6和管体1后,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需要贴合于管体1的内壁,所以密封环体7的外径不要设置的过小,以致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不能贴合于管体1的内壁。密封环体7为向下凹陷的环形结构,为了使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的每个点均与管体1的内壁贴合,可以将密封环体7的中心轴与管盖6的中心轴共线设置。在旋紧管盖6和管体1后,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能贴合管体1的内壁深入到管体1内部,在内部压力较强的情况下,由于密封环体7贴合于管体1的内壁,管体1内部压力的一部分会压在密封环体7的下部内侧壁上,即可以将密封环体7由内向外压紧于管体1的内壁上,且密封环体7为向下凹陷的结构,相对于平顶管盖来说,受到的轴向力较小,能提供更大的抗压能力,大幅度减少崩盖风险。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密封环体7内侧的管盖6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9,弧面结构9的外周与密封环体7的内周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弧面结构9向下凹陷的深度此处可以设置为较小于密封环体7向下凹陷的深度,弧面结构9具体向下凹陷的深度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弧面结构9的外周与密封环体7的内周相连接,形成外侧环体10,弧面结构9、密封环体7和外侧环体10的中心均在同一轴线上。在单手对离心管进行操作时,可以将管体1握在掌心,拇指弯曲向下按压管盖6,此时在管盖6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9,可以使弧面结构9与拇指的形状相配合,单手持握更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体1为锥形管体,锥形管体的底锥体5上设有锥体刻度3。锥形管体为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管体1,锥形管体包括三部分,最上端为外周设有螺纹的螺纹部,用于安装管盖6;螺纹部下方连接有圆柱形管,圆柱形管的下部连接有底锥体5,底锥体5上设置的锥体刻度3可以在锥形管体内盛装有低于圆柱形管的最低点时方便于读取,相对于现有的离心管来说,读取的范围更大,可以量取的范围更大。为了方便圆柱形管内的试剂的容量读取,锥形管体的圆柱形管的外壁上设有水平刻度线4。需要说明的是,水平刻度线4的最下端的起始线到底锥体5的最下端的距离为起始线的读数,也就是起始线以下锥形管体的容量,水平刻度线4的读数是根据锥形管体的容量决定的,以容量为50ml的锥形管体为例,起始线的读数为5ml,向上依次以5ml递增,即10ml、15ml、20ml、25ml、30ml、35ml、40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及安装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的管盖(6),所述管盖(6)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7),所述密封环体(7)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内径,以使所述管盖(6)安装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上时,所述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n所述管盖(6)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环(8),密封环(8)围绕管盖(6)内壁的内螺纹形成螺纹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及安装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的管盖(6),所述管盖(6)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密封环体(7),所述密封环体(7)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内径,以使所述管盖(6)安装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上时,所述密封环体(7)的下部外侧壁环向贴合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
所述管盖(6)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环(8),密封环(8)围绕管盖(6)内壁的内螺纹形成螺纹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体(7)内侧的所述管盖(6)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9),所述弧面结构(9)的外周与所述密封环体(7)的内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士国郭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瑞华塑业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