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9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连通设置有粉料管、液料管和真空管,真空管连通在釜体的上方,粉料管连通在釜体的下方,釜体处于真空状态,粉料管的出口处设置有粉料阀门。首先在釜体内加入液料,之后对釜体密封进行抽真空作业,最后打开粉料阀门,利用釜体内的真空环境,大气压与釜体内的压差能够将粉料输送至釜体内,使得粉料从下方与液料进行混合,从而提升混合的效率。

A kind of reactor with liquid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化工反应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反应釜,在化工厂,绝大部分的化工反应都在反应釜内进行,并且也可以控制反应釜内的条件来认为控制反应的进行。在针对液体和粉料进行混合或者反应的反应釜内,一般反应釜内先添加液料,再添加粉料。现有技术中,粉料的添加方式一般采用螺旋给料的方式,从反应釜的上方加料,进入到反应釜被之后,利用反应釜内的搅拌桨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混合。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粉料的密度较低,进入到液料内之后会漂浮在液料的上方,而反应釜内的搅拌桨通常会对液下的部位进行搅拌而带动液料产生流动而达到搅拌的效果,因此上层粉料与液料的混合速度比较慢,通常需要长时间搅拌才可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不利于缩短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达到了提升粉料和液料混合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连通设置有粉料管、液料管和真空管,真空管连通在釜体的上方,粉料管连通在釜体的下方,釜体处于真空状态,粉料管的出口处设置有粉料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釜体内加入液料,之后对釜体密封进行抽真空作业,最后打开粉料阀门,利用釜体内的真空环境,大气压与釜体内的压差能够将粉料输送至釜体内,使得粉料从下方与液料进行混合,从而提升混合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门。<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真空阀门能够关闭真空管,保证釜体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粉料的扬尘通过真空管从釜体内排出,有助于优化排放的空气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真空阀门和粉料阀门均为电控阀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交替控制器,交替控制器和真空阀门以及粉料阀门耦接,真空阀门与粉料阀门并联,并且真空阀门与粉料阀门通过交替控制器交替开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交替控制器来控制真空阀门和粉料阀门交替开启,在进粉料的时候关闭真空阀门,在开启真空阀门的时候关闭粉料阀门,保证粉料不会从真空管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釜体内的真空度为-0.08MPa~-0.075MPa。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在-0.08MPa~-0.075MPa能够具有合适的压力差,粉料的进料速度不会过快也不会过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桨,搅拌桨位于釜体内,搅拌桨的上端伸出釜体,搅拌桨与釜体转动连接,搅拌电机固定在釜体上方并且能够驱动搅拌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能带动搅拌桨进行转动,从而加速粉料和液料的混合速度,提升混合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釜体的外周面上贴设有加热管道,釜体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将加热管道包裹在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对加热管道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降低加热管道热量的散发量,从而提升加热管道对釜体内物料加热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热管道呈螺旋形盘设在釜体的外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加热管道与釜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加热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釜体的上端连通真空管以及在釜体的下端连通粉料管,起到了液下加料的目的,达到了提升粉料和液料混合效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粉料管;21、粉料阀门;3、液料管;4、真空管;41、真空阀门;5、搅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密闭,釜体1上连通设置有粉料管2、液料管3和真空管4,真空管4连通在釜体1的上方,粉料管2连通在釜体1的下方。在使用反应釜时,首先通过液料管3向釜体内加入液料,利用真空管4能够对釜体1内部抽真空作业,在真空环境下,粉料能够在釜体1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进入釜体1内,从而使得粉料从液下加入到液料内,从而提升粉料和液料混合的效率。如图1所示,最好能够在釜体1内设置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桨,搅拌桨位于釜体1内,搅拌桨的上端伸出釜体1,搅拌桨与釜体1转动连接,搅拌电机固定在釜体1上方并且能够驱动搅拌桨转动。搅拌电机能带动搅拌桨进行转动,从而加速粉料和液料的混合速度,提升混合效率。如图1所示,真空管4上设置有真空阀门41,粉料管2的出口处设置有粉料阀门21,利用粉料阀门21能够控制粉料是否加入,而真空阀门41能够控制是否持续对釜体1内抽真空。当开启粉料阀门21向釜体1内输送粉料时,关闭真空阀门41,保证釜体1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粉料的扬尘通过真空管4从釜体1内排出,有助于优化排放的空气质量。真空阀门41和粉料阀门21均为电控阀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交替控制器,交替控制器和真空阀门41以及粉料阀门21耦接,真空阀门41与粉料阀门21并联,并且真空阀门41与粉料阀门21通过交替控制器交替开启。利用交替控制器来控制真空阀门41和粉料阀门21交替开启,在进粉料的时候关闭真空阀门41,在开启真空阀门41的时候关闭粉料阀门21,保证粉料不会从真空管4排出。釜体1内的真空度最好保持在-0.08MPa~-0.075MPa之间,这样在釜体1与粉料管2之间能够具有合适的压力差,粉料的进料速度不会过快也不会过慢。釜体1的外周面上贴设有加热管道,釜体1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将加热管道包裹在内。保温层能够对加热管道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降低加热管道热量的散发量,从而提升加热管道对釜体内物料加热的速度。另外,加热管道最好呈螺旋形盘设在釜体1的外周面上,能够提升加热管道与釜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加热效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通过液料管3向釜体内加入液料,利用真空管4能够对釜体1内部抽真空作业,在真空环境下,粉料能够在釜体1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进入釜体1内,从而使得粉料从液下加入到液料内;在加粉料的过程中,利用交替控制器来控制真空阀门41和粉料阀门21交替开启,在进粉料的时候关闭真空阀门41,在开启真空阀门41的时候关闭粉料阀门21,保证粉料不会从真空管4排出。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上连通设置有粉料管(2)、液料管(3)和真空管(4),真空管(4)连通在釜体(1)的上方,粉料管(2)连通在釜体(1)的下方,釜体(1)处于真空状态,粉料管(2)的出口处设置有粉料阀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上连通设置有粉料管(2)、液料管(3)和真空管(4),真空管(4)连通在釜体(1)的上方,粉料管(2)连通在釜体(1)的下方,釜体(1)处于真空状态,粉料管(2)的出口处设置有粉料阀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真空管(4)上设置有真空阀门(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下加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真空阀门(41)和粉料阀门(21)均为电控阀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交替控制器,交替控制器和真空阀门(41)以及粉料阀门(21)耦接,真空阀门(41)与粉料阀门(21)并联,并且真空阀门(41)与粉料阀门(21)通过交替控制器交替开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宁程波宋正红周明吉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