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270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及方法,在传统光纤陀螺中添加两个1×2偏振分束/合束器,其分别位于光纤保偏光纤敏感线圈两端的正、反向光路中。该1×2偏振分束/合束器用于将两束正交偏振光耦合到一根光纤中,或将一束输入光分离成两束正交线偏光输出。通过两个1×2偏振分束/合束器的特定放置与耦合,入射光信号可以沿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传输两圈,从而达到光学倍增的效果,该方案不引入其他误差、不降低信噪比,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不增加光纤长度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

An optical multipl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sensing coil of fo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防的需要,精确打击武器及相关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其中自主导航技术是精确打击武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惯性导航系统(INS)是一种自主式的导航设备,能连续、实时地提供载体位置、姿态、速度等信息,不依赖外界信息。陀螺仪作为INS的核心器件之一,对导航解算结果的影响很大,多数情况下主导了INS的整体性能。因此,高精度INS对其中陀螺仪的精度和性能要求更为严苛。光纤陀螺具有高理论精度、全固态、高可靠性等优势,以美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已经将高精度光纤陀螺作为高精度INS中陀螺仪的首选,并将其应用到深空、潜海、战略等领域。随着光纤陀螺应用领域的扩展,复杂的应用环境、长航时导航等应用需求对陀螺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增加光纤长度,能在很大程度上累积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度产生的非互易相位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陀螺的灵敏度,但增加光纤长度一个致命缺点是对温度等环境适应性大大降低,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起偏器(2)、分束器(3)、1×2偏振分束/合束器、以及保偏光纤敏感线圈(5);所述的1×2偏振分束/合束器包括三个端口:A端口、B端口和C端口,所述A端口的慢轴或快轴与C端口的慢轴耦合连接,B端口的慢轴或快轴与C端口的快轴耦合连接;所述光源(1)通过保偏光纤依次与起偏器(2)、分束器(3)连接,分束器(3)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通过保偏光纤与第一1×2偏振分束/合束器A端口以及第二1×2偏振分束/合束器B端口连接,第一1×2偏振分束/合束器C端口和第二1×2偏振分束/合束器C端口分别通过保偏光纤与保偏光纤敏感线圈(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起偏器(2)、分束器(3)、1×2偏振分束/合束器、以及保偏光纤敏感线圈(5);所述的1×2偏振分束/合束器包括三个端口:A端口、B端口和C端口,所述A端口的慢轴或快轴与C端口的慢轴耦合连接,B端口的慢轴或快轴与C端口的快轴耦合连接;所述光源(1)通过保偏光纤依次与起偏器(2)、分束器(3)连接,分束器(3)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通过保偏光纤与第一1×2偏振分束/合束器A端口以及第二1×2偏振分束/合束器B端口连接,第一1×2偏振分束/合束器C端口和第二1×2偏振分束/合束器C端口分别通过保偏光纤与保偏光纤敏感线圈(5)的两端口连接,第一1×2偏振分束/合束器B端口与第二1×2偏振分束/合束器A端口0°耦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偏振分束/合束器的A端口和B端口所连接的保偏光纤中的光只能沿其快轴或者慢轴传输,C端口所连接的保偏光纤中的光能够同时沿快轴和慢轴传输。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的光束绕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光源(1)出射的光信号经过起偏器(2)、分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伟梁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