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乳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5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乳胶设备,该技术方案针对常规设备搅拌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其内部搅拌机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至少两组搅拌机构,其中位于下部的搅拌机构通过方杆、方孔配合的模式进行传动,带动内轮圈转动,同时,在内轮圈外侧设置了外轮圈,采用T型凸条与T型凹槽配合的结构保持内轮圈与外轮圈相配合;在此基础上,利用丝杠机构带动外轮圈上下平移,从而实现对内轮圈高度位置的调整。基于以上原理,可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持续调整内轮圈及拨片所处的高度,从而对罐体内各深度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克服了常规搅拌机构搅拌范围较小的问题。

Latex ma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乳胶设备
本技术涉及乳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乳胶设备。
技术介绍
乳胶泛指聚合物微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乳液。又称胶乳。习惯上将橡胶微粒的水分散体称为胶乳,而将树脂微粒的水分散体称为乳液。以乳胶为原料制成的制品称乳胶制品,常见的如海绵、手套、玩具、胶管等。乳胶可分为天然、合成和人造三个类别,其中人造乳胶是向溶液聚合生成的胶体中加入水和表面活性剂,使橡胶微粒分散于水中,然后蒸除溶剂制得。如果橡胶不能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可将生胶和胶料在含有乳化剂的水相存在的条件下,不断捏炼,直至形成稳定的橡胶水分散体。人造乳胶与合成乳胶的用途基本相同。在乳胶的制备工艺中,胶体、水、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分散是影响乳胶质地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这一过程是利用搅拌机构实现的;然而,胶体不同于常规流体,其流动性较差、分散性不良,因此采用常规搅拌机构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混合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乳胶制备过程中物料的充分混合分散,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制乳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制乳胶设备对物料的混合效果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制乳胶设备,包括罐体,支座,第一电机,转轴,上叶轮,方杆段,外套体,方孔,辐条,内轮圈,拨片,T型凸条,外轮圈,T型凹槽,内螺纹套,丝杆,轴承,第二电机,其中,在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座,在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转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的主轴相连接,转轴位于罐体内部,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上叶轮,在转轴上具有一段方杆段,在外套体上具有方孔,方杆段插接在方孔中,外套体通过若干辐条与内轮圈固定连接,在内轮圈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拨片,在内轮圈的外壁上具有T型凸条,外轮圈套接在内轮圈外部,在外轮圈中具有T型凹槽,T型凸条插接在T型凹槽中,在外轮圈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轴承上,丝杆丝接在内螺纹套中,第二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下叶轮,所述下叶轮固定连接在外套体的下端,下叶轮的轴线与上叶轮的轴线相互重合。作为优选,还包括排料口和进料口,其中,排料口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下端,进料口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上端。作为优选,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连接在排料口处。作为优选,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有若干个,所述滚珠位于T型凹槽内部,一部分滚珠位于T型凸条的上端,另一部分滚珠位于T型凸条的下端。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罐体为物料混合的空间;支座用于支撑罐体;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为搅拌提供动力;转轴的旋转同时带动上叶轮、内轮圈、下叶轮转动,从而实现搅拌作用;上叶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从而在转轴的转动下随着转动,对位于上部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方杆段用于同外套体上的方孔相配合,从而在方杆段的转动下带动外套体转动,进而通过辐条带动内轮圈转动,由于方杆段与外套体之间的配合并非固定连接,因此不影响外套体沿方杆段进行上下运动;外套体通过若干辐条与内轮圈固定连接,因此当外套体在方杆段的带动下转动时,可带动内轮圈随着转动;当内轮圈转动时拨片起到搅拌作用。基于内轮圈外侧T型凸条与外轮圈内侧T型凹槽的配合关系,使内轮圈可在外轮圈上旋转,而外轮圈保持不转;基于内螺纹套与丝杆的丝接关系,当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时,内螺纹套会沿丝杆产生上下平移运动,从而带动外轮圈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内轮圈上下运动。通过以上原理,可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持续调整内轮圈及拨片所处的高度,从而对罐体内各深度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克服了常规搅拌机构搅拌范围较小的问题。此外,轴承用于承载丝杆。此外,本技术可进一步增设下叶轮,从而增进搅拌效果;而排料口和进料口分别用于排出及加入物料;阀门用于控制排料口通断;此外,还可在T型凹槽中、位于T型凸条上下端的位置增设滚珠,使内轮圈与外轮圈发生相对转动时足够平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乳胶设备,该技术方案针对常规设备搅拌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其内部搅拌机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技术采用至少两组搅拌机构,其中位于下部的搅拌机构通过方杆、方孔配合的模式进行传动,带动内轮圈转动,同时,在内轮圈外侧设置了外轮圈,采用T型凸条与T型凹槽配合的结构保持内轮圈与外轮圈相配合;在此基础上,利用丝杠机构带动外轮圈上下平移,从而实现对内轮圈高度位置的调整。基于以上原理,可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持续调整内轮圈及拨片所处的高度,从而对罐体内各深度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克服了常规搅拌机构搅拌范围较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内轮圈及外轮圈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内轮圈与外轮圈契合处的剖视图;图中:1、罐体2、支座3、第一电机4、转轴5、上叶轮6、方杆段7、外套体8、方孔9、辐条10、内轮圈11、拨片12、T型凸条13、外轮圈14、T型凹槽15、内螺纹套16、丝杆17、轴承18、第二电机19、下叶轮20、排料口21、阀门22、滚珠23、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制乳胶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1,支座2,第一电机3,转轴4,上叶轮5,方杆段6,外套体7,方孔8,辐条9,内轮圈10,拨片11,T型凸条12,外轮圈13,T型凹槽14,内螺纹套15,丝杆16,轴承17,第二电机18,其中,在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座2,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转轴4的上端与第一电机3的主轴相连接,转轴4位于罐体1内部,在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上叶轮5,在转轴4上具有一段方杆段6,在外套体7上具有方孔8,方杆段6插接在方孔8中,外套体7通过若干辐条9与内轮圈10固定连接,在内轮圈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拨片11,在内轮圈10的外壁上具有T型凸条12,外轮圈13套接在内轮圈10外部,在外轮圈13中具有T型凹槽14,T型凸条12插接在T型凹槽14中,在外轮圈1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15,丝杆16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轴承17上,丝杆16丝接在内螺纹套15中,第二电机18与丝杆16传动连接。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罐体1为物料混合的空间;支座2用于支撑罐体1;第一电机3用于带动转轴4转动,从而为搅拌提供动力;转轴4的旋转同时带动上叶轮5、内轮圈10、下叶轮19(选配)转动,从而实现搅拌作用;上叶轮5与转轴4固定连接,从而在转轴4的转动下随着转动,对位于上部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方杆段6用于同外套体7上的方孔8相配合,从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乳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支座(2),第一电机(3),转轴(4),上叶轮(5),方杆段(6),外套体(7),方孔(8),辐条(9),内轮圈(10),拨片(11),T型凸条(12),外轮圈(13),T型凹槽(14),内螺纹套(15),丝杆(16),轴承(17),第二电机(18),其中,在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座(2),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转轴(4)的上端与第一电机(3)的主轴相连接,转轴(4)位于罐体(1)内部,在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上叶轮(5),在转轴(4)上具有一段方杆段(6),在外套体(7)上具有方孔(8),方杆段(6)插接在方孔(8)中,外套体(7)通过若干辐条(9)与内轮圈(10)固定连接,在内轮圈(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拨片(11),在内轮圈(10)的外壁上具有T型凸条(12),外轮圈(13)套接在内轮圈(10)外部,在外轮圈(13)中具有T型凹槽(14),T型凸条(12)插接在T型凹槽(14)中,在外轮圈(1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15),丝杆(16)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轴承(17)上,丝杆(16)丝接在内螺纹套(15)中,第二电机(18)与丝杆(16)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乳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支座(2),第一电机(3),转轴(4),上叶轮(5),方杆段(6),外套体(7),方孔(8),辐条(9),内轮圈(10),拨片(11),T型凸条(12),外轮圈(13),T型凹槽(14),内螺纹套(15),丝杆(16),轴承(17),第二电机(18),其中,在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座(2),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转轴(4)的上端与第一电机(3)的主轴相连接,转轴(4)位于罐体(1)内部,在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上叶轮(5),在转轴(4)上具有一段方杆段(6),在外套体(7)上具有方孔(8),方杆段(6)插接在方孔(8)中,外套体(7)通过若干辐条(9)与内轮圈(10)固定连接,在内轮圈(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拨片(11),在内轮圈(10)的外壁上具有T型凸条(12),外轮圈(13)套接在内轮圈(10)外部,在外轮圈(13)中具有T型凹槽(14),T型凸条(12)插接在T型凹槽(14)中,在外轮圈(1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越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