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及保温餐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20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及保温餐包。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适用于餐包,包括第一保温件,第一保温件包括第一散热外壳、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第一散热外壳设有内腔;第一储热装置与第一加热元件连接;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接口,第一供电接口与第一加热元件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中具有发热元件和储热装置,将本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放在餐包内,可以通过外接电源(例如充电宝)供电使发热元件发热,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被储热装置积蓄并对同在餐包内的餐盒进行保温,避免餐盒内的食物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温餐包设置了上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expandable combined heat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meal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及保温餐包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及保温餐包。
技术介绍
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会携带饭菜到公司,以作为自己的餐食,通常情况下采有餐盒盛装食物,再使用餐包来携带餐盒。餐包的内部通常会设有一层反射层,用于将餐盒辐射出的热量反射在包内,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温作用。但是这种保温效果较差,如果是天气较冷时,通常到了饭点,餐具内的食物都凉了,还需要重新加热才能使用,十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食物的保温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及保温餐包,其能够进行加热保温,避免餐盒内的食物变冷。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适用于餐包,包括第一保温件,所述第一保温件包括第一散热外壳、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的内腔;所述第一储热装置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保温件和导热管;所述第二保温件包括第二散热外壳和第二储热装置;所述第二储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内;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热装置连接的第一导热接口,所述第一导热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二储热装置连接的第二导热接口,所述第二导热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上还设有第三导热接口,所述第三导热接口用于与另一导热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储热装置和/或第二储热装置包括储液袋和设置在所述储液袋内的储热液。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热液为水或油。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袋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储液口,还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储液口的封堵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管包括管体和包覆在所述管体外围的隔热层;所述管体内封存有导热介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保温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热装置连接的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内,所述第二散热外壳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供电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供电连接线,所述供电连接线的一端设有第三供电接口,另一端设有第三供电接口和第四供电接口,所述第三供电接口可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外部电源匹配对接;所述第四接口可与另一供电连接线的第三供电接口匹配对接。一种保温餐包,包括包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包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包,所述电源包可容纳所述外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中具有发热元件和储热装置,将本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放在餐包内,可以通过外接电源(例如充电宝)供电使发热元件发热,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被储热装置积蓄并对同在餐包内的餐盒进行保温,避免餐盒内的食物冷却;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餐包设置了上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保温件;11-第一散热外壳;12-第一加热元件;13-第一储热装置;14-第一供电接口;15-温控开关;16-第一导热接口;2-第二保温件;21-第二散热外壳;22-第二储热装置;23-第二导热接口;24-第三导热接口;25-第二加热元件;26-第二供电接口;3-导热管;31-隔热层;32-导热介质;33-接头;4-储液袋;41-储液口;42-封堵件;5-储热液;6-连接件;7-保温餐包;71-包本体;72-电源包;8-充电宝;9-供电连接线;91-第三供电接口;92-第四供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专利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适用于餐包,包括第一保温件1,所述第一保温件1包括第一散热外壳11、第一加热元件12和第一储热装置13。其中,第一加热元件12可以是PTC加热片。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外壳11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2和第一储热装置13的内腔;所述第一储热装置13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2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2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一散热外壳11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接口14,所述第一供电接口14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2电性连接,第一供电接口14与第一加热元件12之间还设有温控开关15,温度过高时可以自动断电。所述第一供电接口14为USB接口,具体可以是microB或typeC接头,便于通过数据线连接用户的充电宝8,通过充电宝8进行供电,当用户到达办公室后,还可以连接电脑或其它电源进行供电保温。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在使用时放置在用户的餐包内,通过数据线连接外接电源(例如充电宝8),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被储热装置积蓄并对同在餐包内的餐盒进行保温,避免餐盒内的食物冷却。优选地,本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温件2和导热管3,第二保温件2和导热管3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只设置一组,也可以设置多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增减。其中,所述第二保温件2包括第二散热外壳21和第二储热装置22;所述第二储热装置22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外壳21内。所述第一散热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热装置13连接的第一导热接口16,所述第一导热接口16与所述导热管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外壳21设有与所述第二储热装置22连接的第二导热接口23,所述第二导热接口23与所述导热管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即第二保温件2和第一保温件1两者之间通过导热管3进行连接导热,第一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适用于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件,所述第一保温件包括第一散热外壳、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n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的内腔;/n所述第一储热装置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n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适用于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件,所述第一保温件包括第一散热外壳、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
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储热装置的内腔;
所述第一储热装置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
所述第一散热外壳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件和导热管;
所述第二保温件包括第二散热外壳和第二储热装置;所述第二储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外壳内;
所述第一散热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热装置连接的第一导热接口,所述第一导热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二储热装置连接的第二导热接口,所述第二导热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外壳上还设有第三导热接口,所述第三导热接口用于与另一导热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拓展组合式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装置和/或第二储热装置包括储液袋和设置在所述储液袋内的储热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名赞邱坤良夏广鑫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