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179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包括下圆筒体、上圆筒体、顶盖和负压接口,所述上圆筒体通过第一快装卡箍与下圆筒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通过第二快装卡箍与上圆筒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顶端固定有负压管,且负压管与顶盖内部实现连通,所述下圆筒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下圆筒体连通的吸粉口,下圆筒体的外表面背离吸粉口一侧固定有振荡器,所述下圆筒体底端固定有圆锥体,且圆锥体底端开设有出粉口,所述圆锥体、下圆筒体、上圆筒体和顶盖构成吸附腔体、吸附腔体内部位于上圆筒体处固定有滤芯,且滤芯与顶盖固定连接,吸附腔体内部位于下圆筒体处固定有内圆锥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金属粉尘的高效率回收的目的。

A kind of indoor powder recovery device for metal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尘吸收
,具体为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3D打印打印时要保证粉材供应充足,上粉口均为设备顶端,多为人工上粉。因金属粉耗材价格昂贵,十分微小,易燃易爆,每打印完后必须对成型室内粉回收,以往的回收设备体积过大,不易对空气中的微小粉尘进行吸收以及便捷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具备的能够高吸吸收粉尘的优点,解决了粉尘回收设备不便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包括下圆筒体、上圆筒体、顶盖和负压接口,所述上圆筒体通过第一快装卡箍与下圆筒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通过第二快装卡箍与上圆筒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顶端固定有负压管,且负压管与顶盖内部实现连通,所述下圆筒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下圆筒体连通的吸粉口,下圆筒体的外表面背离吸粉口一侧固定有振荡器,所述下圆筒体底端固定有圆锥体,且圆锥体底端开设有出粉口,所述圆锥体、下圆筒体、上圆筒体和顶盖构成吸附腔体、吸附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包括下圆筒体(2)、上圆筒体(5)、顶盖(7)和负压接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体(5)通过第一快装卡箍(4)与下圆筒体(2)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7)通过第二快装卡箍(6)与上圆筒体(5)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7)顶端固定有负压管(8),且负压管(8)与顶盖(7)内部实现连通,所述下圆筒体(2)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下圆筒体(2)连通的吸粉口(3),下圆筒体(2)的外表面背离吸粉口(3)一侧固定有振荡器(12),所述下圆筒体(2)底端固定有圆锥体(1),且圆锥体(1)底端开设有出粉口(13),所述圆锥体(1)、下圆筒体(2)、上圆筒体(5)和顶盖(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包括下圆筒体(2)、上圆筒体(5)、顶盖(7)和负压接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体(5)通过第一快装卡箍(4)与下圆筒体(2)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7)通过第二快装卡箍(6)与上圆筒体(5)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7)顶端固定有负压管(8),且负压管(8)与顶盖(7)内部实现连通,所述下圆筒体(2)的外表面安装有与下圆筒体(2)连通的吸粉口(3),下圆筒体(2)的外表面背离吸粉口(3)一侧固定有振荡器(12),所述下圆筒体(2)底端固定有圆锥体(1),且圆锥体(1)底端开设有出粉口(13),所述圆锥体(1)、下圆筒体(2)、上圆筒体(5)和顶盖(7)构成吸附腔体、吸附腔体内部位于上圆筒体(5)处固定有滤芯(15),且滤芯(15)与顶盖(7)固定连接,吸附腔体内部位于下圆筒体(2)处固定有内圆锥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3D打印用室内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8)前端固定有负压接口(9),且负压接口(9)所述负压管(8)上安装有与负压管(8)连通的反吹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万晟智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