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10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包括箱体、振动装置和集油箱,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且箱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振动装置,所述箱体下侧设有集油箱,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机、圆盘和油气过滤网,且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该高效的分油装置,通过振动装置和集油箱的配合安装,解决了由于气流的速度影响,带有工作介质的高压气体在排出时在折叠隔离墙面上相互碰撞,仍然会把少量的工作介质带出排向大气,而且关键分离部件会残留少量油液,无法及时清除,长时间油渍凝固后会影响折叠墙使用的问题,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An efficient oil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油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
技术介绍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通过液力装置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汽车缓速器,如果该种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气推液的工作方式,那么有气体进入就势必应有气体排出,当气体快速排出时,少量工作介质将伴随压力气体被排出。目前液力缓速器,在对大流量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时,根据气体和液体的重度差别,利用气流方向和速度改变时的惯性作用,采用折叠迂回的方式,即带有工作介质的高压气体在排出时在折叠隔离墙面上相互碰撞,由于两者密度不一样,在碰撞墙上贴附的工作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坠落,通过腔室或通道最终流回油池。但是由于气流的速度影响,仍然会把少量的工作介质带出排向大气,而且关键分离部件会残留少量油液,无法及时清除,长时间油渍凝固后会影响折叠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以解决由于气流的速度影响,带有工作介质的高压气体在排出时在折叠隔离墙面上相互碰撞,仍然会把少量的工作介质带出排向大气,而且关键分离部件会残留少量油液,无法及时清除,长时间油渍凝固后会影响折叠墙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包括箱体、振动装置和集油箱,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且箱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振动装置,所述箱体下侧设有集油箱;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机、圆盘和油气过滤网,且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外缘铰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底端铰接有与圆盘同侧的油气过滤网,所述油气过滤网滑动装配在箱体内侧,且油气过滤网正对进气口。优选的,所述集油箱包括集油箱外壳和出油盖,所述集油箱外壳固定安装在箱体下侧通孔处,所述集油箱外壳下侧开口铰接有出油盖,所述出油盖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集油箱外壳下侧开口靠近第一卡扣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内侧设有防磨垫,且防磨垫内侧滑动装配在油气过滤网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出油盖靠近第一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集油箱外壳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斜块,所述斜块上设有油吸收垫。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套接有隔音棉。优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且主动轴贯穿壳体,所述主动轴延伸端固定装配在主动锥齿轮中心,所述壳体内侧上表面转动装配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一端固定安装在圆盘中心,且从动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从动锥齿轮的中心,且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内侧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的分油装置,通过振动装置和集油箱的配合安装,电机带动油气过滤网上下往复运动,提高油气的分离效果,避免过多的油液在油气过滤网上堆叠,集油箱收集后油液可以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来拆装,方便清洗集油箱,解决了由于气流的速度影响,带有工作介质的高压气体在排出时在折叠隔离墙面上相互碰撞,仍然会把少量的工作介质带出排向大气,而且关键分离部件会残留少量油液,无法及时清除,长时间油渍凝固后会影响折叠墙使用的问题,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细节图a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进气口;3、出气口;4、振动装置;401、壳体;402、电机;403、圆盘;404、驱动杆;405、油气过滤网;406、主动轴;407、主动锥齿轮;408、从动轴;409、从动锥齿轮;410,滑轨;411、防磨垫;412、隔音棉;5、集油箱;501、集油箱外壳;502、出油盖;503、第一卡扣;504、第二卡扣;505、密封垫;506、斜块;507、油吸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包括箱体1、振动装置4和集油箱5,箱体1一侧开设有进气口2,且箱体1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3,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装置4,箱体1下侧设有集油箱5。本实施例中,集油箱5安装在箱体1下侧的出油口处。振动装置4包括电机402、圆盘403和油气过滤网405,且电机40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壳体401,壳体40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02,电机402输出轴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有圆盘403,圆盘403外缘铰接有驱动杆404,且驱动杆404底端铰接有与圆盘403同侧的油气过滤网405,油气过滤网405滑动装配在箱体1内侧,且油气过滤网405正对进气口2。本实施例中,壳体401可以避免工作的混合气体进入到电机402内,影响电机402的正常工作。集油箱5包括集油箱外壳501和出油盖502,集油箱外壳501固定安装在箱体1下侧通孔处,集油箱外壳501下侧开口铰接有出油盖502,出油盖50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503,集油箱外壳501下侧开口靠近第一卡扣50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504,且第一卡扣503和第二卡扣504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504为软质材料,可变形;当第一卡扣503和第二卡扣504配合时出油盖502可以与集油箱外壳501下侧开口完全闭合,当集油箱5内油液集满时,打开出油盖502即可清理集油箱外壳501内壁。箱体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410,滑轨410内侧设有防磨垫411,且防磨垫411内侧滑动装配在油气过滤网405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滑轨410可以方便油气过滤网405往复滑动,防磨垫411可以避免滑轨410对移动的油气过滤网405造成磨损。出油盖502靠近第一卡扣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05,集油箱外壳50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斜块506,斜块506上设有油吸收垫507。本实施例中,斜块506可以方便分离后油能顺利下滑到集油箱外壳501下侧的出油口;油吸收垫507的作用为吸收吸附残存分散油相,净化流动相,因此油吸收垫507多为具有亲油性质的有机材质,例如聚乙烯材质。电机402的外侧套接有隔音棉412。本实施例中,隔音棉412可以避免电机402工作时产生大量噪音。齿轮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407和从动锥齿轮409,电机40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06,且主动轴406贯穿壳体401,主动轴406延伸端固定装配在主动锥齿轮407中心,壳体401内侧上表面转动装配有从动轴408,从动轴408一端固定安装在圆盘403中心,且从动轴408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从动锥齿轮40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振动装置(4)和集油箱(5),所述箱体(1)一侧开设有进气口(2),且箱体(1)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3),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装置(4),所述箱体(1)下侧设有集油箱(5);/n所述振动装置(4)包括电机(402)、圆盘(403)和油气过滤网(405),且电机(40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壳体(401),所述壳体(40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输出轴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有圆盘(403),所述圆盘(403)外缘铰接有驱动杆(404),且驱动杆(404)底端铰接有与圆盘(403)同侧的油气过滤网(405),所述油气过滤网(405)滑动装配在箱体(1)内侧,且油气过滤网(405)正对进气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振动装置(4)和集油箱(5),所述箱体(1)一侧开设有进气口(2),且箱体(1)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3),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装置(4),所述箱体(1)下侧设有集油箱(5);
所述振动装置(4)包括电机(402)、圆盘(403)和油气过滤网(405),且电机(40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壳体(401),所述壳体(40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输出轴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有圆盘(403),所述圆盘(403)外缘铰接有驱动杆(404),且驱动杆(404)底端铰接有与圆盘(403)同侧的油气过滤网(405),所述油气过滤网(405)滑动装配在箱体(1)内侧,且油气过滤网(405)正对进气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箱(5)包括集油箱外壳(501)和出油盖(502),所述集油箱外壳(501)固定安装在箱体(1)下侧通孔处,所述集油箱外壳(501)下侧开口铰接有出油盖(502),所述出油盖(50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503),所述集油箱外壳(501)下侧开口靠近第一卡扣(50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504),且第一卡扣(503)和第二卡扣(50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建云张立江尤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钜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