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04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02
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包括顶模单元、边模单元、顶模支撑梁、平调机构、顶模补充单元、顶模补充支撑架、横移车架、中间支撑柱、纵横移升降机构和横调油缸,中间支撑柱和纵横移升降机构安装在纵向轨道上,横调油缸连接中间支撑柱与纵横移升降机构,横移车架安装在中间支撑柱与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顶模支撑梁通过平调机构安装在横移车架上,顶模单元安装在顶模支撑梁上,边模单元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顶模单元和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时,顶模支撑梁之间以及顶模单元之间形成补充空间,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安装至补充空间形成补充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可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Variable section adjustable lining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
技术介绍
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是进行隧道施工专用设备,其用于对隧道断面的衬砌施工。目前,现有的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主要包括骨架单元、由顶模板和两个侧模板及两个底模板组成的弧形模板单元、衔接模板单元和支撑单元。支撑单元能够推动各侧模板带着相应的底模板向外摆动,使得模板单元的外轮廓向外扩张,从而满足于不同大小断面的隧道,以降低施工成本。由于现有的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拱部不能调整,导致隧道有连续多个断面时,台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可提高施工效率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包括多个顶模单元、一对边模单元、一对顶模支撑梁、一对平调机构、至少一对顶模补充单元、顶模补充支撑架、横移车架、中间支撑柱、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和一对横调油缸,所述中间支撑柱安装在纵向轨道上,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安装在纵向轨道上并位于中间支撑柱两侧,一对横调油缸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所述横移车架安装在中间支撑柱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一对顶模支撑梁分别通过相应的平调机构安装在横移车架上,各顶模单元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上、且各顶模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一对边模单元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连接形成弧形拱边;通过一对横调油缸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通过横移车架带动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以及通过平调机构带动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时,两个顶模支撑梁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之间形成补充空间,所述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形成补充连接,所述顶模补充单元形成新的拱顶部、且位于新的拱顶部的两个顶模补充单元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所述顶模补充单元与顶模补充支撑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调机构包括平移油缸和一对支撑台,一对所述支撑台底部设有扣轮,一对支撑台通过扣轮呈间隔滑装在横移车架上,平移油缸的两端连接一对支撑台、且平移油缸与横移车架铰接。所述顶模单元包括顶模板和顶模支撑件,所述顶模板通过顶模支撑件与顶模支撑梁连接。所述顶模支撑件包括竖向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连接顶模板和顶模支撑梁,所述斜向支撑杆连接竖向支撑杆和顶模支撑梁。所述竖向支撑杆包括竖向丝杆和一对竖向螺纹套杆,一根竖向螺纹套杆与顶模板铰接,另一根竖向螺纹套杆与顶模支撑梁固接,所述竖向丝杆与一对竖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杆连接位于上部的竖向螺纹套杆。所述斜向支撑杆包括斜向丝杆和一对斜向螺纹套杆,一对斜向螺纹套杆分别与竖向螺纹套杆以及顶模支撑梁铰接,所述斜向丝杆与一对斜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位于拱顶部的两根竖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向拉件。所述横向拉件包括横向丝杆和一对横向螺纹套杆,一对横向螺纹套杆分别与两侧的竖向螺纹套杆铰接,所述横向丝杆与一对横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所述边模单元包括边模板和边模支撑件,所述边模板与顶模板铰接,所述边模板通过边模支撑件与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连接。所述边模支撑件包括边模支撑杆和边模锚杆,所述边模板通过边模支撑杆与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连接,边模板还通过边模锚杆与隧道底部连接。所述边模支撑杆包括边模螺纹套杆和一对边模丝杆,一对边模丝杆分别与边模板以及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铰接,所述边模螺纹套杆分别与一对边模丝杆螺纹连接。各相邻的顶模板之间相互铰接。各相邻的顶模板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对连接座和一块锁片,一对连接座分设在相邻的顶模板上,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接座紧固连接。所述顶模补充单元包括顶模补充板和补充支撑杆,所述顶模补充板设置在补充空间内并与顶模板铰接,所述补充支撑杆连接所述顶模补充板和顶模补充支撑架。所述补充支撑杆包括竖向补充丝杆和一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一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与顶模补充板铰接,另一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与顶模补充支撑架固接,所述竖向补充丝杆与一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模补充支撑架包括补充横梁、支撑横梁和多根竖梁,所述补充横梁设置在补充空间内并与顶模支撑梁连接,所述支撑横梁通过多根竖梁安装在补充横梁上,所述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与支撑横梁固接。所述横移车架包括内固定梁和一对外横移套架,所述内固定梁与中间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横移套架滑装在内固定梁上,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与相应侧的外横移套架固定连接,一对平调机构与相应侧的外横移套架滑接。所述横移车架还包括延长块,所述延长块补充连接在内固定梁的两端。所述纵横移升降机构包括纵横移架和升降油缸,所述外横移套架与纵横移架固定连接,所述横调油缸与相应侧的纵横移架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安装在纵横移架上,所述升降油缸底部安装有纵移滚轮,所述纵横移架底部设有横移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使用时,先将中间支撑柱和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安装到纵向轨道上,将横移车架安装在中间支撑柱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然后将一对横调油缸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将一对顶模支撑梁分别通过相应的平调机构安装在横移车架上,然后将各顶模单元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上,使各顶模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需要确保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再将一对边模单元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连接形成弧形拱边,最后即可进行注浆施工。当遇到隧道变断面时,通过横调油缸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通过横移车架带动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以及通过平调机构带动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此时,两个顶模支撑梁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之间形成补充空间,将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形成补充连接,顶模补充单元形成新的拱顶部,同样确保位于新的拱顶部的两个顶模补充单元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顶模补充单元与顶模补充支撑架连接固定,即可进行变断面的注浆施工。较传统结构而言。该衬砌台车的纵横移升降机构和顶模单元均可以实现横向拓宽移动,即实现了纵横移升降机构和拱部调节拓宽功能,再通过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与拓宽后的补充空间形成弥补,构成了适应新断面的拱部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顶模单元(1)、一对边模单元(2)、一对顶模支撑梁(3)、一对平调机构(4)、至少一对顶模补充单元(5)、顶模补充支撑架(6)、横移车架(7)、中间支撑柱(8)、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和一对横调油缸(10),所述中间支撑柱(8)安装在纵向轨道上,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安装在纵向轨道上并位于中间支撑柱(8)两侧,一对横调油缸(10)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8)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所述横移车架(7)安装在中间支撑柱(8)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顶部,一对顶模支撑梁(3)分别通过相应的平调机构(4)安装在横移车架(7)上,各顶模单元(1)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3)上、且各顶模单元(1)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一对边模单元(2)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9)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连接形成弧形拱边;通过一对横调油缸(10)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通过横移车架(7)带动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以及通过平调机构(4)带动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时,两个顶模支撑梁(3)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之间形成补充空间,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和顶模补充支撑架(6)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形成补充连接,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形成新的拱顶部、且位于新的拱顶部的两个顶模补充单元(5)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与顶模补充支撑架(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顶模单元(1)、一对边模单元(2)、一对顶模支撑梁(3)、一对平调机构(4)、至少一对顶模补充单元(5)、顶模补充支撑架(6)、横移车架(7)、中间支撑柱(8)、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和一对横调油缸(10),所述中间支撑柱(8)安装在纵向轨道上,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安装在纵向轨道上并位于中间支撑柱(8)两侧,一对横调油缸(10)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8)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所述横移车架(7)安装在中间支撑柱(8)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顶部,一对顶模支撑梁(3)分别通过相应的平调机构(4)安装在横移车架(7)上,各顶模单元(1)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3)上、且各顶模单元(1)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一对边模单元(2)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9)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连接形成弧形拱边;通过一对横调油缸(10)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通过横移车架(7)带动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以及通过平调机构(4)带动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时,两个顶模支撑梁(3)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之间形成补充空间,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和顶模补充支撑架(6)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形成补充连接,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形成新的拱顶部、且位于新的拱顶部的两个顶模补充单元(5)之间的连接点与拱顶部中线重合,所述顶模补充单元(5)与顶模补充支撑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调机构(4)包括平移油缸(41)和一对支撑台(42),一对所述支撑台(42)底部设有扣轮(43),一对支撑台(42)通过扣轮(43)呈间隔滑装在横移车架(7)上,平移油缸(41)的两端连接一对支撑台(42)、且平移油缸(41)与横移车架(7)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单元(1)包括顶模板(11)和顶模支撑件(12),所述顶模板(11)通过顶模支撑件(12)与顶模支撑梁(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支撑件(12)包括竖向支撑杆(121)和斜向支撑杆(122),所述竖向支撑杆(121)连接顶模板(11)和顶模支撑梁(3),所述斜向支撑杆(122)连接竖向支撑杆(121)和顶模支撑梁(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杆(121)包括竖向丝杆(1211)和一对竖向螺纹套杆(1212),一根竖向螺纹套杆(1212)与顶模板(11)铰接,另一根竖向螺纹套杆(1212)与顶模支撑梁(3)固接,所述竖向丝杆(1211)与一对竖向螺纹套杆(1212)螺纹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杆(122)连接位于上部的竖向螺纹套杆(1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杆(122)包括斜向丝杆(1221)和一对斜向螺纹套杆(1222),一对斜向螺纹套杆(1222)分别与竖向螺纹套杆(1212)以及顶模支撑梁(3)铰接,所述斜向丝杆(1221)与一对斜向螺纹套杆(122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拱顶部的两根竖向支撑杆(121)之间连接有横向拉件(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件(13)包括横向丝杆(131)和一对横向螺纹套杆(132),一对横向螺纹套杆(132)分别与两侧的竖向螺纹套杆(1212)铰接,所述横向丝杆(131)与一对横向螺纹套杆(132)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肖承倚颜桢炜周松竹刘臻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