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9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部支撑结构、底部封堵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顶部封堵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多个连接框构建成呈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连接框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底部封堵结构架设在底部支撑结构上,包括多个均匀排布且相互贴合的木模板,中部支撑结构包括工字钢、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工字钢架设在洞口上且间隔一定距离均匀排布,每一工字钢上设置一个连接件,连接杆将连接件、工字钢、木模板和连接框固定连接;顶部封堵结构包括箱盖,箱盖设在洞口上且盖在中部支撑结构上,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可循环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洞口防护封堵。

A kind of intelligent protection and plugg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因某些材料或工具需要在上下楼层间传递、或塔吊电梯等机械设备安装要求以及结构设计规定等因素,建筑楼面经常会预留如电梯井口、出料口、塔吊洞口、后浇带等各种形式的洞口。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预留洞口闲时会采用盖板或井架等将其封闭进行安全防护,使用完后,一般先拆除洞口原有防护体系后,通过二次支模或吊模再浇筑混凝土进行封堵。现有技术上,洞口防护后的装置和材料无法直接用于封堵,不能重复周转使用,浪费资源,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同时,一般防护装置需要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巡视检查,耗时耗力。一般的封堵装置也无法同时适用于大小形式不一的洞口,适用范围小,需要多次施工,施工周期长。总体而言,目前房建施工洞口欠缺一种适用性广、多功能、可循环使用、智能化的防护封堵智能化装置和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可循环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洞口防护封堵,形成专项施工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部支撑结构、底部封堵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顶部封堵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沿横、纵两个方向彼此固定连接的连接框,呈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所述连接框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框顶面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底部封堵结构架设在底部支撑结构上,包括多个均匀排布且相互贴合的木模板,所述木模板上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中部支撑结构包括工字钢、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工字钢架设在洞口上且间隔一定距离均匀排布,每一所述工字钢上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所述工字钢设有对称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自所述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孔穿过所述木模板的第二连接孔至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和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锁紧,使得所述连接件、所述工字钢、所述木模板和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封堵结构包括箱盖,所述箱盖设在洞口上且盖在所述中部支撑结构上。进一步的,所述箱盖包括外箱盖、内箱盖和驱动机构,所述外箱盖和所述内箱盖的开口均向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外箱盖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水平安装在所述内箱盖上且所述齿轮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与所述齿条啮合,使得所述内箱盖相对于所述外箱盖伸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和主控机,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相对的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设在所述外箱盖的顶面远离所述内箱盖的一端,所述接收端设在所述内箱盖的顶面远离所述外箱盖的一端,所述测距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主控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的四个侧面均匀排布有多个第四连接孔,相邻的所述连接框通过穿过所述连接框的短侧面所述第四连接孔的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还包括外套框和内嵌框,所述外套框为底面和一个短侧面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外套框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外套框其余三个侧面均匀排布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外套框内部设有齿形凸起,所述内嵌框为为底面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内嵌框顶面设有滑槽,所述内嵌框其余四个侧面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内嵌框内部设有与所述齿形凸起配合的齿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钢垫片和第二钢垫片,所述第一钢垫片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钢垫片上设有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钢垫片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钢垫片的两个面上均设有所述第四连接孔,相邻的所述连接框或所述外套框通过所述第一钢垫片或所述第二钢垫片和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套有塑料套管,所述塑料套管的底部抵靠在所述木模板上。进一步的,洞口浇注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外表面设有螺纹。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施工洞口大小及形式,选择合适大小的矩形的木模板,并确定木模板的数量,将多个木模板均匀排布且相互贴合,形成底部封堵结构;步骤2、根据木模板的大小和数量,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框,连接框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将连接框顶面钻设贯通且均匀排布的第一连接孔,将多个连接框制作成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形成底部支撑结构;步骤3、根据已定位好的框架,并结合受力分析,在木模板上定位并钻设第二连接孔,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杆,连接杆从连接框上的第一连接孔和木模板上的第二连接孔穿过,并将连接杆在连接框的底部锁紧;步骤4,将框架置于洞口底部,木模板置于底部支撑结构上;步骤5、借助临时支撑架,同时根据洞口大小和受力要求,在洞口上方架设若干根工字钢作为整体受力主龙骨,工字钢横架在从下伸出洞口外的相邻连接杆之间,在每一工字钢上设置一个连接件,连接件上相对于工字钢设有对称的第三连接孔,连接杆顶部穿过第三连接孔并在连接件的顶部锁紧,形成中部支撑结构;步骤6、根据洞口大小,选择箱盖,箱盖设在洞口上且盖在中部支撑结构上,形成顶部封堵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通过连接框的相互连接形成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以达到木模板的拼接要求,木模板的数量和大小均可根据洞口的大小调整,从而适应于各种类型、各种尺寸的洞口,适用范围广。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可形成多层封堵装置,封堵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使用的各个部件制作简单、易拆装、易存放且易搬运。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各个材料均可在使用完后直接完整拆除回收,并立即周转,重复使用,规避了一套装置材料拆除完后,需再次加工后方能周转使用的情况,减少了材料损耗和周转周期,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底部支撑结构、底部封堵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顶部封堵结构可同时满足洞口的防护封闭和浇筑封堵要求,功能全面。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和施工方法,箱盖的设计智能化,可智能化的对洞口防护封闭进行监控,通过测距传感器和驱动机构,可极大减少人力监控的投入,节省施工成本,同时符合智能化施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撑结构和底部封堵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部封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外套框和内嵌框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部支撑结构、底部封堵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顶部封堵结构;/n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沿横、纵两个方向彼此固定连接的连接框,呈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所述连接框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框顶面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n所述底部封堵结构架设在底部支撑结构上,包括多个均匀排布且相互贴合的木模板,所述木模板上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n所述中部支撑结构包括工字钢、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工字钢架设在洞口上且间隔一定距离均匀排布,每一所述工字钢上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所述工字钢设有对称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自所述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孔穿过所述木模板的第二连接孔至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和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锁紧,使得所述连接件、所述工字钢、所述木模板和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n所述顶部封堵结构包括箱盖,所述箱盖设在洞口上且盖在所述中部支撑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部支撑结构、底部封堵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顶部封堵结构;
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沿横、纵两个方向彼此固定连接的连接框,呈矩形网格状结构的框架,所述连接框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框顶面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底部封堵结构架设在底部支撑结构上,包括多个均匀排布且相互贴合的木模板,所述木模板上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中部支撑结构包括工字钢、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工字钢架设在洞口上且间隔一定距离均匀排布,每一所述工字钢上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所述工字钢设有对称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自所述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孔穿过所述木模板的第二连接孔至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和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锁紧,使得所述连接件、所述工字钢、所述木模板和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
所述顶部封堵结构包括箱盖,所述箱盖设在洞口上且盖在所述中部支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包括外箱盖、内箱盖和驱动机构,所述外箱盖和所述内箱盖的开口均向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外箱盖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水平安装在所述内箱盖上且所述齿轮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与所述齿条啮合,使得所述内箱盖相对于所述外箱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和主控机,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相对的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设在所述外箱盖的顶面远离所述内箱盖的一端,所述接收端设在所述内箱盖的顶面远离所述外箱盖的一端,所述测距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主控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四个侧面均匀排布有多个第四连接孔,相邻的所述连接框通过穿过所述连接框的短侧面所述第四连接孔的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施工洞口智能化的防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还包括外套框和内嵌框,所述外套框为底面和一个短侧面开口的矩形杆状结构,所述外套框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外套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怀张伟鲁飞丁彧黄伟强刘显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