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91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桩,所述隔离桩底部设有可收到其内部的脚轮,所述隔离桩通过设置在其上部同一侧面的至少一根波纹护板依次连接。隔离桩底部设有可收回到隔离桩内部的脚轮。设置在隔离桩底部的阻力板可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受到车辆撞击后减少该车辆的滑行距离,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或造成更大的损失。设置在阻力板上的反光条、震荡带和设置在隔离桩上的太阳能爆闪灯,可使过往司机能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均得到有效警示。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可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分带的开口处,使该开口可根据施工需要很方便的封闭和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在维护和维修时均需要设置车辆引导设施,一般是采用水马或锥桶临时将车道进行分隔,使过往车辆在临时车道内行驶并安全的通过施工区域。所使用的锥桶重量轻,轻微的撞击也会使其倾倒而造成车道变形,在风大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其吹倒,而水马在放置好后还需要向其内部注水或填沙以增加其重量,使其能够依靠重力放置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在注水或填沙后水马由于重量原因移动不便。这些隔离设施均为塑料制品,寿命短,使用效果差,警示效果差,在车辆对其产生撞击后也不能对车辆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在高速公路相对两个方向车道相连的部位设有隔离带,在隔离带上相隔一定距离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固定的护栏或护桩。当高速公路进行维修时,将护栏或护桩拆除,开口处可临时开通,使施工车辆可在中分带掉头。这些护栏和护桩为固定安装,拆装不便且强度较低,且没有醒目的警示和可靠的防撞措施,如车辆因故撞向开口处时,这些护栏和护桩不能使车辆得到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来是: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桩,所述隔离桩底部均设有可收到其内部的脚轮,所述隔离桩通过设置在其上部同一侧面的至少一根波纹护板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桩包括盘状的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有管状的桩体,所述桩体上部设有扣在其侧面的槽钢,所述波纹护板固定在槽钢远离桩体的一面,所述脚轮和隔离桩之间设有收轮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护板下方设有L形的阻力板,所述阻力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外侧与桩体相连,所述底板底面与隔离桩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侧板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桩体下部同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桩体内壁顶部固定有堵板,所述堵板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桩体底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收轮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滑动配合;所述堵板上部固定有对开式的法兰,所述堵板上方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中心设有轮毂,所述轮毂底部为环状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在法兰内部中心位置且与法兰为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部设有螺纹,所述轮毂中心设有螺纹,所述轮毂与丝杠为螺纹传动;所述丝杠下部与第二通孔配合的位置设有键,所述键与丝杠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与该键滑动配合的键槽;所述丝杠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盘状活板,所述脚轮固定在活板底部,所述脚轮有至少三个;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活板和脚轮的凹坑;所述手轮在转动时带动脚轮上下运动,从而将脚轮探出底座底面或收回到该凹坑内。进一步的,所述槽钢设有垂直贯穿其相对两侧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有拉索,所述拉索与波纹护板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面设有反光条。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条上设有震荡带。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衬有材质为橡胶的衬板。进一步的,所述丝杠顶部设有太阳能爆闪灯。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面衬有橡胶板。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为: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的隔离桩底部设有脚轮,能够使本专利技术很方便的移动。当移动到位后可将脚轮收到隔离桩内,依靠本专利技术自身重力和摩擦力定位在路面上。脚轮依靠收轮装置可很方便的伸出隔离桩底面或收回到隔离桩内部。L形的阻力板可使本专利技术受到车辆撞击后减少该车辆的滑行距离,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或造成更大的损失。本专利技术还设有反光条、震荡带和太阳能爆闪灯,可使过往司机能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均得到有效警示。本专利技术也可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分带的开口处,使该开口可根据施工需要很方便的封闭和打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隔离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隔离桩的剖面图;图4是隔离桩底部的仰视图;图中,1、隔离桩;2、波纹护板;3、拉索;4、反光条;5、震荡带;6、侧板;7、底板;101、底座;102、脚轮;103、活板;104、连接块;105、键;106、槽钢;107、手轮;108、轮毂;109、太阳能爆闪灯;110、定位孔;111、桩体;112、衬板;113、螺纹孔甲;114、螺纹孔乙;115、丝杠;116、堵板;117、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较佳实施例,不是全部实施例,不应造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包括依次通过波纹护板2连接的隔离桩1,所述波纹护板2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隔离桩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波纹护板2可安装在隔离桩1两侧的任意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安装。所述隔离桩1底部设有可收到其内部的脚轮102,该脚轮102为万向脚轮。根据使用现场的要求将多个隔离桩1和波纹护板2进行组合并依次连接可形成多种长度的隔离带,以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脚轮102可伸出隔离桩1底面,从而使隔离桩1连同安装在其上的波纹护板2可以很方便的沿路面向多个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位后,将脚轮102收回到隔离桩1内部,使隔离桩1与路面接触并依靠自身重力及摩擦力在路面上定位。波纹护板2为高速公路的一种标准部件,可根据需要切割成多种长度后安装,用于车道的分隔和对过往车辆的基本防护。所述隔离桩1包括正方形的盘状底座101,所述底座101底面衬有材质为橡胶的衬板112。所述底座101上部设有正方形的管状桩体111,所述桩体111上部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槽钢106,两个槽钢106分别扣在的桩体11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并与桩体111焊接。两个槽钢106在其远离桩体111的侧板上均设有螺纹孔甲113,所述波纹护板2两端分别在上、中、下位置设有长条形的通孔,相邻的两片波纹护板2相互搭接在槽钢106上,螺栓穿过两片波纹板2端部重合的通孔后拧紧在螺纹孔甲113内,从而将波纹护板2固定在槽钢106上。所述脚轮102和隔离桩1之间设有收轮装置。长条形的通孔可使波纹护板2在安装时能够进行微调,使安装更加方便。所述脚轮102通过收轮装置可伸出隔离桩1的底面或收到隔离桩1的内部,衬板112可增加隔离桩1和路面的摩擦力。所述波纹护板2下方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一片以上阻力板,所述阻力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7和侧板6,所述侧板6外面与桩体1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底面与隔离桩1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侧板6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桩体111同侧下部连接。所述阻力板两端设有与底座101形状相匹配的豁口,所述底座101位于该豁口内。所述底板7两端面均位于底座101中间位置。所述桩体111下部与槽钢106相同的侧面均设有螺纹孔乙114,所述侧板6两端对应设有另一长条形的通孔,相邻的两片侧板6相互搭接在桩体111下部,螺栓穿过该长条形通孔拧进螺纹孔乙114从而将相互搭接的两片阻力板固定在桩体111上,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桩(1),所述隔离桩(1)底部均设有可收到其内部的脚轮(102),所述隔离桩(1)通过设置在其上部同一侧面的至少一根波纹护板(2)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桩(1),所述隔离桩(1)底部均设有可收到其内部的脚轮(102),所述隔离桩(1)通过设置在其上部同一侧面的至少一根波纹护板(2)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桩(1)包括盘状的底座(101),所述底座(101)上部设有管状的桩体(111),所述桩体(111)上部设有扣在其侧面的槽钢(106),所述波纹护板(2)固定在槽钢(106)远离桩体(111)的一面,所述脚轮(102)和隔离桩(1)之间设有收轮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护板(2)下方设有L形的阻力板,所述阻力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7)和侧板(6),所述侧板(6)外侧与桩体(111)相连,所述底板(7)底面与隔离桩(1)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侧板(6)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桩体(111)下部同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11)内壁顶部固定有堵板(116),所述堵板(116)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桩体(111)底部固定有连接块(104),所述连接块(104)下部与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4)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收轮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丝杠(115),所述丝杠(115)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滑动配合;所述堵板(116)上部固定有对开式的法兰(117),所述堵板(116)上方设有手轮(107),所述手轮(107)中心设有轮毂(108),所述轮毂(108)底部为环状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在法兰(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盖帆张浩盖南靳红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