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建设工程
,具体地指一种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公路桥梁柱式桥墩采用离心工艺预制管墩,相比传统现浇墩柱而言,离心工艺预制管墩具有如下优点:一是,管墩可采用离心工艺工业化预制生产,构件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和提升;二是,离心预制管墩不降低墩柱偏心受压能力、抗剪能力和抗震能力下可大幅节约混凝土用量,符合“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三是,构件运输和吊装重量轻,可降低工程造价。目前,预制拼装构件的连接方案主要有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预应力连接、现浇湿接缝连接、承插式连接等。在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811550075.1号“管墩与承台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中记载了预制管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管墩与多根小直径预制桩之间通过设置承台进行连接。因为项目地质情况特殊,所以采用了预制管桩的沉桩施工工艺,4根管桩(常用管桩最大直径0.8m)替代一根灌注桩,所以需要现浇一个较大尺寸的承台。但是沉桩施工工艺受地质条件制约,故而适用的范围比较小。对于常规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的桥墩,通常采用在灌注桩基础(直径1.8m)上继续现浇桩系梁和现浇墩柱的桥墩形式。灌注桩不受地质条件限制,但单根大直径灌注桩上设置一个承台显然是很大的浪费,即一根大直径的灌注桩上显然不可能去做一个大的承台来做连接过渡。所以针对一根大直径的灌注桩接预制墩柱的连接构造和方案需要重新设计连接的构造。因此,实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管墩与灌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灌注桩(10)的上端同轴形成一个现浇杯型接口(30),对应的一个预制管墩(50)下部的埋置段承插在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的承插孔中,所述埋置段的下端面与所述承插孔的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埋置段的外壁与所述承插孔之间灌注有管墩外侧连接灌浆料(100),所述预制管墩(50)下部的中空孔中灌注有管墩内侧填芯混凝土(110);所述灌注桩(10)的竖向主筋(11)伸入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设有沿纵向伸入所述预制管墩(50)的中空孔中的纵向连接筋(3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灌注桩(10)的上端同轴形成一个现浇杯型接口(30),对应的一个预制管墩(50)下部的埋置段承插在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的承插孔中,所述埋置段的下端面与所述承插孔的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埋置段的外壁与所述承插孔之间灌注有管墩外侧连接灌浆料(100),所述预制管墩(50)下部的中空孔中灌注有管墩内侧填芯混凝土(110);所述灌注桩(10)的竖向主筋(11)伸入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设有沿纵向伸入所述预制管墩(50)的中空孔中的纵向连接筋(3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主筋(11)伸入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的一段向外弯折一定角度且置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的侧壁内,所述竖向主筋(11)的上端安装有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所述纵向连接筋(328)的两端安装有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内配有作为构造钢筋的框形钢筋(321),每一所述框形钢筋(321)布置在经过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的轴线的平面上,若干所述框形钢筋(321)在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内配有在现浇杯型接口(30)的底部靠近承插孔的上部纵横交错布置的纵横直筋(3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内配有在垂直于轴向平面上布置在不同高度、不同直径多个闭环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中靠近灌注桩(10)的下部铺设有钢筋网片(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杯型接口(30)内侧同轴设置有作为承插孔的侧壁的波纹管(31),所述波纹管(31)的内径大于所述预制管墩(50)的所述埋置段的外径,所述波纹管(31)的长度大于所述埋置段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墩(50)下部设有U形连接筋(56),每一所述U形连接筋(56)的两端在纵向绑扎在所述预制管墩(50)的两根相邻的纵向主筋(51)上,每一所述U形连接筋(56)的中间段向下倾斜设置且伸入所述预制管墩(50)的中空孔内由所述管墩内侧填芯混凝土(110)填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U形连接筋(56)的中间段向下倾斜45°设置,所述U形连接筋(56)在周向上遍布、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U形连接筋(56)布置的高度与所述管墩内侧填芯混凝土(110)的高度相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墩(50)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下端面形状相同的钢端板(58),所述预制管墩(50)的纵向主筋(51)穿入所述钢端板(58)上开设的对应的孔并焊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墩(50)的所述埋置段的外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纵向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剪力键凹槽(5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墩与灌注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余顺新,翁德平,孙贵清,夏飞,李谦,余绍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