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90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艾灸颈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部设置有曲面,所述枕体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换气孔,所述枕体的外侧套装有布套,所述布套的左端设置有松紧口,所述枕体内部的左端铰接有封门。枕体中还设置有对艾灸柱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隔块采用阻燃材料制成,艾灸柱不能使夹持隔块燃烧,夹持隔块亦不影响艾灸柱的自然,夹持机构中的拉簧一,则拉小夹持臂一与夹持臂二之间的角度,使夹持条和夹持隔块始终夹持住艾灸柱,夹持机构中的拉簧二,则拉小夹持臂一与围环之间的角度,再次的带着夹持条和夹持隔块向艾灸柱靠拢,从而防止艾灸柱的倾斜、熄灭。

A kind of moxibustion neck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颈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具体为一种艾灸颈枕。
技术介绍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热辐射、气味等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因此艾灸作为一种保健和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中国专利CN201610120909.X是一种艾灸颈枕盒,该艾灸颈枕盒避免了艾灸燃烧产生的灰烬与颈部皮肤接触,使得艾灸治疗更加的干净、卫生,避免了患者吸入多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但是该艾灸颈枕盒中艾灸在燃烧时,因为没有对艾灸柱进行稳固,所以常常导致艾灸柱在燃烧中倾倒、熄灭,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防止艾灸柱燃烧中倾倒、熄灭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颈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部设置有曲面,所述枕体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换气孔,所述枕体的外侧套装有布套,所述布套的左端设置有松紧口,所述枕体内部的左端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的顶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设有定位珠,所述枕体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珠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枕体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条,所述枕体的内部通过滑条滑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板,所述滤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布均与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内部夹持有艾灸柱。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围环,所述围环的顶部铰接有四个分布均匀的夹持臂一,所述夹持臂一的顶部铰接有夹持臂二,所述夹持臂二远离夹持臂一的一端铰接有加持条,所述加持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持隔块,所述夹持臂一与夹持臂二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一,所述夹持臂一与围环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二。所述枕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曲面板18,所述曲面板18的左侧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通槽19,所述通槽19上开设有与换气孔3相通的通孔20,所述通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堵塞条21,所述通槽19的内部设置有堵塞块。作为优化,所述框架的两侧开设有与滑条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条与滑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作为优化,所述枕体内部的空腔的截面为椭圆状。作为优化,所述围环的内径大于艾灸柱的直径。作为优化,所述艾灸柱的顶部延伸至框架的上方。作为优化,所述夹持隔块采用阻燃材料制成,所述堵塞条21与堵塞块均采用磁石制成。作为优化,所述夹持臂一与夹持臂二之间的活动角度为60°-1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艾灸颈枕是采用用抽屉式的将艾灸柱放入枕体中燃烧,而且是从侧面的进行抽取与放入,不会影响对艾灸柱的的更换,同时枕体的外表面套装有布套,布套能够对艾灸烟气进行简单的过滤,也能够防止温度过高烫伤颈部。同时,枕体中还设置有对艾灸柱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隔块采用阻燃材料制成,艾灸柱不能使夹持隔块燃烧,夹持隔块亦不影响艾灸柱的自然,夹持机构中的拉簧一,则拉小夹持臂一与夹持臂二之间的角度,使夹持条和夹持隔块始终夹持住艾灸柱,夹持机构中的拉簧二,则拉小夹持臂一与围环之间的角度,再次的带着夹持条和夹持隔块向艾灸柱靠拢,从而防止艾灸柱的倾斜、熄灭。同时因为堵塞条采用的是磁石制成,所以通过磁性的堵塞条吸附如同“棋子”一样的堵塞块,并放入在曲面板的通槽中,堵塞块也具有磁性,同时堵塞块还能够与曲面板的内壁相互吸附,当想要关闭那个换气孔时,则通过堵塞条将堵塞块捅入曲面板中相应换气孔的下方,磁性堵塞块便于曲面板相吸,从而堵住相应的换气孔,从而实现了根据患者体型穴位位置的不同来控制换气孔的流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枕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枕体结构左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夹持机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枕体、2-曲面、3-换气孔、4-布套、5-松紧口、6-封门、7-内腔、8-弹簧、9-推板、10-定位珠、11-定位槽、12-滑条、13-框架、14-滤网板、15-收集板、16-夹持机构、160-围环、161-夹持臂一、162-夹持臂二、163-夹持条、164-夹持隔块、165-拉簧一、166-拉簧二、17-艾灸柱、18-曲面板、19-通槽、20-通孔、21-堵塞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艾灸颈枕,包括枕体1,枕体1内部的空腔的截面为椭圆状,枕体1的材料可以为陶瓷、竹子、木板等支撑,枕体1的顶部设置有曲面2,曲面2是为了贴合人体的颈部或者头部,枕体1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换气孔3,换气孔3是为了方便艾灸烟气的溢出,枕体1的外侧套装有布套4,布套4能够对艾灸烟气进行简单的过滤,也能够防止温度过高烫伤颈部,布套4的左端设置有松紧口5,松紧口5能够将布套4的出口封住,枕体1内部的左端铰接有封门6,封门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拉环,通过拉环便可将封门打开,其中枕体1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条12,枕体1的内部通过滑条12滑动连接有框架13,框架13的两侧开设有与滑条12相对应的滑槽,滑条12与滑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板14,艾灸灰尘可以通过滤网板14掉漏下去,框架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板15,收集板15可以收集燃烧后的艾灸灰尘,滤网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布均与的夹持机构16,夹持机构16的内部夹持有艾灸柱17,艾灸柱17的顶部延伸至框架13的上方。请参阅图1-2,其中枕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曲面板18,曲面板18的左侧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通槽19,通槽19上开设有与换气孔3相通的通孔20,通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堵塞条21,通槽19的内部设置有堵塞块,因为堵塞条21与堵塞块均采用磁石制成,所以通过磁性的堵塞条21吸附如同“棋子”一样的堵塞块,并放入在曲面板18的通槽19中,堵塞块也具有磁性,同时堵塞块还能够与曲面板18的内壁相互吸附,当想要关闭那个换气孔3时,则通过堵塞条21将堵塞块捅入曲面板18中相应换气孔3的下方,磁性堵塞块便于曲面板18相吸,从而堵住相应的换气孔3,从而实现了根据患者体型穴位位置的不同来控制换气孔3的流通。请参阅图3,其中封门6的顶部开设有内腔7,内腔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推板9,推板9的顶部设有定位珠10,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珠10相对应的定位槽11,通过向左拉动封门6,定位珠10则受力缩回内腔7中,这样封门6便可打开,向右推动封门6,弹簧8顶推定位珠10与定位槽11相互契合,这样封门6便可锁住。请参阅图4,其中夹持机构16包括有围环160,围环160的内径大于艾灸柱17的直径,这样才能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颈枕,包括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的顶部设置有曲面(2),所述枕体(1)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换气孔(3),所述枕体(1)的外侧套装有布套(4),所述布套(4)的左端设置有松紧口(5),所述枕体(1)内部的左端铰接有封门(6),所述封门(6)的顶部开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顶部设有定位珠(10),所述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珠(10)相对应的定位槽(11),所述枕体(1)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条(12),所述枕体(1)的内部通过滑条(12)滑动连接有框架(13),所述框架(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板(14),所述框架(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板(15),所述滤网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布均与的夹持机构(16),所述夹持机构(16)的内部夹持有艾灸柱(17);/n所述夹持机构(16)包括有围环(160),所述围环(160)的顶部铰接有四个分布均匀的夹持臂一(161),所述夹持臂一(161)的顶部铰接有夹持臂二(162),所述夹持臂二(162)远离夹持臂一(161)的一端铰接有加持条(163),所述加持条(16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持隔块(164),所述夹持臂一(161)与夹持臂二(162)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一(165),所述夹持臂一(161)与围环(160)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二(166);/n所述枕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曲面板(18),所述曲面板(18)的左侧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通槽(19),所述通槽(19)上开设有与换气孔(3)相通的通孔(20),所述通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堵塞条(21),所述通槽(19)的内部设置有堵塞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颈枕,包括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的顶部设置有曲面(2),所述枕体(1)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换气孔(3),所述枕体(1)的外侧套装有布套(4),所述布套(4)的左端设置有松紧口(5),所述枕体(1)内部的左端铰接有封门(6),所述封门(6)的顶部开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顶部设有定位珠(10),所述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珠(10)相对应的定位槽(11),所述枕体(1)的前后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条(12),所述枕体(1)的内部通过滑条(12)滑动连接有框架(13),所述框架(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板(14),所述框架(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板(15),所述滤网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布均与的夹持机构(16),所述夹持机构(16)的内部夹持有艾灸柱(17);
所述夹持机构(16)包括有围环(160),所述围环(160)的顶部铰接有四个分布均匀的夹持臂一(161),所述夹持臂一(161)的顶部铰接有夹持臂二(162),所述夹持臂二(162)远离夹持臂一(161)的一端铰接有加持条(163),所述加持条(16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持隔块(164),所述夹持臂一(161)与夹持臂二(162)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一(1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