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9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依次进行染色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后处理工序依次包括水洗、过酸、皂煮、冷水洗和固色工序,在固色工序后依次进行抗起球处理、过油、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抗起球处理为将处理液加入染缸中对固色后的混纺纱线进行处理,通过烘干工序使处理液在混纺纱线上成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固色后依次进行抗起球处理、过油、脱水和烘干工序,其中,抗起球处理中使用的处理液在烘干工序在混纺纱线上成膜,能够有效提高纺纱线的抗起球效果,具体提升混纺纱线抗起球等级0.5~1级。

Dyeing process of blended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纱染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混纺纱(混纺纱线)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还有用多种纤维按不同比例来分配调节变成了混纺纱。染色处理技术主要对纱线进行染色处理以及染色后的后处理。染色处理包括酸性染色和活性染色,现有技术对纱线的后处理为在染色后依次进行水洗-过酸-皂煮-冷水洗-固色-过油,然后再将经染色处理后的纱线纺织成布料。按照现有的后处理技术对混纺纱进行处理,制备成的混纺纱的抗起球等级低,纺织的布料使用过程中容易起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解决现有染色处理技术导致混纺纱线抗起球等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依次进行染色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后处理工序依次包括水洗、过酸、皂煮、冷水洗和固色工序,在固色工序后依次进行抗起球处理、过油、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抗起球处理为将处理液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依次进行染色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后处理工序依次包括水洗、过酸、皂煮、冷水洗和固色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固色工序后依次进行抗起球处理、过油、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抗起球处理为将处理液加入染缸中对固色后的混纺纱线进行处理,通过烘干工序使处理液在混纺纱线上成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依次进行染色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后处理工序依次包括水洗、过酸、皂煮、冷水洗和固色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固色工序后依次进行抗起球处理、过油、脱水和烘干工序,所述抗起球处理为将处理液加入染缸中对固色后的混纺纱线进行处理,通过烘干工序使处理液在混纺纱线上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起球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固色后,将处理液加入染缸,然后按0.5~2℃/min升温至40~60℃,保温10~30min排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的加入量为0.8~2%,以处理液加入时染缸中的物料总和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为抗起球起毛剂DM-37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的具体过程为:
抗起球处理后加入油剂,在40~45℃条件下,过油处理10~30min后排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的染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的具体过程为:
将过油后的混纺纱线去除多余水分,控制混纺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唐金钟刘良忠吴忠东汤伟李强熊丽林聂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