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4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涉及辅助翻身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均匀分布在两个横梁二者之间,拉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二者之间设有翻动装置,翻动装置的底端与拉杆接触,横梁的侧壁设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基垫先平铺于患者腰背部,双手拉起拉垫上的拉槽,往同侧方向拉起,患者翻向同侧,若要侧卧,可将拉垫上的魔术贴贴于防护架上,使操作者翻身更省力,实现单人省力方便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基垫充气设计可缓冲长期卧床病人背部垂直的压力,使病人更加舒适。

A kind of roll over auxiliary pad for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
本技术涉及辅助翻身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
技术介绍
长期卧床病人是因为治疗需求和自身身体因素导致无法自由活动,只能躺在床上治疗的人员,由于身体因素导致卧床的人员常无法自主的翻身,如若长期不翻身会造成压疮的问题,而由于身体因素导致卧床的人员翻身常需要别人辅助来翻身,他人辅助翻身需要扶起卧床人员造成翻身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均匀分布在两个横梁二者之间,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二者之间设有翻动装置,所述翻动装置的底端与拉杆接触,所述横梁的侧壁设有调节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梁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两个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卡销与两个支撑架相互卡接。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转块,两个所述转块的侧壁均与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块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防护架,所述支撑架侧壁相对于防护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防护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插杆与安装板相互垂直,所述插杆的表面和安装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翻动装置包括基垫,基垫内部空心,所述基垫的底端与拉杆接触,所述基垫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远离基垫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拉垫,两个所述拉垫彼此远离一端相对于防护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优选的,两个所述拉垫的表面开设有拉槽,所述拉槽贯穿拉垫两壁。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将基垫先平铺于患者腰背部,双手拉起拉垫上的拉槽,往同侧方向拉起,患者翻向同侧,若要侧卧,可将拉垫上的魔术贴贴于防护架上,使操作者翻身更省力,实现单人省力方便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基垫充气设计可缓冲长期卧床病人背部垂直的压力,使病人更加舒适。2、本技术中,转动防护架,使防护架与横梁竖直方向平行,利用弹簧的弹力拉动插杆,使插杆在安装板的内部滑动,利用插杆将防护架进行限位住,从而起到固定防护架的作用,利用防护架对病人进行防护避免病人掉到床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的立体结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的立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的立体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支撑架;2、横梁;3、拉杆;4、第一垫板;5、第二垫板;6、调节装置;601、转块;602、防护架;603、安装板;604、插杆;605、弹簧;7、翻动装置;701、基垫;702、连接轴;703、拉垫;704、拉槽;705、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包括两个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且拉杆3均匀分布在两个横梁2二者之间,拉杆3的上端设有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二者之间设有翻动装置7,翻动装置7的底端与拉杆3接触,横梁2的侧壁设有调节装置6,两个横梁2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两个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销与两个支撑架1相互卡接。调节装置6包括两个转块601,两个转块601的侧壁均与横梁2固定连接,两个转块60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防护架602,支撑架1侧壁相对于防护架6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03,安装板603的内部插设有插杆604,插杆604远离防护架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605,弹簧605的另一端与安装板603固定连接,插杆604与安装板603相互垂直,插杆604的表面和安装板603滑动连接。翻动装置7包括基垫701,基垫701的底端与拉杆3接触,基垫7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02,两个连接轴702远离基垫70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拉垫703,两个拉垫703彼此远离一端相对于防护架6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魔术贴705,两个拉垫703的表面开设有拉槽704,拉槽704贯穿拉垫703两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基垫701先平铺于患者腰背部,双手拉起拉垫703上的拉槽704,往同侧方向拉起,患者翻向同侧,若要侧卧,可将拉垫703上的魔术贴705贴于防护架602上,使操作者翻身更省力,实现单人省力方便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基垫701充气设计可缓冲长期卧床病人背部垂直的压力,使病人更加舒适,转动防护架602,使防护架602与横梁2竖直方向平行,利用弹簧605的弹力拉动插杆604,使插杆604在安装板603的内部滑动,利用插杆604将防护架602进行限位住,从而起到固定防护架602的作用,利用防护架602对病人进行防护避免病人掉到床下。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包括两个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所述横梁(2)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且拉杆(3)均匀分布在两个横梁(2)二者之间,所述拉杆(3)的上端设有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所述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二者之间设有翻动装置(7),所述翻动装置(7)的底端与拉杆(3)接触,所述横梁(2)的侧壁设有调节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包括两个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所述横梁(2)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且拉杆(3)均匀分布在两个横梁(2)二者之间,所述拉杆(3)的上端设有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所述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5)二者之间设有翻动装置(7),所述翻动装置(7)的底端与拉杆(3)接触,所述横梁(2)的侧壁设有调节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2)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两个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销与两个支撑架(1)相互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两个转块(601),两个所述转块(601)的侧壁均与横梁(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块(60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防护架(602),所述支撑架(1)侧壁相对于防护架(6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03),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婷肖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