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支架、床头、床身、床尾、床身支架、床尾支架、呕吐袋、气缸机构、枕头和急救盒;床头、床身和床尾之间可转动连接;床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头支架,床身底面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身支架,床尾底面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尾支架;气缸机构设置于床头下方可带动床头转动,气缸按钮设置于床头一侧用于控制伸缩轴的伸缩;急救盒设置于床头的另一端;枕头设置于床头的表面。通过转动床身和床尾使急救床形成折叠结构,节约了占地空间,方便了搬运,在床头底部设置气缸机构能够带动床头抬起使床头成为靠背形成椅子形态,在床头设置有枕头和急救箱,整体功能性强,能够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A multifunctional emergency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急救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急救床通常都是结构较为简单、设备较为简陋,其床身主要是由一块硬板构成,不方便折叠和收纳,且仅能够让伤员躺着,无法改变床体的形态方便伤员坐立,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会对伤员的急救带来困难,另外没有配备其他功能的设备,功能较为简单,无法满足多方面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具备多种功能,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包括床头支架、床头、床身、床尾、床身支架、床尾支架、呕吐袋、气缸机构、枕头和急救盒;所述床身的一端和床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身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尾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头支架,所述床身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身支架,所述床尾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尾支架,所述床尾支架撑开后与所述床尾和地面形成一梯形结构;所述气缸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气缸主体、滑移套和伸缩轴,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头支架之间,所述气缸主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支撑板上,所述气缸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头的底面连接,所述滑移套安装于所述伸缩轴上,所述气缸按钮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气缸按钮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所述急救盒设置于床头的另一端;所述枕头设置于床头的表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床尾的底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床桌;所述床桌包括支撑板、限位块和桌面,所述桌面的两侧分别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桌面的一侧面的四角分别设有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床身的一侧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床头、床身和床尾的两侧。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液杆和调节螺杆;所述输液杆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床头支架的一侧,所述床头支架的一侧设有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用于调节所述输液杆的升降。进一步地,还包括呕吐袋;所述呕吐袋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分别安装于床头支架、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的下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床头、床身和床尾之间可转动,且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的可转动结构,可收纳好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后,通过转动床身和床尾使急救床形成折叠结构,节约了占地空间,方便了搬运,在床头底部设置气缸机构,并通过气缸按钮控制气缸机构带动床头抬起,使床头成为靠背形成椅子形态,能够灵活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床头表面设置枕头使患者躺卧起来较为舒服,在床头的另一端设置急救盒以便于救治的应急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急救床功能性强,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急救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急救床的床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头;2、床身;3、床尾;4、枕头;5、急救盒;6、伸缩轴;7、滑移套;8、气缸主体;9、气缸支撑板;10、气缸按钮;11、移动轮;12、限位板;13、储物盒;14、绑带;15、床桌;151、桌面;152、支撑板;153、限位块;16、输液杆;17、调节螺杆;18、呕吐袋;19、床头支架;20、床身支架;21、床尾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包括床头支架、床头、床身、床尾、床身支架、床尾支架、呕吐袋、气缸机构、枕头和急救盒;所述床身的一端和床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身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尾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头支架,所述床身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身支架,所述床尾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尾支架,所述床尾支架撑开后与所述床尾和地面形成一梯形结构;所述气缸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气缸主体、滑移套和伸缩轴,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头支架之间,所述气缸主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支撑板上,所述气缸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头的底面连接,所述滑移套安装于所述伸缩轴上,所述气缸按钮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气缸按钮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所述急救盒设置于床头的另一端;所述枕头设置于床头的表面。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床头、床身和床尾之间可转动,且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的可转动结构,可收纳好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后,通过转动床身和床尾使急救床形成折叠结构,节约了占地空间,方便了搬运,在床头底部设置气缸机构,并通过气缸按钮控制气缸机构带动床头抬起,使床头成为靠背形成椅子形态,能够灵活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床头表面设置枕头使患者躺卧起来较为舒服,在床头的另一端设置急救盒以便于救治的应急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急救床功能性强,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进一步地,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床尾的底面。从上述描述可知,在床尾的底部设置储物盒,能够放置一些日常用品,便利了用户的生活。进一步地,还包括床桌;所述床桌包括支撑板、限位块和桌面,所述桌面的两侧分别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桌面的一侧面的四角分别设有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床身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该结构的床桌在闲置时可以像一平板一样设置在床身的一侧,空间占用率较低,当患者需要使用时可将床桌转动至床身上使用,方便了患者看书、吃饭等日常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功能性。进一步地,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床头、床身和床尾的两侧。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床头、床身和床尾的两侧分别设置绑带,能将病人绑住,防止病人从床板上摔落,提高了安全性。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液杆和调节螺杆;所述输液杆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床头支架的一侧,所述床头支架的一侧设有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用于调节所述输液杆的升降。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患者需要输液时能够通过输液杆的可伸缩结构适应性设置输液杆的高度,灵活性高。进一步地,还包括呕吐袋;所述呕吐袋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从上述描述可知,在床头的一侧设置呕吐袋,当病人躺在急救床时,当想要呕吐时,可将头偏向一侧呕吐在呕吐袋中,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进一步提高了功能性。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分别安装于床头支架、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的下方。从上述描述可知,在床头支架、床身支架和床尾支架的下方设置移动轮,方便了对急救床的移动,节约了人力。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包括床头支架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支架、床头、床身、床尾、床身支架、床尾支架、呕吐袋、气缸机构、枕头和急救盒;/n所述床身的一端和床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身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尾的一端可转动连接;/n所述床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头支架,所述床身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身支架,所述床尾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尾支架,所述床尾支架撑开后与所述床尾和地面形成一梯形结构;/n所述气缸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气缸主体、滑移套、气缸按钮和伸缩轴,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头支架之间,所述气缸主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支撑板上,所述气缸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头的底面连接,所述滑移套安装于所述伸缩轴上,所述气缸按钮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气缸按钮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轴的伸缩;/n所述急救盒设置于床头的另一端;/n所述枕头设置于床头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急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支架、床头、床身、床尾、床身支架、床尾支架、呕吐袋、气缸机构、枕头和急救盒;
所述床身的一端和床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床身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尾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床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头支架,所述床身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身支架,所述床尾底面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床尾支架,所述床尾支架撑开后与所述床尾和地面形成一梯形结构;
所述气缸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气缸主体、滑移套、气缸按钮和伸缩轴,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床头支架之间,所述气缸主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支撑板上,所述气缸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头的底面连接,所述滑移套安装于所述伸缩轴上,所述气缸按钮设置于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气缸按钮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轴的伸缩;
所述急救盒设置于床头的另一端;
所述枕头设置于床头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杨柳,熊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