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47483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r:9.0~16.0wt%,Mn:0.5~2.0wt%,Si:2.0~4wt%,Mo:0.8~1.5wt%,Al:3.0~6.0wt%,C:0.1~0.4wt%,Ti:0.05~2.5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热钢利用Ti与Al的时效硬化作用提高耐热钢高温强度,利用Si、Al形成氧化铝和氧化硅,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用于900℃高温环境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素体系耐热钢,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长,节能与环保愈发受到重视和关注。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组、垃圾焚烧发电以及和聚变反应设备中对耐热及高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在超临界发电机组中应该最多的铁素体耐热钢,其是属于马氏体组织的耐热钢,如P91和P92。这类钢是在9~12%Cr的基础上添加Mo、W、Nb元素,具有较好的蠕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已被广泛用于超超临界锅炉部件,例如蒸汽集管,再热器和涡轮机。但是,这类耐热钢的最高使用温度约为650℃,而垃圾焚烧炉中的炉排使用温度一般在650~750℃,甚至更高。目前,垃圾焚烧炉主要采用奥氏体耐热钢,但由于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r和Ni元素,使钢的成本显著提高。因此,研发高抗氧化性和高温强度好的新型铁素体耐热钢意义重大。中国专利CN107326301A公开了一种铁素体耐热钢,其介绍了利用时效过程中从基体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其特征在于,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nCr:9.0~16.0wt%,Mn:0.5~2.0wt%,Si:2.0~4wt%,Mo:0.8~1.5wt%,Al:3.0~6.0wt%,C:0.1~0.4wt%,Ti:0.05~2.5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其特征在于,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Cr:9.0~16.0wt%,Mn:0.5~2.0wt%,Si:2.0~4wt%,Mo:0.8~1.5wt%,Al:3.0~6.0wt%,C:0.1~0.4wt%,Ti:0.05~2.5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其特征在于,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Cr:9.0~16.0wt%,Mn:0.5~2.0wt%,Si:2.7~4wt%,Mo:1.2~1.5wt%,Al:5.0~6.0wt%,C:0.25~0.4wt%,Ti:0.05~1.9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其特征在于,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Cr:9.0wt%,Mn:0.5wt%,Si:2.7~4wt%,Mo:1.2~1.5wt%,Al:5.0~6.0wt%,C:0.25~0.4wt%,Ti:0.05~1.9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钛铁素体系耐热钢,其特征在于,该耐热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Cr:9.0wt%,Mn:0.5wt%,Si:2.7~2.9wt%,Mo:1.2~1.5wt%,Al:5.0~6.0wt%,C:0.25~0.27wt%,Ti:0.05~1.9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P和S,且P:≤0.01wt%,S:≤0.01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刚黄俊斌黄雪飞闫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