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2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其中: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吸水胶,用于将生物膜固定在吸水垫上;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的面积,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胶布,其环绕于吸水垫外周,用于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固定在疮口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生物膜不容易起皱、滑动,便于粘贴操作,使用过程简单并可避免污染微生物。

A tissue repair biofilm skin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肤贴,具体涉及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
技术介绍
人体组织器官修复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然而,随着人工组织修复材料及其相关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体组织器官局部修复成为可能。人工组织修复材料已成为现代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件。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用途广泛,例如:胸膜、腹膜修补,心包的修补,硬脑/脊膜缺损修复,膀胱修补,疝气修复、女性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修复、神经导管缺损修复、血管的修复、韧带修复以及隆胸美胸等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然而,目前用作组织修复膜的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如尼龙、涤纶、硅橡胶等聚合物等)。前者原料来源有限,价格高,难以量产;后者强度较差且质地较硬不够柔软、生物相容性差、易产生异物感和疼痛、引起常见侵蚀和感染等并发症,只能用于力学强度和舒适度要求较低的部位。目前有一种用猪小肠粘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基质快速制备的生物修复膜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组织修复生物膜含有天然细胞外基质和复杂排列的胶原结构,其特征如下:1)便于细胞贴附、爬行和生长,促进组织再生;2)无免疫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组织相容性好;3)膜厚仅0.05mm,比一般生物膜0.8mm更薄更柔韧,能和任何部位疮面贴合并能维持相应组织生物力学需求;4)能隔绝微生物感染。然而,由于组织修复生物膜大多很薄,膜厚仅0.05-0.8mm,而且透明、柔软容易起皱,不便于粘贴操作,使用过程也容易污染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优点是生物膜不容易起皱、滑动,便于粘贴操作,使用过程简单并可避免污染微生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其中: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吸水胶,用于将生物膜固定在吸水垫上;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胶布,其环绕于吸水垫外周,用于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固定在疮口患处。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袋,其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整体,无菌包装在该密封袋内。进一步地,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共4层中,两两相邻的上下两层中,下面一层的表面积大于上面一层的表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是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制备的生物膜。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的厚度为0.01mm至0.8mm,最好是0.03mm至0.08mm。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的外形为长方形、正圆形、椭圆形或异形。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的外形为长方形时,所述生物膜的尺寸为0.5cm×1cm至15cm×30cm,宽长比为1∶1至1∶10。进一步地,所述吸水胶涂布在吸水垫上,所述吸水胶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的面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用深色纸垫替代吸水垫和胶布;即该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和深色纸垫。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所述生物膜可以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尼龙、涤纶、硅橡胶等聚合物)网格膜替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现有的生物膜超薄结构而且透明,用镊子取膜时很难夹紧容易丢失、起皱,即使完成贴敷后生物膜也容易移动跑位。然而本技术通过设置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使得使用时不需使用镊子,简单地将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上的生物膜对准疮口,把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覆盖在患处上方,按压肤贴周边胶布处即可。因此,本技术使用非常方便简单,操作过程也有利于避免微生物污染;更重要的是,本技术中的生物膜由吸水胶固定在吸水垫上,不易起皱、滑动,有利于新生组织细胞在其上生长,吸水垫还能吸取疮口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吸水胶遇到组织液或血水后将失去粘性,这样当吸水垫和胶布被揭开时,生物膜会保留在患处组织上而不会附着吸水垫一起被揭开,从而避免患处和生物膜分离的痛苦,也避免微生物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4的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优选的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密封袋以及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10、吸水胶20、吸水垫30和胶布40,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10、吸水胶20、吸水垫30和胶布40整体形成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该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无菌包装在该密封袋50内。其中:生物膜10,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该生物膜优选是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制备的生物膜。该生物膜的厚度为0.01mm至0.8mm,最好是0.03mm至0.08mm。该生物膜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为长方形、正圆形、椭圆形或异形。异形即是任意一种不规则形状,生物膜的尺寸可以根据疮口形状设计或者根据疮口大小定制,该生物膜面积要能覆盖整个疮口,等于或大于疮口的面积即可。本实施例生物膜的外形选择为长方形,生物膜的常用尺寸为0.5cm×1cm至15cm×30cm,宽长比为1∶1至1∶10。本实施例可以选择做成常用的长宽度,例如长方形的宽与长为10cm×20cm。吸水胶20,用于将生物膜固定在吸水垫上,防止生物膜移动。该吸水胶涂布在吸水垫上,该吸水胶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生物膜的面积。该吸水胶的特征是:遇到组织液或血水后将失去粘性。这样当胶布被揭开时,生物膜会保留在患处组织而不会附着吸水垫一起被揭开,从而避免患处和生物膜分离的痛苦,也避免微生物污染。吸水垫30,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胶布40,其环绕于吸水垫外周,用于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固定在疮口患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4层中,两两相邻的上下两层中,下面一层的表面积大于上面一层的表面积。或者也可以使吸水垫的表面积大于生物膜的表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其中:/n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n吸水胶,用于将生物膜固定在吸水垫上;/n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的面积,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n胶布,其环绕于吸水垫外周,用于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固定在疮口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下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其中:
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
吸水胶,用于将生物膜固定在吸水垫上;
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膜的面积,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
胶布,其环绕于吸水垫外周,用于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固定在疮口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袋,其将整体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包括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整体,无菌包装在该密封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特征在于,依次层叠固定的生物膜、吸水胶、吸水垫和胶布共4层中,两两相邻的上下两层中,下面一层的表面积大于上面一层的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生物膜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是用猪小肠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潮
申请(专利权)人:承功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