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菌剂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777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菌剂与应用。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有效成分: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乳酸菌,复合酶制剂,葡萄糖,蛋白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枯草芽孢杆菌Bsbc01与产朊假丝酵母共同作用制备菌剂,产朊假丝酵母具有所需营养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等优点,可以快速消耗饲料空隙中存在的氧气,限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产朊假丝酵母具有蛋白和维生素B族含量高等特点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菌剂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饲料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菌剂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尤其是蛋白类饲料原料的短缺成为了限制畜牧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上世纪50年代,科学研究发现在动物日粮中添加少量抗生素等物质可有效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产性能,这一发现对畜牧行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尤其是耐药细菌和超级细菌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发现在动物饲料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也是异常显著,欧盟自2006年1月起已经全面禁止在饲料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我国也将在2020年底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日粮中的添加,饲料短缺的问题将长期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而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安全和健康的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畜牧行业养殖人员的关注。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为饲料发酵的菌剂,将发酵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进行分解或转化,生成多种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还可产生淡淡的香味,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还可以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微生物发酵饲料虽然优点众多,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现在发酵饲料生产厂家大多是小型饲料加工工厂,缺少缺少专业的微生物人员和发酵设备,对微生物知识和发酵工艺了解较少,且生产条件和卫生管理水平较差,反而使微生物发酵饲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霉菌污染和霉菌毒素的危害,降低饲料的利用价值的同时对养殖动物本身造成巨大的伤害。目前市场上常规微生物发酵菌剂都能达到常规的饲料发酵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污染较多和微生物发酵饲料保质期短等问题造成微生物发酵饲料霉变,霉菌毒素指标超标等问题成为微生物发酵饲料广泛推广的限制因素,因此寻找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和降解霉菌毒素的微生物成为关键因素。中国专利文献CN109929784A(申请号201910323006.5)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bc01,于2019年1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编号CGMCCNo.17239。本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一种具有从青藏高原养殖区筛选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该菌较现有已知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的低氧耐受特性,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较现有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109845881A(申请号201910110295.0)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堆积发酵生产的饲料质量不稳定,发酵产物难以掌控,容易受杂菌感染。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所述饲料按原料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果渣20~40份,玉米秸秆15~35份,中草药秸秆10~25份,豆粕1~25份,玉米粉5~25份,液体菌种2~15份;所述液体菌种包括产朊假丝酵母1~5份,枯草芽孢杆菌0.5~5份,同型乳酸菌1~5份,酿酒酵母0~5份。上述经过微生物发酵的饲料虽然能够促进动物的吸收,但由于含有大量半分解成分,仍然非常容易滋生霉菌等有害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菌剂与应用,通过添加微生物发酵剂产品后微生物发酵饲料富含大量活性益生菌,具有明显的发酵香味,同时能减少霉菌总量,降低霉菌毒素含量,有效延长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保质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每克包括如下有效成分:枯草芽孢杆菌1~2×1011cfu,产朊假丝酵母不低于1~2×1010cfu,乳酸菌不低于5~8×1010cfu,复合酶制剂100U~200U,葡萄糖0.15g~0.2g,蛋白胨不低于0.35g~0.5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sbc01,来源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7239;所述复合酶制剂由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NSP复合酶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与NSP复合酶的酶活比为(1.5~2.5):(2.5~3.5):(1.5~2.5):1:(1.5~2.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三种乳酸菌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链球菌活菌数为(1.5~2.5):(1.5~2.5):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产朊假丝酵母购自国家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CGMCC2569;植物乳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CGMCC1.12974;乳酸链球菌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ACCC11092;干酪乳杆菌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ACCC03948。上述产朊假丝酵母不需要生长因子就可以生长,并且繁殖速度快,其菌体本身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含量高,可以更好的提高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微生物菌剂中含有葡萄糖不低于0.15g/g;蛋白胨不低于0.35g/g,可以为菌种提供发酵初始阶段可快速利用的碳源和氮源。上述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枯草芽孢杆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冷冻干燥,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干粉;(2)将产朊假丝酵母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得产朊假丝酵母菌干粉;(3)将乳酸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得乳酸菌干粉;(4)将步骤(1)制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干粉、步骤(2)制得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干粉、步骤(3)制得的乳酸菌干粉按比例与复合酶制剂、葡萄糖和蛋白胨混合,即得。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活化培养为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35~38℃活化培养20~28h;所述种子培养为在LB液体培养基中,35~38℃、180~220rpm振荡培养16~20h;所述扩大培养为按体积百分比5~8%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5~38℃培养20~28h;所述液体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玉米粉2%,豆饼粉3%,麸皮2%,柠檬酸钠0.5%,KH2PO40.03%,K2HPO40.01%,CaCl20.01%,余量水,pH7.0~7.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活化培养为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32℃活化培养20~28h;所述种子培养为在YPD培养基中,28~32℃、180~220rpm振荡培养45~50h;所述扩大培养为按体积百分比5~8%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5~38℃培养45~50h;所述液体培养基每升组分如下:葡萄糖60g、豆粕粉80g、酵母粉3g、磷酸氢二钠3g、磷酸二氢钾1g,水定容至1L。所述YPD培养基组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克包括如下有效成分:/n枯草芽孢杆菌1~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克包括如下有效成分:
枯草芽孢杆菌1~2×1011cfu,产朊假丝酵母不低于1~2×1010cfu,乳酸菌不低于5~8×1010cfu,复合酶制剂100U~200U,葡萄糖0.15g~0.2g,蛋白胨不低于0.35g~0.5g;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sbc01,来源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7239;
所述复合酶制剂由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NSP复合酶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与NSP复合酶的酶活比为(1.5~2.5):(2.5~3.5):(1.5~2.5):1:(1.5~2.5);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三种乳酸菌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链球菌活菌数为(1.5~2.5):(1.5~2.5):1;
优选的,所述产朊假丝酵母购自国家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CGMCC2569;植物乳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CGMCC1.12974;乳酸链球菌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ACCC11092;干酪乳杆菌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ACCC03948。


3.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发酵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危害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枯草芽孢杆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冷冻干燥,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干粉;
(2)将产朊假丝酵母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得产朊假丝酵母菌干粉;
(3)将乳酸菌经活化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得乳酸菌干粉;
(4)将步骤(1)制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干粉、步骤(2)制得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干粉、步骤(3)制得的乳酸菌干粉按比例与复合酶制剂、葡萄糖和蛋白胨混合,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活化培养为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35~38℃活化培养20~28h;所述种子培养为在LB液体培养基中,35~38℃、180~220rpm振荡培养16~20h;所述扩大培养为按体积百分比5~8%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5~38℃培养20~28h;
所述液体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玉米粉2%,豆饼粉3%,麸皮2%,柠檬酸钠0.5%,KH2PO40.03%,K2HPO40.01%,CaCl20.01%,余量水,pH7.0~7.2。


5.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杨桂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宝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