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废物进料系统、排气系统、无氧裂解系统、拨炭装置、出炭系统、主传动系统、可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气体净化系统,无氧裂解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裂解能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固体废物转化成可再生利用的可燃气、油和炭等,生成的可燃气返回到多热源加热系统中作为燃料,循环利用了能源,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处理成本;多余可燃气送可燃气储罐储存另作它用,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由于固体废物是在无氧环境下受热裂解,没有可污染物生成条件,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A multi heat source anaerobic pyrolysis system for soli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垃圾产出量远远高于处理量,为此,各级政府都在实施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目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干馏等工艺技术。采用填埋工艺是多年以来为人们所接受并且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国家对环境要求和填理标准的提高,弊端逐步出现,主要是占地面积大,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另外对填埋场要求提高,投资变大。堆肥技术处理生物质,可达到基本无害化处理要求,但由于固体废物持别是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面广量大,城市与乡村路途较远,运输困难,而且由于技术控制不精细使质量不稳定,造成堆肥技术较难大面积推广。焚烧技术是各国正在大力研究的课题,经多年研究及实践证明,焚烧技术已越来越优化,但由于是有氧或微氧燃烧及操作等问题,焚烧工厂周围二恶英污染问题还是没有完全彻底解决,造成群众反响强烈。干馏工艺技术是较新型的一种处理方法,但目前国内外都用在处理危废项目上,日处理量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此,为了能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终端、后端智能处理工作,特专利技术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用以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而且处理量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排气系统、无氧裂解系统、拨炭装置、出炭系统、主传动系统和气体净化系统,无氧裂解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裂解能源。优选地,进料系统包括接料斗、进料仓和气动阀门;气动阀门设置在进料仓的出口处。优选地,无氧裂解系统由电加热系统和多热源加热系统围成,电加热系统的外壁具有斜向下突出的第一挡板,多热源加热系统的内壁上设置有斜向下突出的第二挡板;在多热源加热系统外壁设置有若干可燃气排气孔组和废气排出口组;在多热源加热系统的底部设置有燃烧装置。固体废物经气动阀门进入无氧裂解系统后,先经过电加热,待产生的再生可燃气经净化后,返回多热源加热系统可燃烧加热后,关闭电加热,利用再生可燃气加热,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产出的可燃气体,在储气柜通过生物质油过滤装置,可燃气出口阀门,进入可燃气净化系统。由于可燃气经过生物质油过滤装置时,温度下降,分解出的生物质油,生物质油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至生物质油出口,返回无氧裂解系统继续裂解。防爆泄压阀的作用在于,当排气系统的工作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在智能控制系统指令下工作泄压,使部份可燃气进独立备用储罐,保证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在正常工作压力下运行。多热源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可单一使用也可同时使用。热源加热系统将可燃气体燃烧,热能传至无氧裂解系统使无氧裂解系统中的固体废物受高温裂解,产生废气从废气排出口排进废气专用通道,进废气处理总站统一处理。废气处理总站是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另加详述。优选地,排气系统包括储气柜,设置在储气柜上的可燃气出口阀门、设置在储气柜内的生物质油过滤装置、设置在储气柜底部的生物质油出口、设置在储气柜周边的排气孔组、和防爆泄压阀。产出的可燃气体,流经储气柜、生物质油过滤装置、可燃气出口阀门,进入可燃气净化系统。由于可燃气经过生物质油过滤装置时,温度下降,冷凝出的生物质油,生物质油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至生物质油出口,返回无氧裂解系统继续裂解。固体废物进入无氧裂解系统后,经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阻隔,慢慢向下运动,使固体废物在高温中裂解气化,最后可燃气从可燃气排气孔组进入排气系统并从可燃气出口阀门排出,余炭下落到炉底进入拨炭装置。优选地,拨炭装置位于无氧裂解系统底部,拨炭装置包括拨炭括板、拨炭括板压盖、小传动齿轮、出炭口、大传动齿轮、传动轴、减速机和电机。无氧裂解系统下落来的炭经转动拨炭括板把底面的余炭推向出炭口,进入出炭系统。优选地,出炭系统位于无氧裂解系统底部右下方,与拨炭装置的出炭口连接,出炭系统包括接炭料斗、螺旋输送管道、调速电机、下炭管和出炭阀门。由出炭口出来的炭经螺旋输送进卸料控制器出炭阀门出口收集。优选地,气体净化系统的进口与可燃气出口阀门连接;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旋风除尘器、脱硫塔、冷却器、罗磁风机和可燃气储罐;可燃气储罐的出口与燃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可燃气储罐的出口与燃烧装置之间设置有阀门。可燃气储罐的出口与燃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确保净化的可燃气返回到多热源加热系统对无氧裂解系统进行加热,多余的可燃气进可燃气储罐储存。优选地,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还包括可视系统,进料仓、排气系统、多热源加热系统、拨炭装置、出炭系统上均设置有可视系统。其作用是能直接观察各主要部位的实际真实运行情况。优选地,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分别与固体废物进料系统、排气系统、多热源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拨炭装置、出炭系统、主传动系统、可视系统和气体净化系统无线相连。在可视监控中,由计算机自动和人工手动下达指令,控制设备中的各种电机、电器、仪表、仪器、阀门。使控制室虽然远离工作现场,由于有可视化智能系统,仍可实时清晰地观察到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地,排气系统上还设置有防爆泄压阀。防爆泄压阀的作用在于,当排气系统的工作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在智能控制系统指令下工作泄压,使部份可燃气进独立备用储罐,保证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在正常工作压力下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比较好地将城市中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固体废物转化成可再生利用的可燃气、油和炭等,生成的可燃气返回到多热源加热系统中作为燃料,循环利用了自身再生能源,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处理成本;由于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固体废物是在无氧环境下受热裂解,没有可污染物生成条件,解决了污染问题;同时设备可现场制作,可制造大吨位处理量设备,也解决了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大规模处理难题;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大大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及的破坏,可有效的改变目前用粮食作物制取能源所造成的粮食短缺现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结构高效、智能,大大提高了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速度,并能顺利快速产出可燃气、油和炭;设计安全可靠,设计压力是使用压力的20倍,并在运行系统中设置防爆泄压装置,当工作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智能控制系统会开启防爆泄压阀,排出可燃气到独立的备用储气罐储存,当工作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智能控制系统则会关闭可燃气出口阀门,待满足正常工作压力条件时,再打开可燃气出口阀门使系统正常工作。在可燃气出口阀门关闭时,启用独立的备用储气罐,把储存在里面的可燃气送进气体净化系统净化,到系统正常工作时,先停止独立的备用储气罐送气,再开启可燃气出口阀门使系统正常工作。本设备先用电加热系统加热无氧裂解系统,使固体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1)、排气系统(2)、无氧裂解系统(5)、拨炭装置(6)、出炭系统(7)、主传动系统(8)和气体净化系统(12),无氧裂解系统(5)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裂解能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1)、排气系统(2)、无氧裂解系统(5)、拨炭装置(6)、出炭系统(7)、主传动系统(8)和气体净化系统(12),无氧裂解系统(5)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裂解能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1)包括接料斗(101)、进料仓(102)和气动阀门(103);气动阀门(103)设置在进料仓(102)的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裂解系统(5)由电加热系统(4)和多热源加热系统(3)围成,电加热系统(4)的外壁(42)具有斜向下突出的第一挡板(51),多热源加热系统(3)的内壁(32)上设置有斜向下突出的第二挡板(52);在多热源加热系统外壁设置有若干可燃气排气孔组(34)和废气排出口组(37);在多热源加热系统的底部设置有燃烧装置(1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储气柜(24),设置在储气柜(24)上的可燃气出口阀门(21)、设置在储气柜(24)内的生物质油过滤装置(10)、设置在储气柜(24)底部的生物质油出口(22)和设置在储气柜(24)周边的排气孔组(34);生物质油出口(22)与无氧裂解系统(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多热源无氧裂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炭装置(6)位于无氧裂解系统(5)底部,拨炭装置(6)包括拨炭括板(61)、拨炭括板压盖(62)、小传动齿轮(63)、出炭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云,王维利,黄振房,朱燕明,薛剑锋,周安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绿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