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73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控制产品形状,成形后半固化定型,可避免溢胶、擦胶的问题,排泡性更好,无需较大压力压合,避免电子屏幕组装时的损毁概率,极大的减少了胶体损耗,并大幅降低成本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技术要点是:低粘度基体树脂5~50质量份;复配稀释剂10~80质量份;附着力促进剂0.05~5质量份;复配光引发剂0.1~5质量份;消泡和流平剂0.1~1质量份;所述的低粘度基体树脂黏度为40~2000cps@25℃的酯类低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0℃以下;所述的复配光学胶水黏度为5~40cps@25℃;属于触控屏或显示屏全贴合封装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全贴合光学胶制备技术,属于触控屏或显示屏全贴合封装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各类液晶显示与触控屏之间的贴合以全贴合为主要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触控屏或盖板玻璃与LCD或OLED显示屏之间的空隙被光学胶所填充,一方面减少了光线的折射现象,提供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同时可以规避杂物或水汽等进入,并因胶体支撑,产品具有更好的使用寿命。电子显示屏幕的全贴合技术目前还是以无基材压敏胶(OCA)和液态光学胶为主。OCA光学胶为固态光学胶,其优势是可以裁切所需要的形状,全贴合的效率较高;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为固态压敏胶,贴合时需要适加一定的压力,且其初粘性强,困在胶体与被贴合基材之间的气泡较难排出。因此OCA光学胶主要应用在中小尺寸的全贴合,如手机、平板等。但目前由于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屏幕越来越薄,也越来越脆弱,OCA的需加压以及强粘性的工艺特点,对此类产品的贴合良率存在较大影响,也需要更理想的贴合工艺。液态光学胶分为几种,如丙烯酸酯类光固化胶水,有机硅光学胶。此类胶水一般粘度较大,常采用灌胶、印刷刮胶、狭缝涂胶、点胶等工艺路线。由于液态光学胶易流动的特点,其排泡性好,也不需要使用较大的压力去贴合。但是其也存在很明显的缺点,液态胶尺寸不易控制,因此非常容易溢胶。因此水胶一般应用在尺寸较大领域,在手机或平板领域几乎没有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无基材压敏胶和液态光学胶的新型光学胶,结合了传统固态和液态光学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胶粘度极低,可以适应3D喷墨打印机技术,特别适合要求较高的全贴合产品。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低粘度基体树脂黏度为40~2000(cps@25℃)的酯类的低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0℃以下;所述的复配光学胶黏度为5~40(cps@25℃)。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低粘度基体树脂为酯类的低聚物,其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低聚物作为光学胶的基体树脂,要求有较好的耐黄变性、透光性,优选的是聚氨酯丙烯酸酯。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复配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单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类活性稀释剂,乙烯基醚类活性稀释剂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稀释剂可以为硬酯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3,3,5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十三烷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己内酯、(4)乙基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单丙烯酸酯、烷氧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三环葵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的,考虑到稀释剂的粘度和反应活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的是十二烷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3,3,5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所述复配稀释剂其黏度为5~40(cps@25℃)。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附着力促进剂包括但不限于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是指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丁酯、双(乙酰丙酮基)二异丙基钛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基)二异丙氧基铝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的考虑到与酯类相容性以及附着力增强的反应活性,更优选的是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包括但不限于裂解自由基型和夺氢自由基型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是指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1-(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苄基)-2-甲基-1-丙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苯甲酰甲酸甲酯、α-羟基酮低聚物、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肟酯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的,考虑到光学胶的表干和深层固化,以及黄变问题,更优选的是苯甲酰甲酸甲酯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二苯基氧化膦的复配。进一步优选的,上述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所述的消泡和流平剂包括但不限于低级醇、有机极性化合物、矿物油、有机聚合物(聚醚、聚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油、改性聚硅氧烷)等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有机硅树脂,更进一步的是指市售的德谦5300、迪高Foamex810、迪高FoamexN、迪高Airex986、毕克BYK088、毕克BYK020、德谦431、德谦432、德谦488、德谦810、迪高Glide100、迪高Glide432、迪高Glide435、迪高Glide440、迪高Flow300、迪高Flow425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较佳的是迪高Flow425,其较佳的添加量为0.1~1份。所述的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制备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配比将所述的树脂、添加剂投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均匀;2)将搅拌釜中抽真空,脱去混合液中的气泡;3)过滤出杂质,并真空灌装进不透光容器中。与现有光学胶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胶水,使用3D喷墨打印机在显示面板上绘制设定图形,同时采用UV灯进行预光固化,下一步通过设备自动机械手臂将触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特征在于:其黏度为20~70cps@25℃,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特征在于:其黏度为20~70cps@25℃,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低粘度基体树脂黏度为40~2000cps@25℃时的酯类低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0℃以下;
所述的复配光学胶水黏度为5~40cps@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物征在于,所述的低粘度基体树脂为酯类低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物征在于,所述的酯类低聚物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喷墨全贴合光学胶,其物征在于,所述的酯类低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博余鹏林炎群张伟陈海龙陈刚黄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海睿新材料有限公司嘉兴学院G六零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