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氨基-2-吡啶甲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合成6-氨基-2-吡啶甲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6-氨基-2-吡啶甲酸(Hapa)是一个多功能鳌合桥联配体。由于吡啶环在配位上的优势,其衍生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构建丰富多变结构的配位化合物。配体上的多个配位点为其提供了构建多种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可能性。6-氨基-2-吡啶甲酸配体上具有两个氮原子,这使其在桥联配位过渡金属原子的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进而在研究电子迁移和磁性领域吸引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另外,Hapa配体上的羧酸基团具有与吡啶基团类似的性质,能够为在临近磁性中心间形成电子交换路径提供很强的配体场。利用配体Hapa来配位无机金属离子,有助于实现合成“简单且高对称性”的结构和新型的拓扑网络。除了配位方面的特点之外,Hapa配体本身属于电子过量杂环,本身即发出蓝色荧光;它同样也被考虑到应用于合成有机杂环蓝光分子材料上。综上,6-氨基-2-吡啶甲酸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其现有的合成工艺,对设备要求高,规模化生产时所需成本高,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6-氨基-2-吡啶甲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1)向反应釜内加入水和2-甲基-6-氯吡啶,搅拌并升温至70-80℃后,分批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1.5-12.5小时加完,再继续反应11.5-12.5小时,HPLC检测2-甲基-6-氯吡啶的残留质量分数为10%以下,反应结束,否则继续反应,直至检测2-甲基-6-氯吡啶的残留质量分数为10%以下;/n(2)将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降至28-30℃后,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反应液中的固体,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向滤液中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30℃,加完氢氧化钠固体后继续保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氨基-2-吡啶甲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向反应釜内加入水和2-甲基-6-氯吡啶,搅拌并升温至70-80℃后,分批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1.5-12.5小时加完,再继续反应11.5-12.5小时,HPLC检测2-甲基-6-氯吡啶的残留质量分数为10%以下,反应结束,否则继续反应,直至检测2-甲基-6-氯吡啶的残留质量分数为10%以下;
(2)将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降至28-30℃后,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反应液中的固体,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向滤液中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30℃,加完氢氧化钠固体后继续保持搅拌反应2.5-3.5小时,再次离心,滤液罐里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
(3)向滤液罐里加入二甲基四氢呋喃萃取有效物质,萃取五次后,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搅拌25-35min后静置15-25min分相,收集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炭脱色2小时后过滤,40-50℃减压蒸至无液体流出,加入正庚烷,将产物降温至10-15℃搅拌析晶2小时,过滤得到湿品,50-55℃烘22-26h,得到浅黄色中间体6-氯吡啶-2-羧酸;
(4)向反应釜内加入浅黄色中间体6-氯吡啶-2-羧酸和质量分数为12-13%的氨甲醇溶液,将反应液温度升至75-80℃,釜内压力升至0.03-0.06MPa后,保温保压并持续搅拌反应45-50小时,取样,HPLC检测6-氯吡啶-2-羧酸残留小于等于2.5%时,反应结束,否则继续保温保压反应,直至检测合格后结束反应;
(5)将反应液降温至50-60℃,开启蒸馏系统,减压蒸出甲醇;
(6)向反应釜内加水搅拌溶解0.8-1.2小时后,将反应液温度降至20-25℃,过滤除去杂质,向滤液中缓慢滴加盐酸,调PH至7-8之间,用时4.5-5.5小时,调节完成后搅拌25-35min后,复测pH无变化,过滤得到6-氨基-2-吡啶甲酸粗品;
(7)向反应釜内加入6-氨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家林,徐瑾,赵宁,尤利军,田怀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药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