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生壶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一种养生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养生壶包括炖盅、壶体、蒸架和壶体底部的发热盘,养生壶的炖盅使用方式一般为:将炖盅放在蒸架上,然后一并放入壶内的发热盘上,壶内加适量水,打开电源进行加热,加热完后再将炖盅和蒸架分别取出。但是由于加热后壶体、蒸架和炖盅表面温度比较高,取放容易烫手,存在烫伤风险,取放不便;同时,取放炖盅和蒸架时,蒸架也容易刮花发热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放炖盅不容易烫手的养生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炖盅、炖盅盖和承托支架,所述壶体具有开口朝上的壶口,所述炖盅具有开口朝上的炖盅口,所述炖盅盖盖设在所述炖盅口上,所述承托支架呈环状,所述承托支架内壁与所述炖盅外壁匹配,所述承托支架盖设在所述壶口上,所述炖盅底部通过所述承托支架中间的环形口进入所述壶体内,所述炖盅搭设在所述承托支架上,所述承托支架采用隔热材料制作。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手持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0)、炖盅(20)、炖盅盖(40)和承托支架(50),所述壶体(10)具有开口朝上的壶口(11),所述炖盅(20)具有开口朝上的炖盅口(22),所述炖盅盖(40)盖设在所述炖盅口(22)上,所述承托支架(50)呈环状,所述承托支架(50)内壁与所述炖盅(20)外壁匹配,所述承托支架(50)盖设在所述壶口(11)上,所述炖盅(20)底部通过所述承托支架(50)中间的环形口进入所述壶体(10)内,所述炖盅(20)搭设在所述承托支架(50)上,所述承托支架(50)采用隔热材料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0)、炖盅(20)、炖盅盖(40)和承托支架(50),所述壶体(10)具有开口朝上的壶口(11),所述炖盅(20)具有开口朝上的炖盅口(22),所述炖盅盖(40)盖设在所述炖盅口(22)上,所述承托支架(50)呈环状,所述承托支架(50)内壁与所述炖盅(20)外壁匹配,所述承托支架(50)盖设在所述壶口(11)上,所述炖盅(20)底部通过所述承托支架(50)中间的环形口进入所述壶体(10)内,所述炖盅(20)搭设在所述承托支架(50)上,所述承托支架(50)采用隔热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支架(50)外壁具有密封圈(54),所述密封圈(54)上具有密封槽(541),所述承托支架(50)通过所述密封槽(541)与所述壶口(11)边缘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炖盅(20)穿设在所述承托支架(50)上,以使得所述炖盅(20)悬空设置在所述壶体(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炖盅口(22)边缘向所述炖盅(20)外侧延伸形成第一抵接部(21),所述承托支架(50)内壁向所述承托支架(50)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抵接部(53),所述炖盅(20)上设有固定托架(30),所述固定托架(30)呈环状,所述固定托架(30)内壁向所述固定托架(30)内侧延伸形成第三抵接部(31),所述第三抵接部(31)与所述炖盅(20)外壁匹配,所述固定托架(30)通过其中间的环形口从下至上穿过所述炖盅(20)底部并套设在所述炖盅(20)上,所述第三抵接部(31)顶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1)底面抵接,所述固定托架(30)抵接在所述第二抵接部(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1)为所述炖盅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安铂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