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为了提高油井内的产油量,通常会对采油处利用胍胶体系的方式注入压裂液,压裂液在反排后需进行处理,现有的现有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处理压裂返排液时,因不能对各类型杂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别一一处理,使得处理过程中容易对多种类型物质进行处理,容易造成处理目的不明确,处理结果不彻底,从而导致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的达不到排放和循环使用要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及装置,具备对压裂返排液中的各类型杂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别一一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处理压裂返排液时,因不能对各类型杂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别一一处理,使得处理过程中容易对多种类型物质进行处理,容易造成处理目的不明确,处理结果不彻底,从而导致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的达不到排放和循环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将压裂返排液首先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自然沉降;/nB)过滤和自然沉降后的液体进行混凝处理,混凝过程中产生的絮状物进行再次沉降;/nC)混凝沉降后的废液导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需絮状物再一次沉降;/nD)吸附沉将后的液体进行高氧化和消毒处理;/nE)高氧化和消毒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有害物质交联处理;/nF)行有害物质交联处理后的液体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nG)反渗透膜过滤后产生的水在加入外界的部分水源后继续进行后续的压裂液循环作业环节或直接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压裂返排液首先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自然沉降;
B)过滤和自然沉降后的液体进行混凝处理,混凝过程中产生的絮状物进行再次沉降;
C)混凝沉降后的废液导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需絮状物再一次沉降;
D)吸附沉将后的液体进行高氧化和消毒处理;
E)高氧化和消毒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有害物质交联处理;
F)行有害物质交联处理后的液体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
G)反渗透膜过滤后产生的水在加入外界的部分水源后继续进行后续的压裂液循环作业环节或直接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混凝剂为硫酸铁,硫酸铁加入的量为300g/m3,混凝的时间为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活性炭加入量为1200g/m3,吸附时长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加入的氧化剂为双氧水和次氯酸钠,双氧水的加入量为30-50g/m3,次氯酸钠的加入量为60-80g/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加入的为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量为800-1000g/m3。
6.一种胍胶体系压裂返排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混凝箱(5)、活性炭吸附箱(11)、高氧化器箱(12)、有害物质交联箱(15)和反渗透箱(19),所述过滤箱(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4),所述第一输送管(4)的右侧与混凝箱(5)固定连通,所述混凝箱(5)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8),所述第二输送管(8)的右侧与活性炭吸附箱(11)固定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箱(1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废料排管(10),所述活性炭吸附箱(11)和高氧化器箱(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22),所述第一输送泵(22)的进水端贯穿至活性炭吸附箱(11)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输送泵(22)的出水端贯穿至高氧化器箱(12)内腔的底部,所述高氧化器箱(12)内腔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第三输送管(14),所述第三输送管(14)的右侧贯穿有害物质交联箱(15)并与有害物质交联箱(1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14)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有害物质交联箱(15)与反渗透箱(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泵(20),所述第二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培,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