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水分离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环保的要求,搅拌站的污水通常需要进行泥水分离处理。传统泥水分离系统一般包括絮凝池、泥浆压滤装置和排水装置。在絮凝池就是泥浆分离中的加药搅拌处理工位。通常先对泥浆进行筛分,将泥浆中的砂石等杂物进行分离,然后将筛分后的泥浆导入到絮凝池,然后在絮凝池内加入絮凝剂和石灰,然后通过人工搅拌将泥浆与絮凝剂和石灰充分混合,使得泥浆形成泥水分离的分层效果,但是通过人工的搅拌整体的搅拌效率较低,耗时较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搅拌混合更加高效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池、絮凝池以及板框压滤机,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通有泥浆泵,泥浆泵的输出端连通至板框压滤机的进口设置,所述絮凝池包括水箱,水箱上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水箱底部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至泥浆泵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池(100)、絮凝池(200)以及板框压滤机(300),所述絮凝池(200)的底部连通有泥浆泵(400),泥浆泵(400)的输出端连通至板框压滤机(300)的进口设置,所述絮凝池(200)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水箱(1)上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水箱(1)底部连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连通至泥浆泵(400)设置;水箱(1)上端还设置有安装部(4),所述水箱(1)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设置于水箱(1)内的主搅拌件(61)、辅搅拌件(62),所述主搅拌件(61)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部(4)并呈竖直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CN 20201006701021.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池(100)、絮凝池(200)以及板框压滤机(300),所述絮凝池(200)的底部连通有泥浆泵(400),泥浆泵(400)的输出端连通至板框压滤机(300)的进口设置,所述絮凝池(200)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水箱(1)上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水箱(1)底部连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连通至泥浆泵(400)设置;水箱(1)上端还设置有安装部(4),所述水箱(1)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设置于水箱(1)内的主搅拌件(61)、辅搅拌件(62),所述主搅拌件(61)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部(4)并呈竖直设置的主搅拌轴(611)、设置于主搅拌轴(611)上的主搅拌叶(612);所述辅搅拌件(62)包括倾斜穿设主搅拌轴(611)并与主搅拌轴(611)转动连接的辅搅拌轴(621)、设置于辅搅拌轴(621)上的辅搅拌叶(622);
所述主搅拌轴(611)沿径向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辅搅拌轴(621)对应转动穿设连接板(7)设置,所述辅搅拌轴(621)的上端还同轴设置有齿轮(10),所述安装部(4)下端面还固定有与所述齿轮(10)啮合的齿圈(11),所述齿圈(11)与主搅拌轴(611)同轴设置;
所述安装部(4)上还设置有带动所述主搅拌轴(611)转动的驱动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轴(611)的下端与水箱(1)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叶(612)设置有多个,且所述主搅拌轴(611)沿着主搅拌轴(611)的轴向呈螺旋分布;每个所述主搅拌叶(612)呈板状设置,且所述主搅拌叶(612)的板面相对于主搅拌轴(611)的轴线呈倾斜设置,位于最下端的主搅拌叶(612)的下端面抵触于水箱(1)底部的上端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搅拌叶(6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辅搅拌叶(622)分别设置于主搅拌轴(611)沿辅搅拌轴(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林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容大天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