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絮凝剂是目前污水治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剂,絮凝过程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污水处理速率,使废水处理效果显著,目前,该药剂在各行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确保经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有效防止了水污染现状的恶化,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中,常常将固体絮凝剂直接投放至污水中,造成絮凝剂的利用率较低,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絮凝剂的利用率,提高实用性的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一种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第一轴承座、轴管、支撑架、预混仓、第三连接管、第二电机、第二减速箱、第二轴承座、转轴、第四连接管和旋转接头,处理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处理仓的右端与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的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仓(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一电机(4)、第一减速箱(5)、第一轴承座(7)、轴管(8)、支撑架(12)、预混仓(13)、第三连接管(14)、第二电机(15)、第二减速箱(16)、第二轴承座(17)、转轴(18)、第四连接管(20)和旋转接头(21),处理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处理仓(1)的右端与第一连接管(2)连接,第一连接管(2)的输出端与处理仓(1)的腔室连通,第一连接管(2)的输入端与外界污水源连接,处理仓(1)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第二连接管(3)的输入端与处理仓(1)的腔室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合絮凝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仓(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一电机(4)、第一减速箱(5)、第一轴承座(7)、轴管(8)、支撑架(12)、预混仓(13)、第三连接管(14)、第二电机(15)、第二减速箱(16)、第二轴承座(17)、转轴(18)、第四连接管(20)和旋转接头(21),处理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处理仓(1)的右端与第一连接管(2)连接,第一连接管(2)的输出端与处理仓(1)的腔室连通,第一连接管(2)的输入端与外界污水源连接,处理仓(1)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第二连接管(3)的输入端与处理仓(1)的腔室连通,第一电机(4)和第一减速箱(5)均固定安装在处理仓(1)的顶端,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箱(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箱(5)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6),第一轴承座(7)固定安装在处理仓(1)腔室的顶端,第一轴承座(7)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轴管(8)的顶端穿过处理仓(1)的顶端伸出至处理仓(1)的上方,轴管(8)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座(7)的轴承内圈上,轴管(8)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轴管(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与轴管(8)的腔室相通,轴管(8)的顶部设置有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6)啮合,轴管(8)上设置有喷淋装置(10)和两组第一搅拌装置(11),喷淋装置(10)和两组第一搅拌装置(11)均位于处理仓(1)的腔室内部,喷淋装置(10)位于两组第一搅拌装置(11)的上方,轴管(8)的腔室与喷淋装置(10)内部相通,支撑架(12)固定安装在处理仓(1)的顶端,支撑架(12)位于从动齿轮(9)的右侧,预混仓(1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的顶端,预混仓(13)的内部设置有腔室,预混仓(13)的右端与第三连接管(14)连接,第三连接管(14)的输出端与预混仓(13)的腔室相通,第二电机(15)和第二减速箱(16)均固定安装在预混仓(13)的顶端,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箱(1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轴承座(17)固定安装在处理仓(1)腔室的顶端,第二轴承座(17)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转轴(18)固定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的轴承内圈上,转轴(18)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师颖,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绿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