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隧道内部结构安装的移动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4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环链葫芦装置;动力装置,所述主体结构下面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前横梁上通过环葫芦轨道梁连接环链葫芦装置,所述葫芦装置通过吊装葫芦吊装预制车道板或侧石,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通过履带行走机构移动铺设预制车道板或放置侧石。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吊装装置,避免了脚手架的搭设,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加快了盾构隧道内部结构的施工效率,缓解了施工期间洞内交通压力,保证了预制材料的运输,实现了内部结构与洞内其他施工的同步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隧道内部结构安装的移动吊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部结构安装的移动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量的大型盾构隧道投入建设,在大型盾构机贯通整个隧道时,隧道内部结构需要有序进行,内部结构中的“路面”多为预制口子件和现浇牛腿,其中搁置车道板。其中预制口子件与盾构掘进施工同步安装,其安装工艺较成熟,施工效率高。两侧车道板都是提前通过预制,后期通过人工,机械运输到现场,安装车道板多采用传统搭脚手架法,人为施工,施工空间受限,施工进度缓慢,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工期受到制约。影响后期工作,另外,后期预制侧石质量大,人工运输和安装耗时耗力,大大延缓了工期,阻碍了工程的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环链葫芦装置;动力装置,所述主体结构下面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前横梁上通过环葫芦轨道梁连接环链葫芦装置,所述葫芦装置通过吊装葫芦吊装预制车道板或侧石,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通过履带行走机构移动铺设预制车道板或放置侧石。进一步,所述主体结构由葫芦轨道梁、马鞍梁、后横梁、前横梁、后配重梁、前立柱、前支架、后立柱、后支架组成承重支撑吊装结构,其中,所述前立柱通过前支架与左右履带架连接,后立根柱通过后支架与左右履带架连接,所述前立柱通过马鞍梁与前横梁连接,后立柱通过马鞍梁与后横梁连接,后横梁后面放置后配重梁,前横梁与环葫芦轨道梁连接。进一步,所述葫芦轨道梁与马鞍梁之间连接有斜拉梁。进一步,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由导向轮、左右履带架、支重托轮、履带总成、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组成,其中,所述导向轮和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左右履带架前后端,导向轮与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之间通过履带总成相连接,左右履带架下面通过支重托轮与履带总成连接。进一步,所述环链葫芦装置由环链葫芦,链条,挂钩组成,所述环链葫芦通过链条连接挂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隧道车道板和侧石吊装、运输、安装于一体的移动吊装装置。采用现代化全自动、运输、安装于一体的移动吊装装置代替了传统脚手支架施工,实现盾构隧道预制车道板结构快速循环安装和侧石的快速安放,通过本移动吊装装置,避免了脚手架的搭设,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极大的加快了盾构隧道内部结构的施工效率,极大的缓解了施工期间洞内交通压力,保证了预制材料的运输,实现了内部结构与洞内其他施工的同步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结构横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结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隧道内部结构安装的移动吊装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环链葫芦装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履带式行走机构连接。履带式行走机构由导向轮3、左右履带架2、支重托轮4、履带总成5、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6组成,导向轮3和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6分别安装在左右履带架2前后端,导向轮3与减速机总成及驱动轮6之间通过履带总成5相连接,左右履带架2下面通过支重托轮4与履带总成5连接。履带式行走机构安装在主体结构下面,主体结构由斜拉梁15、葫芦轨道梁16、马鞍梁12、后横梁14、前横梁11、后配重梁13、前立柱10、前支架9、后立柱8、后支架7组成承重支撑吊装结构。前立柱10通过前支架9与左右履带架2连接,后立根柱8通过后支架7与左右履带架2连接。前立柱10通过马鞍梁12与前横梁11连接,后立柱8通过马鞍梁12与后横梁14连接,后横梁14后面放置后配重梁13,前横梁11与环葫芦轨道梁16连接,葫芦轨道梁16连接葫芦装置,通过葫芦装置吊装预制车道板或侧石,在动力装置驱动下,通过履带行走机构移动铺设预制车道板或放置侧石。葫芦轨道梁16与马鞍梁12之间连接有斜拉梁15。马鞍梁12下部高度大于电瓶车运输的高度。环链葫芦装置由环链葫芦1,链条,挂钩组成,环链葫芦1通过链条连接挂钩。本专利技术中,前横梁11与前立柱10连接,前立柱10与前支架9连接的柱与后横梁14与后立柱8连接,后立柱8与后支架7连接的柱之间距离保持比口子件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环链葫芦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下面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前横梁上通过环葫芦轨道梁连接环链葫芦装置,所述葫芦装置通过吊装葫芦吊装预制车道板或侧石,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通过履带行走机构移动铺设预制车道板或放置侧石。/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7 CN 20191137351551.一种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环链葫芦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下面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前横梁上通过环葫芦轨道梁连接环链葫芦装置,所述葫芦装置通过吊装葫芦吊装预制车道板或侧石,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通过履带行走机构移动铺设预制车道板或放置侧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由葫芦轨道梁、马鞍梁、后横梁、前横梁、后配重梁、前立柱、前支架、后立柱、后支架组成承重支撑吊装结构,其中,所述前立柱通过前支架与左右履带架连接,后立根柱通过后支架与左右履带架连接,所述前立柱通过马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元伟张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