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涉及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是电梯上的一个重要部件,是电梯上下行驶的安全路轨。在电梯升降的过程中,导靴通常用来和导轨配合使用,以稳定电梯的运行,导靴通常卡在导轨上滑动,使得导轨与导靴之间会产生摩擦,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大的噪音,使乘坐人员感到不舒适,而且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导轨的表面产生损伤和变形,影响导轨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CN208980117U提出一种电梯导靴,后板两侧设左侧板、左前板、右侧板和右前板,左前板与右前板间留导轨口;后板与左前板间设左轮框,右侧设左轮口;左轮框内设左轮轴和左滚轮,左滚轮右侧露出左轮口;左侧板设左吸音层,设左弹簧槽,内设置左复位弹簧;后板与右前板间设右轮框,左侧设置右轮口;右轮框内设右轮轴和右滚轮,右滚轮左侧露出右轮口;右侧板设右吸音层,设右弹簧槽,内设置右复位弹簧;后板上设第一滚珠槽,内置若干第一滚珠。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可缓冲震动;左后滚珠、左前滚珠、右后滚珠和右前滚珠使得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第一磁性件、设置于第一磁性件内的容置槽、其极性与第一磁性件的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件、一端连接于轿厢(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磁性件一端、用以推动第二磁性件朝着靠近容置槽的方向运动至抵接于第一磁性件的弹性件(51)和设置于弹性件(51)外周、用以降低由弹性件(51)伸缩形成噪声的噪声阻隔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在第一磁性件和弹性件(51)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二磁性件伸入容置槽内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形成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第一磁性件、设置于第一磁性件内的容置槽、其极性与第一磁性件的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件、一端连接于轿厢(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磁性件一端、用以推动第二磁性件朝着靠近容置槽的方向运动至抵接于第一磁性件的弹性件(51)和设置于弹性件(51)外周、用以降低由弹性件(51)伸缩形成噪声的噪声阻隔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在第一磁性件和弹性件(51)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二磁性件伸入容置槽内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形成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固定于井道一端的第一安装板、固定于井道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磁性结构(21)、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磁性结构(31),所述第一磁性结构(21)和第二磁性结构(31)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两侧,所述第一磁性结构(21)为极性为N极的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结构(31)为极性为S极的磁性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21)、第二磁性结构(31)之间形成磁场,还包括套接于轿厢(1)上的磁感线圈(11)和蓄电池(12),所述磁感线圈(11)切割磁场产生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设置于轿厢(1)上与第一磁性结构(21)相对的一端的第三磁性结构(41)和设置于轿厢(1)上与第二磁性结构(31)相对的一端的第四磁性结构(42),所述第三磁性结构(41)为极性为N极的磁性结构,所述第四磁性结构(42)为极性为S极的磁性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靠近第一磁性结构(21)的一端的第一橡胶块(24)、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靠近第一磁性结构(21)的另一端的第二橡胶块(25)、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靠近第一橡胶块(24)的一端的第五磁性结构(22)、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靠近第二橡胶块(25)的一端的第六磁性结构(23)、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靠近第二磁性结构(31)的一端的第三橡胶块(34)、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靠近第二磁性结构(31)的另一端的第四橡胶块(35)、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靠近第三橡胶块(34)的第七磁性结构(32)、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靠近第四橡胶块(35)的第八磁性结构(33),所述第五磁性结构(22)、第六磁性结构(23)的极性均和第三磁性结构(41)的极性相反,所述容置槽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康,陈琴剑,蔡渊,
申请(专利权)人: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