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22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包括稻田养殖区域、环沟区域以及外田埂区域;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用于养殖小龙虾;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用于养殖仙草;其中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稻田养殖区域养殖水稻、环沟区域养殖小龙虾以及外田埂区域养殖仙草,实现了仙草、小龙虾以及水稻的循环养殖,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质量。

A symbiotic culture system of Xiancao, crayfish and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淡水小龙虾具有适应力强、繁殖力高、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的特点。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模式一般为池塘养殖,需要搭配种植水草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如种植水草的质量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小龙虾产量和优质小龙虾比例降低。故本技术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可有效的提高单位区域内小龙虾的产量以及优质小龙虾的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单位区域内小龙虾的产量以及优质小龙虾比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包括: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所述环沟顶宽3米至5米,所述环沟的底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用于养殖小龙虾;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所述外田埂顶宽1.5米至2米,所述外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米;用于养殖仙草;其中所述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所述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所述田面中的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所述内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4米。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外田埂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所述第一环沟坡和所述第二环沟坡的坡比为1:2至1:3。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外田埂区域与所述环沟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宽0.5米至1米的操作平台,以便工作人员投食以及下地笼。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外田埂区域在与所述操作平台的交接处设置有田埂坡,所述田埂坡的坡比为1:2至1:3。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出水管道可旋转的设置在环沟的靠近底部处,以便对出水管道的出水口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防逃网埋入地下10厘米至15厘米,所述防逃网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田埂所在平面40厘米至50厘米,所述防逃网为黑油布、玻璃板或石棉瓦。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内设置有多个水生植物投放区域,用于投放伊乐藻、轮叶黑藻以及水花生。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底部中间区域设置有增加小龙虾打孔区域的沟梗,所述沟梗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沟梗的支撑件。在本技术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中部还设置有增加小龙虾的栖息区域的漂浮块,所述漂浮块通过支架或漂浮锚设置在所述环沟中的设定高度处。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稻田养殖区域养殖水稻、环沟区域养殖小龙虾以及外田埂区域养殖仙草,实现了仙草、小龙虾以及水稻的循环养殖,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质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田间设施的架构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水稻栽培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小龙虾养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先对本技术涉及的三种养殖植物以及动物进行介绍。水稻:广东省北靠南岭山脉,南临南海,从平海面的潮田到海拔千米的山区梯田都有水稻种植,稻区辽阔。广东属季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这些条件均对水稻生长有利,早稻一般在3月上旬插秧,7月中旬收获;晚稻品种7月下旬插秧,11月中旬收获。小龙虾:小龙虾生长适宜水温18~31℃,最适水温22~31℃。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饲料的自然条件下,体长为5cm的小龙虾苗种,经过2~3个月的饲养,即可达到性成熟,体长在12cm以上,体重达到30g。在人工伺养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如果投喂膨化颗粒饲料,同样体长5cm的虾苗,只需28天,就可以长至50g以上。小龙虾具有杂食性,食性广,植物性饲料如豆类、谷类、各种渣类、蔬菜类、各种水生植物、无毒的陆生草类都是它的食物;动物性饲料如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动物内脏、蚕蛹、蚯蚓等都是它喜食的食物。小龙虾一年中的活跃期在3-11月,也就是八九个月的活跃期,到了冬季,小龙虾会自己进洞过冬,基本上不用进行什么操作了。3月份小龙虾一般已经开始出洞活动;4-5月份为小龙虾生长的高峰期;5-6月份是大量捕捞成品虾的季节;7-8月一般是静养期,因为气温比较高,小龙虾也不太活动;8-10月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小龙虾逐渐开始恢复活力。这段时间小龙虾正是交配抱卵的高峰期;10月份以后,在捕捉成虾的时候;11月份天气变冷,逐渐开始入冬,南方基本上可以进行最后一次成虾捕捞以及种虾投放。仙草:春季气温在10-15摄氏度,仙草宿根开始萌发许多新苗,不易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苗高3厘米以上时,可将蘖生苗分株,连根移栽。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本技术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10包括稻田养殖区域11、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n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所述环沟顶宽3米至5米,所述环沟的底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用于养殖小龙虾;/n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所述外田埂顶宽1.5米至2米,所述外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米;用于养殖仙草;/n其中所述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n所述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所述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
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所述环沟顶宽3米至5米,所述环沟的底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用于养殖小龙虾;
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所述外田埂顶宽1.5米至2米,所述外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米;用于养殖仙草;
其中所述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
所述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所述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所述田面中的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所述内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外田埂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所述第一环沟坡和所述第二环沟坡的坡比为1:2至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艾铿蔡宗谕蔡宗霈蔡克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厚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