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22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体、流化床、导料装置和气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流化床下面增设有多个“漏斗”管,同一流化床下面的各“漏斗”管的通道截面变化率,沿流化床上物料的移动方向逐渐减小,气流分配装置位于干燥箱体外,包括传动轴、旋转盘和圆筒状壳体,其中传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一端的端盖中并穿入壳体内,开有扇形孔的旋转盘固定在传动轴的末端,将壳体横向间隔成两个腔体,远离端盖的腔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多块导流板,将该腔体分割成多个夹角相等的扇形型腔,其扇形角度与扇形孔角度相等,且半径相同,各扇形型腔分别经风管与一个“漏斗”管连通。热气流起到干燥和输送物料的双重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属于对农产品、化工产品进行脱水干燥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农产品干燥形式是热风对流干燥,包括固定床和普通流化床等。其中固定床干燥速度较慢,而普通流化床为了使物料达到流化状态,保证干燥速度,热气流压力一般都比较大,流速较高,因此能耗较大,并且极易产生气蚀、沟流、局部结块等现象。目前采用的热风干燥多为开放式,不仅大大浪费了能源,而且污染环境,导致劳动条件恶劣。总之,现行的热风对流干燥方式,存在着能耗高,手工操作环节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差。所谓气流脉动流化干燥,是指干燥箱体中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被一种按一定周期变化的气流所流化。物料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干燥时,有利于抑制普通流化床中经常出现的气蚀、沟流、局部结块等现象,改善物料颗粒在气流中的运动状态,有利于粘性物料和不容易流化物料的干燥。它与传统的流化床相比,具有适应物料的粒径范围较宽、传热传质速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利用脉动流化原理对物料进行干燥,还能减小颗粒内部的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流化床内颗粒的脉动,努谢尔特数比没有脉动时大,脉动现象越明显,颗粒传热系数就越大。因此,流化床内颗粒强烈的脉动对床内传热有利。如果人为地加剧这种颗粒的脉动强度,是进一步强化流化床传热传质过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上述原理与特点,我们通过自行研制的内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机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得到了证实,并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42417.5。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动气流在床层上分布均匀性和避免物料在床面上的积料现象,研制了一种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动气流分配均匀、物料输送流畅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干燥箱体、床面沿物料移动方向向下倾斜的流化床、导料装置、气流分配装置,其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排风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流化床下面设置有多个“漏斗”管,同一流化床下面的各“漏斗”管的通道截面变化率,沿着流化床上物料的移动方向逐渐减小,同一“漏斗”管沿着气流供给方向,其通道截面逐渐增大,气流分配装置位于干燥箱体外,包括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传动轴、旋转盘和两端封堵的圆筒状壳体,其中壳体的内径阶梯型变化,传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一端的端盖中,并穿入壳体内,开有扇形孔的旋转盘固定在传动轴的末端,将壳体自内径变化处横向间隔成两个腔体供风室和分配室,远离传动轴的分配室内径小,其内腔沿轴向设置有多块导流板,将该腔体分割成多个夹角相等的扇形型腔,其扇形角度与扇形孔的扇形角度相等,且半径相同,各扇形型腔分别经风管与一个“漏斗”管连通。所述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两个一端敞口、内径大小不一的圆筒对接组装而成,下面设置有支座,并安装在支架上,经进风口接风机。所述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的下料端与箱体内壁之间所构成的落料通道内设置有导料装置。所述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化床床面与箱体的内壁相连,其倾角可调,除最低的下料端外,流化床其余的三边均设置有挡边,进料口位于流化床始端的上方,出料口位于流化床的末端。所述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置有多层流化床,每层流化床下方均配置有多个“漏斗”管,相邻流化床床面的倾斜方向相反,除最下层流化床外,其余流化床的下料端对应设置有竖直隔板,与箱体内壁间留有一定的下料空隙构成落料通道。所述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干燥箱体的箱壁内设置有保温层。其工作原理为旋转盘将壳体自内径变化处横向间隔成两个腔体供风室和分配室,远离传动轴的分配室内径小,保证气流不会从旋转盘的四周缝隙进入分配室。当气流分配装置的传动轴由电机驱动转动时,固定在传动轴上的旋转盘也随着作匀速转动。由于旋转盘上开有扇形孔,而分配室内腔被导流板分割成多个夹角相等的扇形型腔,且扇形孔与扇形型腔的角度相等,半径相同。当旋转盘上的扇形孔对准某一个、或两个扇形型腔时,该腔导通,来自热风供给装置的热气流便经过该腔和风管,与一个或两个“漏斗”管连通,产生一个气流“脉冲”并进入床层。随着旋转盘的转动,当扇形孔对准下一个扇形型腔时,上述扇形型腔关闭,完成了一个气流“脉冲”。因此,由热风供给装置通过进风口供来的热气流,经过气流分配装置后,便以脉动气流的形式穿过流化床床层;改变气流分配装置传动轴的转速即可改变脉动频率,以满足不同物料的干燥要求;由于“漏斗”管的通道截面沿气流供给方向依次增大,将热气流比较均匀地分配到流化床料层中。流化床床面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降低,呈倾斜状态,以脉动形式透过床面吹到料层中的气流,将物料短暂地吹离床层,之后又落回到床面,但由于床层的倾斜,使物料离开床面时沿抛物线轨迹运动,即物料落回床面的位置位于被吹离位置的前方,从而可以实现物料在干燥的同时能够连续地沿着床面向前移动。当上层的物料通过导料装置落入下一层进一步干燥时,工作原理与此相同;导料装置将物料通道与气流通道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干燥密度较小的粉状物料下落时所产生的“反流”现象,使物料输送流畅;当物料的含水率达到要求后经出料口流出干燥箱外,因此,本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申请号为“200510042417.5”、项目名称为“脉动流化干燥机”的技术基础上,新设计了气流分配装置,并增设了“漏斗”管,具有如下优点1、气流分配装置位于脉动流化干燥设备箱体的外面,提高了热气流在床层上分配的均匀性,扇形型腔处于关闭状态时,旋转盘的密封效果好,严格地控制着开-关节奏,改善了热气流的脉动效果及其传热效果;2、由于通道截面依次增大的“漏斗”管的发散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热气流在床层上分配的均匀性。因此,改善了脉动流化干燥设备的干燥效果,使用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用两层流化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层流化床采用独立的外置式气流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外置式气流分配装置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旋转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漏斗”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1、进料口2、导料板3、“漏斗”管4、箱体5、出料口6、保温层7、支腿8、风管9、流化床10、导料装置11、落料通道12、隔板13、排风口14、支架15、支座16、进风口17、电机18、壳体19、扇形孔20、供风室21、端盖22、轴承23、轴承盖24、分配室25、传动轴26、旋转盘27、导流板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4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和排风口13,其下部设置有出料口5,底部设有支腿7。箱体4内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两层流化床9,流化床9床面与箱体4的内壁相连,其倾角可调。床面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降低,除最低的下料端外,其余三边均设置有挡边,进料口1位于流化床9始端的上方,出料口5位于流化床9的末端,以便利用气流的脉动作用输送物料,上层流化床9的下料端对应设置有竖直隔板12,与箱体4内壁留有一定的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气流分配脉动流化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体(4)、床面沿物料移动方向向下倾斜的流化床(9)、导料装置(10)、气流分配装置,其中箱体(4)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和排风口(13),下部设置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流化床(9)下面设置有多个“漏斗”管(3),同一流化床(9)下面的各“漏斗”管(3)的通道截面变化率,沿着流化床(9)上物料的移动方向逐渐减小,同一“漏斗”管(3)沿着气流供给方向,其通道截面逐渐增大,气流分配装置位于干燥箱体(4)外,包括由电机(17)驱动转动的传动轴(25)、旋转盘(26)和两端封堵的圆筒状壳体(18),其中壳体(18)的内径阶梯型变化,传动轴(25)经轴承(22)安装在壳体(18)一端的端盖(21)中,并穿入壳体(18)内,开有扇形孔(19)的旋转盘(26)固定在传动轴(25)的末端,将壳体(18)自内径变化处横向间隔成两个腔体:供风室(20)和分配室(24),远离传动轴(25)的分配室(24)内径小,其内腔沿轴向设置有多块导流板(27),将该腔体分割成多个夹角相等的扇形型腔,其扇形角度与扇形孔(19)的扇形角度相等,且半径相同,各扇形型腔分别经风管(8)与一个“漏斗”管(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友柏雪源李永军孙传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